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警惕

相关博文
  • 热度 47
    2014-5-22 21:08
    2205 次阅读|
    4 个评论
      警惕“ 29 岁现象”有续篇—— 警惕“ 24 岁现象” —— 90 后大学毕业生如何摆脱浮躁困扰   “ 29 岁现象”提前了,警惕“ 24 岁现象” 八年前,我写了《警惕二十九岁现象》,此文仅我的新浪博客的阅读量就接近16万,得到广大读者认同。当时我在培养下属和讲课过程中,发现很多80后的年轻人刚入职时雄心抱负,敢拼敢做,临近30岁时却出现情绪波动大、工作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我把它总结为“29岁现象”,原因是古人“三十而立”的观念让奋斗在路上的年轻人压力巨大,所以他们在临近30岁时挣扎彷徨或者干脆放弃,破罐破摔。 如今 ,这一现象提前了,在二十四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出现,90后大学生毕业前夕经常心理惶恐躁动,很多人还没工作一天就对人生失去耐性,还没开始旅程就感觉末日来临,抱怨、彷徨、担忧、愤青、炫富、仇富齐刷刷都涌上心头,我把这一现象称为“24岁现象”。 当然,任何社会现象的出现都与一定的社会背景有关联,“24岁现象”也不例外。80后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但也二者略有不同,如果说80后的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还能感受一些风雨,祖辈父辈们的心酸苦难还有余温——毕竟那时的经济水平比较低,想娇生惯养还有一定的困难——的话,那么90后的孩子就完全成长在大温室里,隔绝了外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加上父母,一家人全围着自己转,到了学校也差不多,车接车送,甚至邮政快递近年还承接了大学里的一项新业务,把大学生每个月的脏衣服打包寄回家,然后父母洗干净后又寄回来。此事引起社会广泛讨论,90后大学生的“断奶问题”的余波远不止此,更大的影响在于年轻人心智的发育和人格的健全。一方面,孩子的成长没有接受外界的风吹雨打,自己的头顶永远有大人的呵护臂膀,他们接触的社会是经过过滤的社会,所以90后的孩子对社会的认知过于肤浅、残缺;另一方面,大人们围着自己转,容易让孩子产生“我就是世界中心”的概念,以我为主、自我意识特别强,与人交流交往易颐指气使,稍有不满便雷霆大发,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及换位思考能力弱。(最近校园事件频发足以说明问题) 在家里、学校里,你不从别人的角度思考也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宅男宅女现在也多,但是走向社会之后,若想事业有成,你就必须学会先围绕别人转,想别人之所想,解他人之所愁,这才是一个社会人的价值所在,但现在的年轻人恰恰没有这个习惯。所以从学校步入社会时,心里硌得很难受,加上对未知的恐惧,就会出现“24岁现象”。 是世界太残酷,还是你“自我的世界”太脆弱? 前几天,有个快毕业的年轻人向我诉苦说“这个世界如此残酷”,大概是面试时碰了几次壁,其实这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是世界残酷吗?还是你没准备好?世界本来就如此,只是你之前没有发现而已,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以前这样,现在也是,未来还是。与其在出发之前惶恐不安,不如早做准备;亦或许换个思路,比如说要去某个地方,你晕船的话就坐车,高铁票买不起也可坐汽车,万一晕车,徒步也行,只要目的一定,方向确定,早到晚到都一样。或许你嫉妒别人能力出众轻而易举地完成,也或许羡慕别人有钱有势直接就上快车道了,但别人的背后付出你是看不见的,或者别人父辈们的付出才换来今天的一丝安逸,这都是正常的,有颗平常心就好。路是走出来,自己的路自己走,勇敢地走,这个过程一定会受苦受累,只要有颗能吃苦、能坚持的心,就够了。也许,正是大家嗤之以鼻的徒步旅行才能遇到人生最美的风景,你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才是最大的财富。 为什么一定要和别人比拼? 为什么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为什么还没启程就否定前路光明? 如此说来,无论是“59岁现象”、“29岁现象”、还是“24岁现象”,皆因心态失衡所致。与其抱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还不如让心沉稳下来,把命弄厚重,这个过程没有别的,就靠不断吃苦历练,不断打开自己的狭隘,走进大的世界。 还是以我的成长经历举例(不是表明我多么厉害,而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可能给大家一些更深刻的感触):我小时候家里成分不好,是黑五类,甚至连长大后找媳妇都是大问题。有一次我躲在门帘旁边,听到我爸妈和奶奶在议论说“大鸣将来怎么办呢?在聊城城里是找不到对象了,江苏老家那边有一个表妹,看看还有点希望吗?……”我当时心里非常伤心,但没有抱怨,因为那时我们只有去关注别人,不敢有自己,不敢有非分之想。我就努力学习,升高中时我报考的是聊城一中,在5千多学生中,我是考了数理化前三名,然后校党委讨论,说这么一个孩子,学习很好但是家庭出身不用好,怎么办?最后有人坚持让我上了高中。但是那时你学习再好也白搭,入团、入红卫兵、当班干部都没我的戏,所以我为了“混进革命队伍”,还得有别的专长来加分,我又刻苦练习仿宋字,进入班里板报组,每次板报排名我班几乎都是八个班的第一,然后做到全校第一,然而最后还是没入上团。 但是,世界是公平的,只要有付出,总会有收获,即便不是你最初设想的收获。我写黑板报既没有让我入上团,也没有漂亮女朋友,但让我练了一手好字,也让我坦然沉下心来单纯享受过程的美好,这让我后来受益匪浅。那些年书很少,后来有些书解禁了,需要重新刻板印刷,结果学校领导发现我字写得好,就让我去刻新的图书目录。因为我刻得很认真,速度又比较慢,图书馆的老师下班了我还没刻完,让老师熬着陪我,后来干脆给我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值万金,我把图书馆的书看了个遍,不仅打开了所有的解禁的书,把违禁的书也看了,其中一本违禁的书是《心理学大纲》,我从中学到的是社会人的本能,它更加促使我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人需求,然后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可以说影响了我科研、创业、生活的全过程。 我是95年辞职下海的,那一年我37岁,抛弃石油研究所的“铁饭碗”负债创业是很有压力的,而且那时候全国人民都不知道太阳能是个什么东西,进入这个领域可以说前途未卜。如果要是我没有之前的积累,肯定也和现在24岁的毕业生一样——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虽然我也有过犹豫纠结,失眠了两天,但真正下决定之后,我却睡得很踏实,因为有那些历练,我知道我的内心想要什么,周围的诱惑以及面临的困难都看得坦然了。 学会淡定,真的受用一生,所以我觉得任何苦难和挫折都是财富。现在的学生苦恼纠结,是因为太在乎个人得失,还没有跳出自我,还没有发现社会。所以,更加应该把自己姿态放低,心态放平,把吃苦当历练,把解决他人苦难当幸福,用实际行动去真正体验社会人生。 最后,还是用我的博文《警惕29岁现象》的结尾给年轻一代说“你们的梦想追求固然可以理解也值得尊重,但过于急于求成的心理是不切实际的、有害的。希望你们把梦想藏在心底,保持知足常乐、知天乐命又积极进取,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的心态。走好走实人生的每一步,相信你们的人生能顶天立地,你们的事业能稳健而长足发展,年轻人,你们的路长着呢,一路走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