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产业链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2024-1-2 09:45
    0 个评论
    北汇信息自主研发的 “自动驾驶智能测试系统”项目获得上海普陀区政府的强力支持。此项目符合普陀区政府为加速推动智能软件产业发展而制定的战略规划,旨在进一步落实《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和《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创新措施。 上海普陀区政府正致力于加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围绕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领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鼓励企业进行软硬件研发、系统集成和场景应用。此举旨在推动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自动驾驶发展如火如荼,加速开发过程和提升质量是关注的重点。北汇信息基于国际先进的工具链,一直在为国内汽车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优秀的自动驾驶测试集成平台和测试服务,后续将加强自主研发的持续集成测试平台和测试代理引擎,为中间件搭建测试环境,实现测试监控一站式服务,完成数据采集、测试、诊断、检测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从软件代码到HiL阶段的测试,软件代码迭代和持续测试,回归、冒烟等策略进行自动化持续测试等。该项目结合了北汇信息的测试技术和IT能力,不仅体现了我司在智能软件领域的实力,也顺应了自动化、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北汇信息致力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此次获得普陀区政府扶持是对北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的肯定,也是未来北汇信息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重要助力。北汇信息将持续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北汇信息始终专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提供完整的研发、测试解决方案。我们的愿景是成为汽车领域国内技术领先、客户信赖的技术服务供应商,从测试工具、专用测试设备、完整测试方案到实车测试服务,我们与客户一起努力,让中国的汽车变得越来越安全、越来越舒适、越来越智能。
  • 热度 3
    2023-3-4 11:05
    3231 次阅读|
    3 个评论
    深圳电子圈的故事
    上海从来是不以电子业而闻名,而深圳不一样,电子行业几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深圳人,让深圳真正成为了 “中国硅谷”。
  • 热度 2
    2018-12-20 15:41
    1785 次阅读|
    0 个评论
    家庭物联网 2.2 角色
    该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恰好和本人思路一致,在此说明引用 http://www.sohu.com/a/220440029_468626 用户是所有场景的核心。 物联网的三层机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但结合云服务后,就成为了四层,参考下图: 物联网的产业链又大致可分为八大环节: 芯片提供商、传感器供应商、无线模组 (含天线)厂商、网络运营商(含 SIM 卡商) 、平台服务商、系统及软件开发商、智能硬件厂商、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提供商。
  • 热度 20
    2014-7-29 17:07
    1488 次阅读|
    1 个评论
