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2
2011-4-27 16:12
8948 次阅读|
8 个评论
文/毛启盈 4月26日,今天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主题――“设计未来”(Designing the Future)。把知识产权问题作为一个严肃的纪念日来祭祀或者庆祝,11年有余。通过对这几年回顾,我们发现,创造和创新出现频率最多。今年“设计未来”富有新意。 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在这个纪念日来临之际,我分别就软软业、传媒业和通信业撰写了三篇博文,其中《建议将愚人节定为国际反盗版日! 》《 iPad侵权案给传媒的启示》昨夜出炉,希望能够给业界带来一点小小的启示。这篇主要是谈本人所误入的通信行业知识产权问题。 其实,通信业一年来炒得最热的是诺基亚与苹果专利诉讼之争,华为与摩托罗拉专利之争,不过,他们因为政治、经济等原因握手言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爱立信与中兴的“互诉”仍然在僵持阶段,这也成为这个知识产权日最受关注的一个焦点。 很多媒体记者追问我关于这个事件的看法,作为“误入”通信行业的“门外汉”,我已经用博客阐述了我的观点:《爱立信诉中兴专利大战背后的市场博弈》; 爱立信是一个伟大的公司,尤其是爱立信中国在LTE以及物联网等方面尤为突出,但是,在当今的通信业巨头之间的较量,没有永恒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市场和研发实力的较量成为双方谈判的筹码。 不过,我的观点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雷同学不谋而合,知识产权纠纷,考验中国通信巨头国际化应对能力。起诉摩托罗拉,华为应对有章法,为中国通信业树立了典范。但是,中兴通讯并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尤其在专利方面,在国际上不容忽视。 在世界知识产权到来之前,我收看到了CCTV 2陈伟鸿主持的《对话》栏目“中国知识产权档案”。这是由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带队,张建国、王海波中层领导参与的团队与北京大学知识产权专家张平“回顾中国知识产权”的节目。其中,中兴通讯向观众讲述了四个故事,追忆了一个通信巨头从嗷嗷待哺到茁壮成长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深深反思。 故事一:日内瓦展 当时七国八制,中国通信市场为西方厂家垄断,“中华”刚刚起步,为了学习和成长“凑份子”组团参加日内瓦展。而当时的中兴委派了史总单身赴会,与国际大牌同台受到ATT专利的刺激后,史总亲自手写报告,强调三个要点:重视专利、重视人才、国际化。随后中兴通讯就成立法务部门。重视人才和研发 “哪里有会念经的和尚,我们就把庙设在哪里”。 故事二:手机专利交锋 德国汉诺威国际通信大展,手机展品被罚没,带来专利布局意识的转变,从此以后着力技术创新和专利储备,如今手机专利占据半壁江山,是中国手机厂商专利第一、出货量全球第四的企业,西方手机巨头对中兴的态度也发生转变,实现专利与西方手机巨头的相互制衡。 故事三:GOTA海外授权 进入21世纪通信行业飞速发展,但几乎所有的通信企业,使用CDMA技术就都要向高通付专利费。行业的专利授权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利润引起了企业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重视,随着中兴对研发投入的加大,同样也形成了某些核心技术,如GOTA技术是中国企业首次向海外企业授权,当时中兴对朗讯、北电授权。印证了专利布局的意义。从之前1G没有专利到现在4GLTE占据7%专利份额,与国际大品牌齐头,并占据话语权。创新和知识产权起到决定性作用。 故事四:SDR喜结硕果 讲到史总拜访客户时最常说的“你买我们的产品我不是最开心的,最开心的是你通过使用我们的产品创造了更大的价值,这是我最高兴的”而史总说的“需求来源于客户做“有源之水”的研发”确实也体现了中兴在这方面的愿景,借助CSL客户成为了欧洲规模进入的样板点,随后很多运营商主动邀请中兴投标欧洲实现规模进入 中兴通讯相关专利的“四个故事”,从窘迫到觉醒到奋发到成功,其实今天中国许多“走出去”的企业也有过共同的经历,包括并驾齐驱的华为,也有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的影子。知识产权是企业原始积累时期的一道门槛,也是企业长远战略的自我保护。同时,也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透过现象,看出了知识产权的本质。 其一,知识产权有一个漫长的成长的过程,期间面临着猜忌与质疑,甚至排挤,所以,被诉讼甚至被“封杀”其市场,并不足为奇,中兴手机展品被罚没,中国 MP3在德国参展被扣已不是新闻。譬如,在购买专利的谈判,以高通为代表的通信巨头和初出茅庐的企业地位并不对等,“漫天要价”、“埋地雷”等现象时有发生。 其二,中国跨国公司和西方垄断企业的专利较量,其实是在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师夷长技以制夷”。正如中兴史立荣在“对话”中所言,但并不是所谓 “地雷”,而是互相搭桥的过程。想当初,在受到ATT专利刺激之时,中兴还没有成立法务部。由于后期的投入,一向买高通专利的中兴,凭借 GOTA技术向海外企业授权。其中包括了朗讯、北电授权,尤其在4G方面,LTE占据7%专利份额,这将直接形成了与高通、NTT、爱立信等专利巨头形成直接对峙,这是一个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其三,打破所谓的市场垄断,必须自强不息。华为和摩托罗拉和解就是鲜明例子。中兴通讯在这次与爱立信的纠纷中,对其LTE侵权进行诉讼,击中要害,这是中兴苦练内功,自身强大的表现。截止2010年底,中兴拥有专利总量达3.3万件。其中,2010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获得的PCT专利申请高达1863项。这与每年投入销售收入10%以上投入研发有关。 用主持人话说,大家认识中兴,很多情况下是从中兴手机开始的,还记得当年李连杰代言中兴手机的帅气造型,曾经打动了多少消费者的心。其实,中兴通讯的主经业务是通讯解决方案,通俗来讲,就是生产老百姓熟知的程控交换机和3G设备,这块业务占据其营业收入的70%。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通讯去年营业收入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正式跨入中国企业“千亿俱乐部”。 其实,在26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兴还有一项值得骄傲的成绩,那就是积累了3万3千多项专利,平均算下来,相当于每年完成1300项技术发明,也就是每天有3.6件专利发明在中兴通讯诞生!2010年,WIPO国际专利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兴通讯专利申请1863项,居全球第二、业界第一。 中兴通讯和爱立信的专利之争,其实背后是研发力量之争,市场份额之争,产业链之争。“1G时代看着跑,2G时代跟着跑,3G时代齐步跑,4G时代领先跑。”中兴通讯的专利史,应该是中国通信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缩影,从最初的窘迫,到今天的风光无限。不过,我们仍然看到一些问题,譬如,中小企业缺乏科研的条件,而一些**院校却在为国外企业做着专利的研发,这是中国企业需要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