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终端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23
    2015-8-12 14:10
    828 次阅读|
    6 个评论
        NFC技术并非新生产物,十余年前,近场通信技术便早已在日韩等邻国大量应用于手持终端。2013年,中国移动曾与北京公交总公司合作推出NFC手机,以刷手机代替刷公交卡,以期减少出行携带物,更加便捷。之后中国电信也曾一度效仿,不同的运营商产生应用标准之争,而NFC手机仍未因此普及。     目前,国内的主流线上支付技术包括声纹支付(支付宝当面付)、指纹支付、扫码支付、转账支付等等,各种支付方式日趋便捷,与线上线下购物平台无缝衔接,不受限于物理距离、终端种类、操作系统等,大大缩减了支付时间与流程,如过去繁锁的输入密码、验证码等步骤,都在一扫之间完成。而4G的普及,又在流量与网速上实现了技术保障,使多种支付方式有了实现通道。     于此相比,十多年前便已起步的NFC支付,甚至明显慢于晚于它出现的由我国自主创新的二维码扫码支付方式。从2012年诞生至今,也不过3年多的时间,扫码支付普及之迅速,推广之全面,超出了很多支付平台的预期。而且,其应用范围不止支付,宣传推广、加关注等,只要通过手机摄像头就可以进行相关操作,简单高效。     新兴的支付方式打通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传统支付壁垒,高强度的推广使用户对其已使用习惯并且有依赖性,形成了稳固而庞大的用户群。     使用习惯已形成,NFC支付举步维艰。     随着苹果推出基于NFC技术的Apple Pay,NFC技术似有回归趋势。但在中国市场,苹果与银联的合作未始已夭,与阿里试图开始基于线上平台的线下支付合作也无果而终。如今,NFC支付被多家手机制造商排除在外,NFC技术要进入国内支付市场依然困难重重。     司南观微认为在产业链与终端消费环节都存在不利因素。 产业链 NFC技术上游由复杂的芯片供应商组成,加入此技术,则手机制造商生产成本将增加; 除上游芯片供应商外,手机制造商要同时整合银联、商户和手机消费者的多重协作,产业链过长,4G以来,手机售价越行越低,硬件成本已在风险边缘,再加入其他不确定环节,风险更大,成本更难以控制; 银联须其提供终端支付设备支持,而银联改造每台POS终端需增加约500元投入,占用大量资金;     鉴于以上各种风险与成本,NFC技术只有应用于中高档手机,才可能摊薄成本。苹果与三星销量可观,是推广NFC技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其于银联、线上购物平台的合作却陷于停滞。而国内主流品牌,只有华为有能力和号召力在其中高档手机中加入该功能,但其并未有担当起整合支付方面多产业链的需要。 终端消费者 安卓用户使用NFC支付,需要用户换卡、换手机,在换卡换机的过程当中,用户要承受可能存在的隐私泄漏风险,机卡内的各种信息随时能被拷走,用户心存顾虑; 相较于只需支付20元押金的公交卡,动辙数千元的换机成本只为得到NFC支付功能,消费者较难接受; 换卡换机耗时耗力,支持NFC的手机型号不多,可选项少,能够换卡的营业厅更是有限,而办理一张公交卡也不过一分钟; 除信息泄漏风险外,其自身已发展十数年,技术固化,门槛较低,存在盗刷的安全隐患,只要拥有刷卡器就能轻松进行交互,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被反复刷取余额; NFC技术需要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使用,且只能近距离操作才能实现支付,对环境、时间、物理距离、操作姿势都有要求。其他主流支付方式则无此限制,如扫描二维码,手机上只要有摄像头和扫码应用,无论二维码印刷在何介质上均可有效读取; 由于二维码扫码支付近三年的大力投入与普及,用户已形成操作习惯,对其接受度和使用率都很稳定。     NFC技术对于终端与场景有过多限制,并且消费者若使用该技术需支付大量成本,这应是阻碍其普及的最大障碍。     NFC技术无法触及线上支付,但目前的线下支付方式仍然基于网络支持,需依赖线上完成。而在近场支付场景中,NFC拥有线下支付的优势。如要普及,应找到杀手级的应用场景,如在公交卡、***上的广泛应用,与公交、地铁、银联及商户建立合作。     降低NFC技术的使用难度与风险,改变NFC的使用思路。如将含有NFC技术的手机置于ATM机时,则可开始操作相关金融业务,而不是直接通过刷手机消费。则NFC技术的安全性与近场时效性则可得到最大体现与应用。    