    智能硬件什么时候才能火起来?这恐怕是眼下IT行业最难回答的问题。 近期,小米推出79元的智能手环,而联想也推出互联网创业平台并发布了该平台“孵化”的首批三个创新产品:智能眼镜、智能路由器和智能空气净化器。 巨头的进入,一时间智能硬件概念又一次被市场推到了热浪之巅。 上一波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创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各路厂商都想追随这一波浪潮,凭借一个“卡位”和捕捉热点的心理,纷纷杀将进去。大把真金白银砸下去了,但无论对于投资者还是创业者来说,所谓“爆款”何时能够出现,市场什么时候能够成熟,大家心里都没底。 智能硬件发行平台点名时间CEO张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年该平台上的智能硬件产品大约有200多款,而今年才过了一半,这个数量已经增长了5-6倍。 智能硬件将会是下一波浪潮,但为何目前国内还尚未出现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产品?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产业链尚未成熟、创业者与供应链之间的矛盾等方方面面都是眼下突出的问题。。 目前, 深圳和北京正在上演智能硬件的“双城记”。这两个地方的创业者不同的知识背景,特长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但最终谁能率先胜出? 整个市场,似乎还在等待产业链的成熟,同时,也在等一个真正的爆点出现。 产业链的野蛮时期 在深圳华强北,嗅觉灵敏的大小卖家们已经在销售智能硬件,包括智能手表、手环和其他测量各种体征数据的产品。华强北桑达电子市场甚至开放了一个“可穿戴设备专区”,目前正在招商,并推出了“前三个月免租”的福利。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实地调查发现,这个专区大约有20多个专柜,但入驻的厂商只有五六家,整个专区门可罗雀。而整体产品都非常粗糙,电子市场的商户主要还是在卖手机和平板电脑,当记者询问有无智能手表卖,卖家才从仓库中拿出产品。 “很少有人问,很难卖,所以柜子里头还是放手机。”有卖家告诉记者,有些同行会吹嘘每天能卖出几百块智能手表,或者说有老外过来订大单子,但其实基本上都是吹牛。 作为每天都在接触消费者的华强北渠道商来说,某种程度上他们体现了市场的反应与需求。 现在网上有很多关于智能硬件的报道,但是他们仍然不愿意投入,多数只是追逐潮流而做的一些小尝试,抑或是由于和原有的代工厂商有生意往来,情感上帮忙代工厂把产品放在柜台展示。 目前有许多原来在深圳的代工厂已经搬至东莞,这些工厂基本上都是原来生产手机或者平板,而他们也接到了一些智能硬件小订单。“这部分单子占总体的份额基本上可以忽略。”有代工厂负责人对记者说,如果说市面上没有看到很多靠谱的产品,事实上反映的是产业链有问题。 自智能手机兴起之后,整个产业链都在发生变化。以前制造传统硬件设备,从芯片开始,到大型的Design House将基础的软硬件方案都实现了,然后到OEM、ODM厂商将产品进行生产,最后将这个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中间都是实力比较强的厂商介入。 “而现在智能硬件则是百花齐放的阶段,有实力的厂商进入得相对较少,而且智能硬件是将各种各样的东西智能化,做的东西可能成千上万,使得目前这个行业的创业者遍地开花。”上述代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除非看到产品确实会有卖出去的可能,不然不会随便接单。“如果这个时候产品出来了,但是卖不出去,代工厂也会有风险。” 纵观 目前“百花齐放”的智能硬件产品,大体可分为四种: 一种是在传统家电或电子产品上进行改良的产品,比如智能音响、智能路由器等;二是以手机产业链为基础进行改良,做手机的延伸性终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部分智能手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三是凭借自己在硬件方面的技术,独立开发出的硬件产品,而往往这类型的产品市面上还未出现;四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创造性地推出某种产品概念,但还处于概念阶段。 而这个产业链,似乎还尚未符合这个行业的发展需要。   复杂的上游供应链 今年7月,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发表了“声泪俱下”的公告,称自己遇到了供应链的问题,包括“产品线欠磨合”、“工人对新机型装配操作不熟练”、“物料初期供应不稳定”、“品控标准没完全统一”等复杂因素。 这种情况在智能硬件产业圈中几乎司空见惯。去年年底,生产智能手表的土曼科技就同样遇到了产品跳票的问题。土曼手表号称在14个小时内便获得了18698个预订,原本公布的发货时间为11月11日,但由于供应链问题,直到12月22日土曼才发出第一批500部测试工程机。 土曼科技主管供应链的VP蓝晓郸告诉记者,之前土曼跳票的原因是想做一个完美的曲面的腕表,但是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首先屏幕和表框需要从平面的做成弯曲的,表框做成塑胶的会反弹,如果做成金属的又不符合我们想要的外观设计,最后塑胶和金属结合,出来的产品品质不满意。” 其实 国内的智能硬件开发者有两种,一种是有互联网公司背景的人,有了一个好的想法而涉足智能硬件;另一种则是有硬件公司背景,依照现实中自身的硬件技术水平而出来做产品。 “两种开发者基于北京和深圳两个地方的地域背景,基本上各占一半。”张佑对记者说。 而对于互联网公司背景的开发者来说,目前最头痛的问题是供应链很不透明。 