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电力电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16
    2014-10-29 20:44
    1549 次阅读|
    0 个评论
      由中国南车株洲所下属的南车时代电气牵头,汇聚国内20多家从事IGBT研发、产业化以及应用企业与科研机构,在湖南株洲共同签署了《中国IGBT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章程(审议稿)》,标志着我国首个IGBT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正式揭牌并宣告成立,此举将有利于整合国内IGBT领域的技术等相关资源,推动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特别是IGBT技术与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据介绍,此联盟单位既包括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所,也包括中国南车株洲所、珠海格力空调、深圳比亚迪等知名企业。“联盟的成立,有利于整合国内一切IGBT技术与产业化资源,成为促进中国IGBT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进步力量。”当选为首任联盟理事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车株洲所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丁荣军说。   IGBT,又被称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实现电能转换和控制的最先进的电力电子器件,被誉为现代工业变流装置的“CPU”,它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国防工业等战略性产业广泛应用,就连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空调、冰箱,都有它的身影,对掌控国家经济命脉、使民族装备不受制于人具有重要作用。IGBT也是节能和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关专家介绍,电力电子如今已成为弱电控制与强电运行之间、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之间,能帮助传统产业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据估算,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可使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提高15%~30%,如果将这一技术用于全国20%的电机中,年节电可达2000亿千瓦时,相当于20个三峡电站的年发电量。   近年来,以微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电子技术迅速发展,但电力电子产业的发展还十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电子产业缺乏中长期规划和平台支撑,也没有建成完整的电力电子产业链,尤其是以IGBT为代表的先进器件,仍旧没有摆脱依赖进口的困境。   今年6月20日,中国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在中国按钮车的全面建成,标志着中国在IGBT高端芯片领域已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整体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此次中国IGBT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成立,将极大地推动中国IGBT产业链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推广和服务,整合国内IGBT产业从材料到应用的上、下游优势资源,集合行业优势积极推动IGBT产业发展,建立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电力电子产业体系。
  • 热度 26
    2013-10-22 19:08
    2805 次阅读|
    11 个评论
    老是看到好多新同学打听这个专业,N多人还在比较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哪个更好?哪个更有前(钱)途?马上就过年了,今天有点空,也想冒下泡,想跟对这一方向有点兴趣的兄弟姐妹简单聊一下总体情况。我也只是一名研发工程师,说得不对不全之处,请各位拍砖时手下留情。    毫无疑问,电力系统是电气工程下面一个非常非常传统的专业,毕业后较大的可能进入国家电网或南方电网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君不见这个坛子里好多人讲电力的高薪,因而也算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却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是电力、电力、与控制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电路拓扑、自动理论、模电数电综合知识,并且动手能力、实践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电力电子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一般进入企业或研究所,如世界顶尖的电力电子公司,如Emerson、GE、Simens、ABB、Philips、Oslang等,当然还有一堆国内的公司,一般从事开关电源、UPS、变频器、无功补偿、及有源滤波等等。总结一句话,如果你想有一个至少目前还不错的铁饭碗,就学电力系统;如果你想从事具有前沿挑战性的朝阳行业,并且还不怕吃苦,希望苦尽甘来的可以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如果学了电力系统后在电力公司3、5年后未混到一官半职,那时的薪水可能就不如从事电力电子工作的同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国内的老师大多电机出身,很有可能不能提供实际的指导,但是导师的重要性在于能够给你提供广阔的研究资源,带领进入这个学科的大门。