  • 热度 19
    2010-5-18 09:39
    2232 次阅读|
    4 个评论
    ——作者:In-Stat中国副总经理 雷云 当一个行业需要制定标准时,往往意味着市场混乱,需要规范,但同时也表明了市场机会很大,利润很高,相关机构需要通过标准的制定来把一些无关人士清理出去。电子书市场无论是终端还是内容,目前看来都处于这个阶段。 产业界对电子书的热情是史无前例的高,低进入门槛在丰富拉伸产业链的同时,也使得整个产业链看起来“更加混乱”。正版的和盗版的各执其词,虽还没做到相互攻击,但火药味已经很浓。正版的认为山寨厂商扰乱市场,山寨们则强调为民让利,一切让价格来说话。个人认为:不管怎么说电子书终端和MP3、PND等一样,是一个消费电子市场,不需要也不应该有所谓的准入令,只要符合相应资质的企业都可以进入这个市场。但在电子书发展初期所孕育的巨大商机和利益则促使了双方矛盾的出现和激化。 对准入令对电子书终端市场的影响有两点看法:一,如果准入令确实颁布的话,可以肯定的是市场需求起不来,内容的匮乏和不具有吸引力本来已经在降低电子书对用户的吸引力,而终端价格的居高不下更成为另外一个硬伤。二,如果不存在所谓的准入令的话,电子书价格将很快降低到大众用户能接受的水平,而硬件的同质化则迫使大家开始在内容上发力。在这方面正版厂商将有更大的机会,但山寨们的山寨电子书终端+盗版内容的策略更另他们头疼。或许届时监管机构会出台类似于打击“山寨手机内置收费陷阱”的相关政策来真正的规范电子书市场。 点击浏览更多 雷云博客文章
  • 热度 20
    2010-3-9 11:25
    3221 次阅读|
    4 个评论
    作者:In-Stat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经理 管黛 如果是CES,乔布斯是当然不让的明星,但这次是奥斯卡,谁能想到这两者之间能扯上关系呢?但是这背后就是有这样的故事: 第一:苹果已然与视频内容领域产生了扯不清的关系: 显然,iTunes已经成了影视内容的一个重要的分发渠道和平台。就像iTunes之于音乐内容一样,唱片成为夕阳之后,唱片公司不得不依赖于强势的电子渠道。当前还依赖于院线渠道的制片公司,也不得不考虑到消费行为发生的变化:用户已经在中小尺寸屏幕,而不是影院大屏幕,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注意力。 与苹果合作将给娱乐产业带来创新的合作模式,比如iTunes里的内容销售和租赁,app store里的片花宣传,ipod/iTouch/iPhone/iPad用户个性化营销等等。当然,在这些创新的模式中,由于掌握着终端用户,苹果一直是一个强权者。 第二:乔布斯早已在娱乐行业进行了布局: 1986年收购了动画公司皮克斯,后来又将其出售给迪士尼,借此成为迪士尼最大的个人股东。而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则被题名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 这是典型的产业整合,从内容到平台,再到终端,打造统一的内容产业价值链,占据主控地位。 乔布斯的“星光大道”倒是很值得中国的运营商研究研究。当前运营商推音乐、推阅读、推游戏等等,不就是充当内容分发渠道和平台的角色么?在成为了平台之后,进入内容领域就是顺利成章了,三网融合的政策破冰也许就是突破点。看来所谓“运营商”,未来真正的价值不是“运营网络”,而是“运营用户”,只有牢牢掌握用户,才能谈平台、谈主控。 点击浏览更多 管黛博客文章
  • 热度 15
    2010-3-8 11:23
    2066 次阅读|
    1 个评论