国内某开发者曾经将产品交给富士康代工,但最后还是遇到了产能跳票的问题。“富士康接受了一个项目,其实高层会高度的重视,也表示会采用他们最严格的标准和流程来做。”上述开发者说,问题在于下层的执行人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只是拿到工资就行的,很难会以最严格的标准来做产品。 “有很多开发者认为,我交给富士康,他们就帮我全部搞掂,事实上根本不是。”上述创业者说,最基层的工人多少会有惰性。 举个例子,电子行业的制造有很多种标准,如果客户没有合同限制,代工厂很自然地就会依照最简单的标准来生产。“比如说,一个USB接口,如果我没有跟代工厂要求这个接口应该能够插拔多少次,那代工厂就会用最低的标准来做。”上述开发者抱怨。 “对于代工厂来说,他们主要赚取微薄的制造业利润,而且他们也投入了很多模具等成本来生产,很难要求他们能够跟互联网一样创新。”3db硬件创始人朱继志表示,对于那些有风投进入的互联网企业,创新失败了也有钱烧,但是对于代工厂来说,要让他们随便就修改设备基本没可能,除非有苹果这么大的订单。 尤其像富士康这种大型代工厂,他们所有的体系是服务于苹果、三星和以前的诺基亚建立起来的,做小量级的东西不一定有小工厂好,体系可能反应更加慢。朱继志说,这个现象本质上其实是人力管理的问题。 除此之外,创业者与供应商对接也会有许多问题。记者了解到, 有时候一些大的供应商底层的人员会有寻租的可能,关键的元器件经常会出现因为某些因素缺货,让开发者受到很大的牵制。 而如果元器件买到了假货或者有质量问题,小型创业者只能自认倒霉,供应商也会有人员成本和沟通成本,很难直接帮助一些小型的创业者解决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有钱就能够解决的。” 有开发者表示,很多国内手机厂商会用到某品牌厂商生产的外壳,但是 因为对供应链有经验所以他们规避了这个品牌。“因为这个品牌商高层经常动荡,他们会出现供应上的问题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到供应链行业本身有多么复杂。”   “实验室产品” 但在上游供应链的从业者眼中,他们只负责生产制造,并没有责任和成本去承担创业者各种“稀奇古怪”的需求。 上述东莞代工厂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经常会接到一些公司的订单,要求生产一些“实验室产品”。 “曾经有一个政府机构找到我们想做一种产品,功能是监控一些犯罪嫌疑人,体积像纽扣电池那样的大小,而且还要不易发现并且易于回收。”该负责人说,虽然说价格方面很好谈,但是以目前行业的平均技术水平根本无法出到这种产品,所以拒绝了。 东莞另外一家代工厂商Viano目前接到了某运营商旗下子公司生产智能手表的单子。但是由于第一个版本的产品他们工厂出来的良品率过低,制造成本非常高。 副总经理高松益说,生产过程中,布局完一条标准生产线之后,再复制第二第三条生产线,一般都会遇到问题。“现在这个产品的第二版,在一开始设计时,工厂与客户就开始进行技术交流,这个产品进入了量产阶段。” 科通芯城发展部总监祝丹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此前他曾经接触到很多创业者都会遇到供应链问题。比如一个创业者生产智能音响,跟供应链对接的时候出现各种状况。 “音响其实是一个相对简单的产品,毕竟原有的行业已经相对成熟,开发者认为自己只做软件很容易,而音响的厂商接到这个单子也很开心。”祝丹葵说,由于这个音响厂商没有做过这种硬件,因此一开始收了10万左右的开发费。 实际上,互联网创业者在互联网产品开发那一套的思路并不适合做硬件:互联网产品一般是先有一个想法,随着行业的变化思路不断演变,在互联网产品上只需要将版本进行迭代升级,而且有时候追求很快的速度,因为如果这个产品不够新颖,消费者很难进行买单。但是在硬件上,这种思维并不适用。 “开发者从市场上或者准客户接收到不同的信息,认为有些功能不加入就完全卖不动,而语音控制等功能不只是修改软件就能够成功。”祝丹葵说,该创业团队找音响厂商进行交流,但厂商修改产品模具和招用新的工程师需要开发费,三番五次这样的交流,厂商就索性不做了。 其实在供应链的问题解决上,人的因素更加突出。“后来这个团队找了一个懂硬件的人,最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祝丹葵说。 即便是苹果这样的大公司,都会遇到供应链上的问题,关键是创业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问题并非一道公式就能够解决。 对于互联网创业者来说,缺乏硬件行业背景是其最大的短板,比如手机的良品率正常行业标准是千分之三,但是有些不懂供应链标准的企业甚至会与工厂签订允许1%不良率的单子,这个时候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问题。 蓝晓郸告诉记者,此前土曼的跳票有部分原因是供应链上的管理方面不足,她认为,所有公司都应该有自己专业的供应链评测管控,后来土曼吸取教训,让懂供应链的专业人士来管理代工厂所有产品的标准。 “创业者最好不要寄希望于产业链有任何创新,要用标准、便宜和产业链已经成熟的供应链和有足够生产能力的工厂,这是最保险的。” 