这个学科较强的国内较强校还是有的:第一个不可否认就是浙江大学,徐德鸿、钱照明、吕征宇教授等;第二个是西安交通大学,德高望重的王兆安老师、及他的两个高徒刘进军、杨旭;最后的一个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严仰光及他的学生阮新波教授等。当然,国际上最牛的学校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国家电力电子系统研究中心,最最最牛的Fred.Lee李泽元教授就在这里;当然,美国的科罗那多大学也不弱,特别是在电力电子的数字控制方向,著名电力电子学科教材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nics的作者Erickson就是这里的领军人物。有志于想到国外从事电力电子研究的同学,可以申请这两所学校。        但是,很遗撼的是,电力电子目前只是一门技术,而不能够称为一门科学的学科,那是因为尚未形成完整及精确的理论基础。因为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就不能称之为科学。这门学科目前主要是从事电路拓扑与应用技术的研究,目前的理论基础是线性控制方法与电路工程。但是,电力电子其实不应视作一个线性系统,因为功率器件是工作于开关状态的,也就是一个强病态非线性系统。因而,可以这么说,目前的电力电子系统基于线性控制理论是完全不够的,甚至在某些场合下可以导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电力电子技术目前有几个研究方向: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所有的信息系统与通信设备都需要使用开关电源,小到各种便携数码产品,还有现在时兴的各种平板电视,大到服务器系统、通信基站机房、及种种航空设施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各种谐波补偿、有源滤波装置等,还有不断发展的不间断电源设备(UPS),电动汽车的驱动与控制系统,电机的节能驱动方面如各种变频器(包括变频空调),在当前能源短缺的状况下,太阳能、风能及各种再生能源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要素。可以先从一些专业期刊了解一下这门学科,国内的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工技术杂志》,国际上的有IEEE的《Power Electronics》、会议有IEEE的APEC、PESC等。        根据多年的开关电源实际研发经验,我认为这一门方向的基础是:第一位的是控制理论;第二位的是电路知识;第三位也非常重要的模拟电子,当然如今电力电子的数字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单片机、DSP的数字控制技术也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实的情况下,很多从事电力电子研发的人,很多的就学过一门“电力电子技术”就根本就不够,因为很难理解电力电子系统的控制环路设计;但是学控制的人也下手无门,因为很可能不知道如何结合控制与电路拓扑,甚至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根本不明白。其实这一学科最缺乏的是多学科交叉人才,搞控制的很多不大懂电子电气理论;搞电子电气的又不明白控制基础不了解数字控制技术。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电力电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现在的大学老师或是毕业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程度实在是太严重了,且不必说究竟有没有了解一点点深入的基础理论。入手的第一步应该是仿制别人的产品,然后测量各点的实际工作波形,接着研究怎样利用控制、电路知识来解释各种实验现象。慢慢的,就有可能成为这行的高手。所以,如果兄弟姐妹能够忍受坐多年的冷板凳,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辉煌的一天。        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技术可被看作是计算机技术后的第二次重大技术变革,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能源与生活,但是由于目前基础理论的缺失,中国将极有可能尽快赶上世界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具有创新、敏锐的中国年青人将在这一学科占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地位。        虽然理论基础也是非常簿弱,但我一直在努力。我是从事开关电源研发的普通工程师,但对这一行业非常感兴趣,欢迎同道中人有空多聊聊业界的技术状态及职场发展。
  • 热度 17
    2013-5-20 15:37
    1185 次阅读|
    0 个评论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弦波输出变频电源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与此同时对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实验室和工业部门,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常用于各种测量和控制电路中,产生单相或三相正弦波信号作为基准信号,基准正弦波的波形质量直接影响到测量和控制的精度。对于一个良好的正弦信号源,要求其输出的基准正弦波信号幅值、频率高度稳定、失真度小、带负载能力强、幅值可调,对于三相正弦波信号还要求三相对称度好。兼顾这些要求往往使电路变得复杂。