    ——作者:In-Stat中国终端研究经理 刘伯丰 2009年,在艰难的跋涉中,TD网络建设与优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TD终端的瓶颈成为中国移动所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中国移动在TD终端上投入了相当的精力,发布了各种鼓励产业链参与的政策。其中,联合研发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TD终端发展踏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中国移动已经在联合研发项目上投入超过7亿元,带动产业链总投入超12亿元。TD手机终端厂商从2009年初的20余家增加到50家,下半年上市产品超过十款,2010年将有超过60款终端上市。产品线不断丰富,已经涵盖手机、数据卡等6类250款终端产品;价格布局趋向合理,2000元以下占30%,1500元以下4款;支持业务比例加大,60%支持号簿管家、飞信、歌曲下载、手机视频等业务,优秀级产品全面内置并整合各类数据业务;综合性能快速提升,死机、重启等情况基本消失,产品耗电状况明显改善。在高端产品上优化产品及业务体验,在低价产品上降低成本,满足市场规模发展的需求。最终,2009年TD终端销量超过了130万部。 从TD终端产业链全局角度来看,终端技术标准体系在逐步齐备和完善,相关的测试标准、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法也在逐步完善,针对TD网络特点的终端业务规范不断优化。上游芯片厂商也在加大投入,芯片集成度大幅提高,芯片的工艺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成本不断下降。 2010年,在带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中国移动在TD终端营销工作上将是重中之重。积极建设营业厅G3专区,丰富终端营销素材及知识库,为营业厅人员及客户提供全面、及时的终端推荐信息。开展重点终端机型专题营销,加大与终端厂商合作紧密度,已形成常态化营销合作机制。深度服务省及重点地市本地促销投放,形成本地营销政策快速上线机制。支撑TD终端于“营业厅+网上商城”渠道在线销售试点。积极探索电子商务营销方式,与省公司探讨自营厅终端深度运营模式,与省定制终端销售管理系统对接,实现省内厅店连锁预售和在线销售。 在鼓励政策以及超过中国移动300亿补贴资金的推动下,我们预计2010年TD终端的销量将超过1500万,在全国3G手机销量中的份额也将超过40%。 点击浏览更多 刘伯丰博客文章
  • 热度 21
    2009-12-22 19:59
    2282 次阅读|
    5 个评论
    ——作者:In-Stat中国电子研究总监 雷云 TD 发展的这两年,终端一直是移动的心痛。终端厂商扶持、开发OMS和Ophone、上网本营销套餐、捆绑Nokia上TD战车等措施接连出台,到了年底TD 终于给了移动和业界一个惊喜。TD一改往期不温不火的局面,用户规模激增。据预测2009年底TD用户会超过500万,而2010年的用户目标则是 3000万,占移动用户规模的6%。 TD终端目前已经超过200多款,虽然相比GSM的1000多款,CDMA的500多款还有一定距离,但再说TD终端是制约TD发展的重要瓶颈显然有点强词夺理,至少在数量上TD已经和GSM和CDMA有的一拼。那明年TD的用户是否真的能实现激增和规模突破呢?中国的移动用户渗透率已经超过50%,一线城市更是接近渗透超过100%,从这两年用户新增主要来自农村市场就能看出端倪。在3G启动初期,业界预计高端用户和年轻用户将会是最早迁移到3G的用户群,但从目前来看,3G的用户结构显然并不如此。3G发展的颇不如意让运营商在发展3G的时候有点捡到盘子里都是菜的感觉。 分析明年3000万的用户主要来自两个方向:受TD终端套餐吸引的新入网的低端用户以及换机的老用户。从个人观点来看,3000万稍微有些乐观。有几个原因:一是TD终端套餐的价格目前来看还是较高,较多的低端用户难以承受;二是除了几款Ophone手机之外,目前大多数由国内厂商构成的TD终端对换机用户的吸引力也不大高;三是还有一些用户想换机使用TD,但目前的套餐还未到使用期限;最后,TD缺乏与GSM相比有竞争力和杀伤力的业务。 网络、终端、业务是3G发展的三个关键,而且有着明显的顺序关系。网络解决了是终端,终端解决了是业务,如今看来对于TD来说,终端在部分解决以后,业务应该是明年的发展重点。 点击浏览更多 雷云 博客文章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