朱继志对记者说,但是一些创业团队,需要懂硬件的专业人士过目才知道所需的元器件是否已经量产、是否能够通过简单的渠道购买到。如果缺乏这类型的人才,很难拿到这些信息。 英特尔中国区在线业务部总经理王稚聪认为,创新要关注供应链伙伴的边界能力,不能做得太过了,因为你本身规模小,又不是说是一个投几十亿能够开发一个产品的公司。“如果不是这样的公司,你可能不得不在供应链现有的情况下选择合作伙伴,保证你这种创新能力体现的东西。”   技术萌芽期 缺乏供应链的把控和硬件的理解,这个问题普遍发生在互联网企业身上;而深圳的创业者,很多都是从一些Design House或者代工厂出来的人,有技术或者生产能力,虽然他们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比较少遇到问题,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很难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记者在华强北看到的智能手表,很多产品设计和20年前日本设计的电子表没有多大区别。 高松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目前很多智能手表手环只是一个装饰,没办法变成生活上的必需品。他们接收某运营商旗下子公司的订单,是因为这家公司首先在产品定位是老人和小孩的防丢失等功能,并且在运营商的门店有渠道进行销售,可以预判到投入后的前景。 事实上,目前的硬件水平甚至还无法完全达到许多智能硬件产品号称的“智能”,因此更谈不上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决定智能硬件的功能方向有两个主要因素:芯片和操作系统。目前在芯片的选择,上许多智能硬件厂商选择了北京君正,还有联发科的MTK2502,而英特尔和高通在这个领域的芯片正处于准备上市的阶段。如果说对功耗没有很大要求的智能家居等产品,选择的余地尚可,但是可穿戴设备要求很低的功耗和很小的体积,这方面芯片还是非常少。 而操作系统层面,虽然谷歌推出了Google Wear系统,但是目前国内还没开放。一般的厂商都是采用安卓操作系统自己做优化,比如不需要摄像头就在操作系统上砍掉这部分模块。 此外,英特尔智能互联创新研究中心总监宋继强认为,芯片厂商一开始不能覆盖到很多领域的功能,中间需要加入一层模块的设计供应商。但是大的Design House不会做太多类型的模块,需要有一些中小型企业设计出不同门类的模块,适应某一种应用领域的功能。但是这些中小公司还很少,需要多一些才能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 不过, 即便是有些企业把用户的需求想明白了,但我们为何始终没有看到爆发点?王稚聪认为,从硬件技术的角度看,最重要的问题是传感器太单一。 王稚聪表示,比如在医疗领域的传感器,在人体没有任何创伤的情况下,体表测量的信号非常微弱,需要传感器有特别精密的插分电路,在电路这层的噪音滤除掉,然后再转成数字信号进行后期处理,这种传感器的成本比较高昂。“以前这个类型的传感器主要提供给医院做仪器,这种量级起不来,比不上普通消费类电子。”王稚聪对记者说。 而据记者亲身体验,许多智能计步器、智能血压仪,也同样存在测量精度不够精准的问题。 朱继志表示,用户体验涉及人的感知,而数据是否精准之后,才有会一个靠谱的增值服务,“这就好比运营商需要将语音通话做好了,才能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王稚聪说,除了传感器,智能硬件需要突破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系统的工业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消费者对产品外观带有很强的感情se彩,我觉得传统做硬件设计的工程师一定要和一个产品功能与外观一体化设计方面很强的公司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呈现出一种真正有魅力的产品。”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电池、屏幕等其他上游硬件技术的突破仍处于试验阶段,暂时还未充分符合智能硬件的续航能力以及多种多样的外观形态设计。  
  • 热度 23
    2013-12-27 15:23
    1282 次阅读|
    0 个评论