因此,研究开发既简单又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l 工作原理   系统总体电路结构由主回路、控制电路、采样电路、反馈电路和各类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 点击看原图    1.1 主回路及工作原理   主回路中有三大部分组成:整流滤波电路、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和三相无源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将单相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三相全桥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变成三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经过三相滤波电路后得到标准的三相正弦波电源,主回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点击看原图    1.2 控制回路工作原理   控制电路的调制波采用SPWM波,对正弦波输出变频电源进行SPWM调制,数字化控制,是以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主控芯片,实现电源的最佳控制。控制回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点击看原图    1.3 控制策略   电源利用TMS320F2812中的事件管理器,采用SPWM调制的方式,逆变器输出信号经三相无源滤波后得到标准的正弦波。控制结构图如图4所示。 点击看原图    1.4 软启动功能及故障处理   电源系统设置了软启动功能、开路保护、短路保护、MOSFET过流保护、缺相保护和负载不对称保护。   电源控制系统有三种工作模式:正常工作模式,启动模式及保护模式。   当电源开始工作或者在故障后启动的时候,为了防止负载侧电压上升过快而导致电路故障,我们采用软启动的方法,这时,控制系统处于启动模式下。软启动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在输入侧通过对输入的三相电压慢慢升压的方式,我们可以保证逆变电路不会因母线电压直接加上去而导致故障的发生。另外,在逆变电路的控制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闭环控制方法,通过采样记录分析的数据调整驱动信号频率,当负载侧电压上升到一定值的时候,我们再将电路转入正常工作的模式之下,所以在软启动条件下,负载侧不会因瞬间出现的高电压而发生故障。   在电源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短路故障,工作电流将急剧升高,若不采取措施,将会使电路中许多元器件被过电流破坏。过电流发生时,电路中的过流保护装置会动作,这时,控制电路的驱动信号将被闭锁,驱动信号停发,电路由正常工作模式转入保护控制模式。保护模式下,控制系统会在闭锁驱动信号后,经过一定的时间,自动地进行重启动,如果再发生过电流,电源将停止工作。    2 软件设计   2.1 软件总体设计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SPWM的产生,A/D转换,PID调节,频率捕获,软启动和保护。主要功能是通过正弦脉宽调制技术控制三相桥式逆变器,使其输出频率可调、幅值稳定的三相正弦电压,通过A/D转换对输出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采样,对输出电压、电流实时监控,当电流超过3.6A时切断三相逆变桥的输出,对电路进行保护。通过PID调节使输出电压变化时也能及时的做出反应,使输出电压稳定在36V。在系统的启动过程中使用软启动减少电压和电流对系统回路的冲击。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点击看原图    2.2 SPWM生成原理   SPWM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程序的初始化部分建立一个正弦表,在系统运行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得到想要的数据。假设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采样的次数为NX,则在第i个点的采样值为 点击看原图 点击看原图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正弦表中的值要能被比较寄存器使用,所以不能出现负值,从上式可以看出当此 时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因此可以把上面的公式改写为下面的形式: 点击看原图   其中PR为周期寄存器中的计数周期值。   对yi取整,从i=1到i=NX,得到NX个正弦采样值的表格,设置通用定时器的计数方式为连续增减计数方式,在中断程序中调用表中的值即可产生相应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方波信号。   这里NX取180,载波比为3的整数倍(载波比=调制波频率/载波频率),这样可以使三相输出波形严格对称,减少谐波对输出电压波形的影响。    2.3 显示电路   为了提高产品的人机交互性,系统中加了显示电路,经过比较,我们采用SPLC50lA液晶显示屏完成显示工作,显示电路与DSP2812连接框图如图7所示: 点击看原图   TMS320F2812对任何一个映射在XIN TF区的外部器件进行读/写访问都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建立阶段、激活阶段和跟踪阶段。这次设计中LCD映射到了XINTF0,默认情况下三个阶段的周期分别为6个XTIMCLK周期,14个XTIMCLK周期和6个XTIMCLK周期,如果将XTIMCLK的频率设置为SYSCLKOUT的l/2,则读/写周期的最大值为1 80ns。三个阶段的读写时序图如图8所示: 点击看原图   凌阳SPLC501液晶模块的使能信号CS的周期最小为166ns,时序图如图9所示。由前面分析可得,DSP的读写周期最大值为180ns,液晶模块的读写周期最小为166ns,DSP的读/写时序能满足该液晶模块的要求。 点击看原图    3 创新点设计   本系统设计采用交一直一交变频方式,系统整体结构运用模块化设计,将变频电源的各部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变频输出;高精度显示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所测信号数值为真有效值,电压输出精度高,误差小于5%,输出三相正弦波失真度小,并且具有过压、过流、缺相保护等功能,性能稳定,本系统设计的创新点在于:   1)结合TMS320LF2812芯片的AD单元,对三相变频电源的输出线电压、线电流进行采样,外扩随即存储器,通过SPLC50l液晶显示器显示电压、电流以及频率的值,可以实现自主采样和数据传输,大大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实时的显示变频电源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显示精度高,实时性好。   