带你区分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协作图
2023-05-26

  时序图

  时序图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即用例中的行为顺序。

  当执行一个用例时,时序图中的每条消息对应了一个类操作或者引起转换的触发事件。

  在 UML中,时序图表示为一个二维的关系图,其中,纵轴是时间轴,时间延竖线向下延伸。横轴代表在协作中各个独立的对象。当对象存在时,生命线用一条虚线表示,消息用从一个对象的生命线到另一个对象的生命线的箭头表示。箭头以时间的顺序在图中上下排列。

  ATM 用户成功登陆的时序图

  时序图中的基本概念

  对象:时序图中对象使用矩形表示,并且对象名称下有下划线。将对象置于时序图的顶部说明在交互开始时对象就已经存在了。如果对象的位置不在顶部,表示对象是在交互的过程中被创建的。

  生命线:生命线是一条垂直的虚线。表示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一段生命周期内存在。每个对象底部中心的位置都带有生命线。

  消息:两个对象之间的单路通信。从发送方指向接收方。在时序图中很少使用返回消息。

  激活:时序图可以描述对象的激活和钝化。激活表示该对象被占用以完成某个任务。 钝化指对象处于空闲状态,等待消息。在 UML 中,对象激活时将对象的生命线拓宽为矩形来表示的。 矩形称为计划条或控制期。 对象就是在激活条的顶部被激活的。 对象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被钝化。

  对象的创建和销毁:在时序图中,对象的默认位置是在图的顶部。这说明对象在交互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如果对象是在交互过程中创建的,那么就应该将对象放到中间部分。 如果要撤销一个对象, 在其生命线终止点处放置 “ X” 符号。

  练习:孙中山的……

  活动图

  在 UML 中,活动图本质上就是流程图。 它用于描述系统的活动, 判定点和分支等。

  活动图中的基本概念

  动作状态:原子的,不可中断的动作,并在此动作完成之后向另一个动作转变。在 UML 中动作状态用圆角矩形表示,动作状态所表示的动作写在圆角矩形内部。

  分支与合并:分支在软件系统中很常见。一般用于表示对象类所具有的条件行为。用一个布尔型表达式的真假来判定动作的流向。条件行为用分支和合并表达。在活动图中,分支用空心小菱形表示。分支包括一个入转换和两个带条件的出转换,出转换的条件应该是互斥的,须保证只有一条出转换能够被触发。合并包含两个带条件的入转换和一个出转换。

 状态图

  状态图:通过建立对象的生存周期模型来描述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行为。

  状态图中的基本概念

  状态:用圆角矩形表示。状态名称表示状态的名字,通常用字符串表示。一个状态的名称在状态图所在的上下文中应该是唯一的。

  转换: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一端连着源状态,一端连着目标状态。

  初始状态:每个状态图都有一个初始状态。此状态代表状态图的起始位置。初始状态只能作为转换的源,不能作为转换的目标,并且在状态图中只能有一个。初始状态用一个实心圆表示。

  终止状态:模型元素的最后状态,是一个状态图的终止点。终止状态在一个状态图中可以有多个。

  协作图

  协作图(也叫合作图)是一种交互图。

  时序图主要侧重于对象间消息传递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协作图表达对象间的交互过程及对象间的关联关系。

 

声明: 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evan.li@aspencore.com )
0
评论
  • 相关技术文库
  • FPGA
  • 可编程
  • PLC
  • verilog
下载排行榜
更多
评测报告
更多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