    收获500万订货 三星三款4G新品抢鲜登陆   在中移动4G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时,三星以全球第一大LTE终端提供商姿态抢先进入,12月18日发布3款TD-LTE智能手机:GALAXY Note 3 LTE (N9008V)、GALAXY S4 LTE(I9508C)和GALAXY Core LTE (G3518)。这是继首款TD-LTE手机N7108D之后,三星旗下4G产品线的一次重要扩充与拓展。   其中,4.5寸屏、1.2 GHz四核处理器和Android 4.3操作系统的G3518是三星首款面向中端市场的产品,尽管其售价不菲,据悉可能为2799元,但此款以省包方式运作的产品依然在现场收获了170万部订货量。而S3和S4为中移动终端公司包销,订货量为240万,Note3由爱施德承销,订货量达到90万部。这样,三星首发TD-LTE终端订货量就高达500万部。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副总裁、移动通信部总裁李镇仲表示:“这三款产品将全面提升用户的4G极速体验,进而让我们与中国移动续写3G时代的传奇,共创中国4G的辉煌。”   三星的底气首先来自于其在高端市场地位。今年4月发售的GALAXY S4在一个月左右全球销量即突破了1千万,而9月底发售的GALAXY Note 3也在2个月的时间内全球销量突破了1千万大关。应用于4G网络环境下,三星判断这两款明星机在视频、影像以及软件上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从而赢得首批高端4G用户。   此外,三星在LTE上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和市场基础。目前,三星在全球拥有73个4G运营商合作伙伴,推出了175款LTE手机。尤为重要的是,三星在VoLTE产品的商用成熟度上远远地走在了对手前头。   除了供应美国商用FDD LTE市场外,三星研发的TD-LTE的VoLTE样机成功承载了中国移动和韩国SKT的全球首个TD-LTE和FDD-LTE间的国际VoLTE语音和视频通话,其演示效果和稳定性已经达到了商用水准,为推动VoLTE正式实现商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和终端支持。   以商用N9008V为基础,三星已经完成了TD-LTE下的VoLTE到2G语音的无缝切换功能,即SRVCC/eSRVCC功能,成为业界首个在中国移动商用网络环境下,通过商用TD-LTE手机成功演示该功能的品牌。同时三星还依托已经商用的RCS手机的成熟经验,以N9008V为原型机开发出Native的RCS功能,这一功能将给用户提供融合业务的统一界面,从而帮助并提升运营商和OTT业务提供商的竞争力。(林子)   华为终端“格物致知 纵横4G”   12月18日,在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期间,华为终端以“格物致知,纵横4G”4G全系列新品推介会暨2013年华为第二届TD代理商峰会盛大举行。   本次全系列4G新品推介会,华为终端展示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据卡、无线家庭网关等全系列4G新品,包括智能手机D2-6070、G716;MiFi产品E5776、E5375;平板电脑MediaPad 10 FHD-LTE等。这些产品全部支持TD-LTE/FDD-LTE/TDS/WCDMA/GSM五种模式多个频段,具备广泛的全球漫游能力。其中华为G716作为首批移动推荐机型已在多地上市。   作为全球首款TDD-LTE/TDS四核全高清旗舰平板,MediaPad 10 FHD TD-LTE拥有四核1.5GHz处理器,16核图形图像处理器,2GB内存,支持TD-LTE、TDS、UMTS、GSM多种制式,可畅享极速网上冲浪和流畅媒体娱乐体验。   另外,LTE E5系列打造全新数字生活理念,华为E5375全球首款5模17频移动WiFi,同时拥有TD-LTE Cat4与WiFi2x2等技术,最高下载速度可达150Mbps。相较于3G路由器,其下载速度提升近10倍,相比4G同类产品,速度也提升了50%,一部1GB的高清电影,用户通过华为E5375只需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下载。满足用户移动办公,并能够随时随地与好友分享4G网络,充分享受无线上网带来的乐趣。(林子)   发布L39h与M35h 索尼瞄准中高端定制机市场   提起运营商战略,众多手机厂商走出了一条“以价格换销量”的路线。在本次展会中,索尼也表示会执行运营商战略,不过内容完全不同。   展会现场,索尼移动发布了4G高端旗舰智能手机Xperia Z1移动版(L39h)与中端手机M35h。L39t内置高通骁龙800四核处理器,主频达到2.2GHz,并支持“5模11频”技术。与此同时,该产品还配置5英寸TRILUMINO特丽魅彩显示屏、2GB RAM、2070万像素G镜头、3000mAH电池。M35t配置高通MSM8960T双核处理器,主频达到1.7GHz。主屏尺寸为4.6英寸,分辨率达到1280×720像素。该产品运行Android 4.1系统,配有800万像素Exmor RS CMOS积层式镜头,还具备HDR拍摄功能。   谈及市场策略,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深化本地运营商合作,成为索尼移动在中国发展的三大策略之一。然而与传统路线不同,索尼将目标用户群圈定在中高端市场。   依靠中高端的硬件配置,以及索尼移动的品牌效应,这两款产品的定价高于其他品牌普及型的智能终端。“索尼移动将通过这两款,展示公司旗舰手机在4G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该负责人表示。(刘亚杰)   推出五款4G终端 酷派:4G终端 多多益善   投奔4G时代,酷派已迫不及待。   