2)结合TMS320F2812事件管理器EV单元,采用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通过对SPWM程序进行设计和改进算法,可以有效的调节三相变频电源输出的频率和有效值,实时陛好,精度高。   3)变频电源系统控制部分完全实现了数字化,控制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强。    4 测试结果   根据设计要求,我们试制了样品,由示波器观察到的相电压和线电压波形(见图10~图13)可以看出,波形基本上没有失真,并且通过调节调制度和正弦波的频率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达到了设计要求。 点击看原图    5 结论   研制的数字化三相变频电源,经过两次试制,其间经过多次试验,并且对控制原理、电路结构等方面进行改进,现已逐步完善并经过考验,证明了本电源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 热度 17
    2012-5-24 09:41
    1109 次阅读|
    0 个评论
    飞兆半导体将于2012年6月19-21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的PCIM Asia (电力转换与智能运动)展会上,阐释LED照明应用和半导体的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未来趋势。 在 6 月 20 日 下午 1:00 的研讨会上,飞兆半导体将有以下的技术文章演示: LED 照明  “可调光LED照明的高功率因数初级侧调节技术” 作者:李明杰(JayMing Lee)、薛正祺(Kevin Hsueh)和钱世昌(Wright Chien) 采用高效率和低功耗LED照明取代白炽灯已成为当务之急。初级侧调节(PSR)技术可 能是最佳解决方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LED调光控制驱动器的成本。该 解决方案是针对8W LED调光器的、采用PSR控制器技术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FC),采用了单级反激式拓扑结构。 半导体 “开关3D电视的电源要求及其合适的电源解决方案”作者:李明杰(James Li) 3D电视在市场上日渐流行。即使没有足够的3D电影,3D功能也是电视机所必需的,因为 3D是市场的趋势,而电视机是耐用消费品。本文解释了3D和2D电视机之间不同的电源要求。然后介绍了一些飞兆半导体的解决方案,它比竞争产品更合适这个 应用。通常情况下,电视机在3D状态需要比2D状态高2-3倍的峰值功率,但在这两个条件下平均功率几乎是相同的。 “一种适合反激式拓扑多模式的新型同步整流技术” 作者:王凯(Kyle Wang) 为实现更高的效率,SR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反激拓扑结构中,现在主要有两种SR电 路。一种是分立自驱动技术,另一种是控制驱动技术,其工作原理是检测SR MOS的漏源电压。本文比较了各种同步整流技术,并介绍了一种创新的线性预测时序控制SR技术,同时给出了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PCIM Asia展会获得业界广泛认可为中国电力电子和相关应用领域最重要的信息和网络平台。 飞兆半导体:解决方案助您成功!
  • 热度 21
    2010-11-26 16:10
    2811 次阅读|
    6 个评论
    以电力电子学为核心技术的电源产业,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以整流技术(AC/DC)为主的各种电源装置,如电解、电镀和中小容量的 AD/DC变换器的出现是这个时期的主要标志。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电力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和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1970年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可控硅研制成果会议"。会议上的成果表明,我国的可控硅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性能以及产品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可控硅派生器件,如双向可控硅和 GTO等。 此外,动态性能更好的快速可控硅和高频可控硅也已试制出来。这样一来,我国基于SCR的电源装置的研制范围迅速扩大,产品种类也增多了,涉及到变频调速、中频感应加热、400周电源、大容量开关电源、小型轻量化400kV高压电源、电火花加工电源、声纳电源、利用时分割电路的长波通信电源和甚低频导航发射机电源、固体化超声电源、步进马达控制器和超音频感应加热(30kW/40kHZ)等。这时期由当时吉林炭素厂自行研制的硅整流电源的单机容量达到125kA/165V;据说北京市某研究所也研究出100A/48V开关电源科研样机。 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国际上开关电源开始实用化,PWM高频调制技术、软开关技术、处理网侧谐波电流和提高网侧功率因数的PFC技术的研究以及柔**流输电系统概念的提出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和浓厚兴趣。它吹响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步入高效、高性能、高功率因数和低污染新阶段的号角。受改革开放浪潮的激励和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需要,我国于1980年在长春市召开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属下的电力电子学会筹备会,1981年7月在大连召开第一届"全国电力电子学术年会"。学术年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电力电子的学术交流从个别走向系统、全面和深入,从而加速了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密切了学术界与企业的联系,而有助于产业规模的形成。1983年,以从事直流和交流电源的民间人士为主,发起组建了"中国电源学会",经过不懈的努力,2000年"中国电源学会"被中国科协接受为正式成员。