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E币: 5
时间: 2019-12-25 03:53
大小: 419.26KB
内核讲解9C/OS-II在80x86上的移植本章将介绍如何将C/OS-II移植到Intel80x86系列CPU上,本章所介绍的移植和代码都是针对80x86的实模式的,且编译器在大模式下编译和连接。本章的内容同样适用于下述CPU:801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entiumII实际上,将要介绍的移植过程适用于所有与80x86兼容的CPU,如AMD,Cyrix,NEC(V-系列)等等。以Intel的为例只是一种更典型的情况。80x86CPU每年的产量有数百万,大部分用于个人计算机,但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最快的处理器(Pentium系列)将在2000年达到1G的工作频率。大部分支持80x86(实模式)的C编译器都提供了不同的内存使用模式,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内存组织方式,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应用程序。在大模式下,应用程序和数据最大寻址空间为1Mb,程序指针为32位。下一节将介绍为什么32位指针只用到了其中的20位来寻址(1Mb)。本章所介绍的内容也适用于8086处理器,但由于8086没有PUSHA指令,移植的时候要用几条PUSH指令来代替。图F9.1显示了工作在实模式下的80x86处理器的编程模式。所有的寄存器都是16位,在任务切换时需要保存寄存器内容。图F9.180x86实模式内部寄存器图.80x86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机制,使得用16位寄存器可以寻址1Mb地址空间,这就是存储器分段的方法。内存的物理地址用段地址寄存器和偏移量寄存器共同表示。计算方法是:段地址寄存器的内容左移4位(乘以16),再加上偏移量寄存器(其他6个寄存器中的一个,AX,BP,SP,SI,DI或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