活动期间,酷派总共发布了五款4G终端,分别为大观4移动版,酷派8720L,酷派8730L,酷派8736和酷派8920。在这五款产品发布之后,酷派的4G终端已全面覆盖高、中、低端不同市场的用户。   酷派大观4移动版是该公司的4G旗舰手机,配备5.9英寸的1080P全高清屏幕、1300万像素摄像头和NVIDIA的四核处理器,支持GSM/TD-SCDMA/TD-LTE/WCDMA四种制式;酷派8720L和8730L都定位千元4G手机,前者使用Marvell 1.2GHz四核处理器和5英寸屏幕,支持GSM/TD-SCDMA/TD-LTE制式;后者则采用高通骁龙400 1.2GHz四核处理器和5.5英寸屏幕,支持GSM/TD-SCDMA/TD-LTE/WCDMA制式。   据宇龙酷派产品项目经理肖毅介绍,2014年,中国移动的发展重心将向4G市场倾斜,该趋势已非常明显。因此手机厂商提早布局4G市场,就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宇龙酷派与中国移动保持同步,在推出高端旗舰机的同时,布局拓展中低端市场。“酷派将力争在国内的4G LTE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宇龙酷派总裁郭德英表示。(刘亚杰)   OPPO谈4G终端:跨界与创新是主题   谈及OPPO对4G时代的战略思考,OPPO公司副总经理吴强表示:“当通信技术的瓶颈和限制被不断突破,对于终端厂商来说,缺乏想象力才是迈入4G时代的最大桎梏。”   吴强认为,三个方面的创新值得期待:首先,需要保障4G用户在众多复杂环境下的通话及视频体验。例如,要在一个嘈杂且暗光的环境下进行视频通话,那么手机暗光环境下的拍照质量以及降噪能力对于用户体验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其次,可穿戴设备演化为生活管家。OPPO将在可穿戴式设备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一方面,OPPO希望能将手机终端和可穿戴式设备配合起来成为用户的生活管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实用的帮助。近期与OPPO N1一起发布的O-Click可穿戴式设备,就是OPPO基于消费者洞察的一次大胆尝试。另一方面,健康及医疗也是OPPO在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后,在4G环境下,由于“比特管道”更加的顺畅,单位比特的价格更加便宜,将有更多、更酷的、交互更多(如通过音视频)、现场感更强、需要更大流量的移动多媒体内容出现在未来的“移动商店”。移动多媒体内容的聚合及服务会是未来移动终端厂商一个很重要的发展重心。终端厂商将与内容提供商紧密合作,开发更为聚合的内容平台,为用户提供更简单、便捷的移动内容平台服务。(林子)   实力选手TCL:弯道超车不急躁   得益于海外市场多年耕耘和4G市场基础,TCL是目前国内少有的能提供完整4G终端解决方案的厂商,包括手机、MIFI、无线数据终端等,同时由于其在家电、显示等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TCL成为最像也有能力挑战三星的公司。   12月18日,TCL多款TD-LTE新品亮相,其中一款名为EOS的手机,5寸四核,首次把厚度做到8mm以内,在一众傻大笨粗的4G手机中脱颖而出。   “TCL在国内3G市场发力较晚,4G对TCL来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绝佳机遇,”TCL通讯COO王激扬清晰地指出,但他又坚定地认为,TCL通讯目前更需要稳定,坚守住产品技术领先性,同时在品牌、渠道等方面练内功。“归根结底,这个行业要靠产品说话,同时要让用户了解你的品牌。”王激扬说。   依托强大的研发和建设中的品牌渠道,2014 年,TCL通讯会重点发力4G,海外60%的机型是LTE产品,国内50%机型是LTE。预计将推出20余款TD-LTE手机,定价在1000-3000元之间。   如果说TCL在国内3G市场是一个后来者,那么在4G时代,TCL决心扮演领军者的角色。TCL中国营销本部副总裁王彦新表示,明年1月,TCL将会出现在千元TD-LTE首发阵营中,冲击500万TD-LTE终端销售目标。   王激扬透露,明年4G产品出货量将占总出货量的三分之一,国内市场TCL会紧跟三大运营商规划推出产品,其中为中国移动规划的LTE产品约占国内总量的40-50%。明年TCL的所有旗舰产品都会覆盖LTE,尤其是idol系列和Hero系列,为移动准备的LTE产品主要集中在idol系列和另一个更为年轻化的pop系列。   在另一个LTE终端市场,拥有成熟产品的TCL会在本月向中国电信供货,明年4月提供支持42M的联通版4G手机。今年9月,TCL通讯在广东惠州投产了国内最大单体手机制造基地,年产能达1.2亿部。   看上去,TCL已经做好了冲击4G的一切准备,而瞄准三星的TCL通讯能否赢得4G市场,王激扬认为 “败在自己,成在他人”。     相关阅读: 4G终端产业链竞争力分析(一)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