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测控电路

相关博文
  • 热度 24
    2013-10-11 23:30
    2369 次阅读|
    0 个评论
    1、《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        大学学了一年的《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模拟部分)》,应付考试,等毕业后发现自己学了这本书根本找不到电子学的门路,复杂的演算掩盖了一切。 2、《电子学》(Paul Horowitz等编著)      是目前见到的电子学最全面的一本书,以工程师的视角编写,丰富的电路图和电子学工程应用经验。唯一缺憾的是是19***出版国内2005年翻译过来,一些新的器件没有及时反应近来。但强大的电子工程经验完全掩盖这个瑕疵。 3、《晶体管电路设计》《铃木雅成编》      和大学《电子技术基础》为同一目的的普及性质教材,但是编写风格更踏实,没有复杂的理论推导,只是在设计每个功能电路,描述为了达到一定电路目的,晶体管如何选用,电阻电容值选多大,直接面向电路设计。电路输入输出常常用波形直观描述,很直白。这个日本作者是音频电路方向。 4、《测控电路》(天津大学张国雄主编)       国内测量电子类不错的教材,工程师的角度去接触运放,接触模拟电路,重概念。 5、《OP放大器应用技巧100例》(松井邦彦 编)    测量电子领域,描述精密测量各类型的运放,是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深入。对测量电子类电子工程师很有用。 其他,如《OP放大电路设计》(冈村迪夫 编)都值得看。 7、电磁兼容方面书籍:上海郑军奇《电子产品设计EMC风险评估》和《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第二版)》,大量工程案例,贴近产品设计实际。 8-10为美国顶尖模拟器件供应商TI、ADI、Linear公司专家编写而成,对运放知识系统掌握和技能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8、《运算放大器权威指南》(第三版)(英文名:OPAMPS for everyone)由TI公司技术专家从使用运放和组建运放电路角度编写 9、《OpAmp Applications Handbook》由ADI公司专家编写。 10、《Analog Circuit Design——a tutorial guide to applications and solution》由linear公司汇集application note而成。 11-13为微电子或芯片设计常用模拟电路参考书 11、《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毕查德.拉扎维 著 西安交大翻译,国内清华出版社也有英文原版出版 12、《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第五版)》/Analysis and design of 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  加利福尼亚大学Berkeley分校 Paul R Gray 编 13、《CMOS模拟电路设计(第二版)》英文版  佐治亚理工学院Phillips E Allen 编 电子工业出版  
相关资源
  • 所需E币: 1
    时间: 2020-8-21 12:33
    大小: 136.59KB
    上传者: Argent
    本人从事电子行业多年,由电子硬件开发到软件设计,从工业控制到智能物联,收集了不少单片机产品的开发资料,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帮助到更多志同道合的网友,资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有需要的老铁们可以下载下来参考参考。
  • 所需E币: 3
    时间: 2020-6-5 08:38
    大小: 2.29MB
    上传者: sense1999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作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教材,同时可供相关领域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及相邻专业研究生参考。与第源版相比,每个章节都做了少量的修改,旨在使教材内容更加简洁准确,增加了各章的课后习题,促进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主要介绍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测量与控制电路的各个功能块和总体连接,使读者熟悉怎样运用电子技术来解决测量与控制中的任务。
  • 所需E币: 1
    时间: 2020-5-25 16:23
    大小: 21.41MB
    上传者: sense1999
     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是衡量一切生产过程优劣的两项主要指标。为了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测量和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求机器按照给定的规程运行。例如,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对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外,还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测。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机器与生产过程的模型是否准确,是否在按正确的模型对机器与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效率一方面与机器的运行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机器或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了使机器能在高速下可靠运行,必须要求机器本身的质量高,其控制系统性能优异。要做到这两点,还是离不开测量与控制。产品的质量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生产自动化同样一点也离不开测量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