应该说,中国电源学会在推动开关电源和软开关技术的研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期间,我国电力电子业界掀起三大研究和开发热潮:高频电子镇流器、高频逆变-整流式弧焊电源和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革除工频变压器的"20千周革命",在这时期得到积极的响应,一些民营高科技公司,如北京的迪赛公司等开始了开关电源的量产化工作。随后,针对通信和PC机应用的开关电源公司和企业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为后来我国开关电源产业规模的快速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同时,国内少数单位也开展了DC/DC软开关、DC/AC谐振环、双PWM变频调速和单相PFC等的基础研究。此外,国内还研制了SCR中频臭氧电源和基于单片机控制的SCR中频X射线机电源。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是我国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九十年代初期我国器件和装置的年产值也不过20亿元左右。然而, 2001年基于场控器件的开关电源产品的年产值,仅原华为电气一个公司就达到26亿元,其他超亿元年产值的公司有,武汉洲际、北京动力源、北京通力环、烟台东方玉麟电子有限公司等等……。 PC机开关电源、UPS和逆变焊机的公司也有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的。通用变频器的年产值接近1亿元。这些情况仅限于个人了解的。由于统计是零散和局部的,缺乏全面的统计和权威统计机构的工作,大量信息无法反映上来。尽管如此,上述情况也已说明近十年电源产业规模的发展在加快。 同时产业界也涌现一些技术难度较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如"多谐振双环控制的通信开关电源"、"单芯片控制的500W以下PFC控制器"、"智能化高频开关电源"、"用于空调和冰箱的无位置传感器的变频调速器部件"和"数千kW级的IGBT中压变频器"等。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进行的电能变换装置从使用电流控制型器件向使用电压控制型器件转变也在我国电源产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或创新意识指导下,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从吸收消化和一般跟踪发展到前沿跟踪和基础创新。除前述之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产品还有如下: (1)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20MVA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工业试验样机 1999年投入现场运行; (2)1998年8月在西藏安多县建成100kW光伏电站; (3)最近北京市零排放锂电池电动公交车投入考核运行; (4)30kVA动态电压恢复器投入现场运行,其研究正在深入; (5)磁悬浮概念车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几年前就通过鉴定; (6)研制出采用压电陶瓷变压器的百瓦级降压型开关电源产品; (7)波音飞机上用的电子镇流器小批产品通过民航总局认可; (8)交流励磁发电的研究取得进展; (9)其他。 此外,目前国内还开展了跟踪国际多方面前沿性课题的研究或基础创新研究。它包括"电力电子系统的积木式集成技术"、"所谓单级三相PFC"、"具有独立电源的多电平拓扑电路"、"具有超导储能的并联型UPS"、 "IGCT大容量高压变流装置"、"2700法拉双电荷层电容器"、"多电平软开关技术"、 "铁道供电系统的电流谐波抑制和功率因数改?quot;、"逆变器无线均流技术"、"电能质量综合调节器"、"100MVA SVG方案论证"、"电磁干扰的传播特性"、"直流侧谐波抑制的PWM控制策略"等。上述方面的成果和研究对提高我国电力电子的学术水平,提升电源产品的技术含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在应用基础研究深度方面差距为5-10年;在电源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开发投入、生产规模、工艺水平、先进检测设备、工人素质、持续创新能力和公司体制等综合实力方面差距估计为10-15年。对电源产品和装置性能有极其重要影响的新型场控器件的芯片制造技术还处于非常脆弱状态。电源产品分属多个系统管辖,入网多头重复检测,统计局部而分散,有关电源装置的展览会满天飞,这种混乱局面急需扭转,以面对入世的挑战。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成立全国性的电源行业协会。眼前要做的工作是: (1)制定行业规划; (2)学习和熟悉WTO的规则,防止行业内部损害; (3)摸清行业情况; (4)进行协调和统一工作; (5)制定行业标准; (6)其他。 电力电子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围绕提高效率、提高性能、小型轻量化、消除电力公害、减少电磁干扰和电噪声进行不懈研究的奋斗史。随着社会、经济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21世纪的电源装置和系统对上述方面的要求更加强烈。这也正是21世纪电力电子产业或电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其具体要求可归纳如下几点: (1)进一步提高电能变换效率,降低待机损耗; (2)避免电力公害:尽量减少网侧电流谐波,并使网侧功率因数接近1; (3)提高电源装置和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 (4)降低电噪声; (5)小型轻量化:通过高频化、元件小型化和先进工艺加以实施; (6)高性能:随各种用电器而不同,如带非线性负载能力、无线均流、GHZ以上CPU电源的快速电流响应、直流侧谐波抑制、智能化以及各种性能高指标等。 上述要求表明,用于电力系统的电能变换设备、服务于环保和人类健康的电源装置、适合信息社会需要的电源产品、薄-轻-超小型电源模块与装置以及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绿色"电源产品将是21世纪的主流产品。国际上电力电子技术和产业的这种发展趋势值得中国电源行业认真研究。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