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博后的眼泪

2024-11-18 09:50 923 7 7 分类: 工程师职场 文集: 工程师手册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大龄博后7年没成果,在镜头前流泪的他道尽科研人的辛酸》 文章来源于生物学霸 ,作者SOOF,Lnysay。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留洋美国博士后的科研生活经历。主人公在国内做出了些成果,出国专研当时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放弃了原本的农学领域,转向癌症领域。读了七年博后只发了篇低水平文章,拿着自称的低工资没有家庭。(国内南方博后每年年薪10-35万)后来辗转于中国、中亚、美国之间顶着学者头衔混迹中年。文章反应了对普通大众来说,博士、工程师、科学家、教授这些似乎已经成为了「人生赢家」的代名词。——很可惜,现实远远没有这么美好。的确有人在相关的领域做到了功成名就;但更多的,则是那些顶着高学历的光环,却在终日劳碌中郁郁不得志的悲情人物。

记得身边曾有一个博士毕业生专业学药物的跑来做医疗器械研发,只为和老婆离得近希望享受一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没想到专业没兴趣收入不理想,经常为了柴米油盐的事情与家人争吵,每天上班时间竟然沉迷于动画和游戏,光阴被消耗掉了。幸好他有位好导师,不远千里把他救回了高校,从新回到了专业研究道路上,多年后成了一个为人师表的研究型教授。

097df1fb678db48009dd8f384ff17ce

       曾经有数据调查统计,在科研工作者薪资调查中,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4334 位科研工作者的信息。结果显示,学术界科研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体远低于自其他部门的科研工作者,而低收入和缺少职业发展是导致科研人员对工作不满的两大主要因素。

IMG_275

        牛顿 :“我不知道世人如何看待我,不过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海边玩耍的小孩子,偶尔拾到了一枚比较光滑的卵石或一只比较好看的贝壳,而辽阔的真理的海洋仍然展现在面前尚未探索。”这段话表达了他对自己成就的谦逊态度,将自己比作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发现美丽的贝壳,但真理的海洋仍然广阔无垠,尚未完全探索,而且总带着运气。科研创新的失败率是很高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孤独,在黑暗中很可能一无所获。很多人都抱着不同的目的在科学的沙滩上捡拾贝壳,为名为利皆有之,也有抱着崇高理想的神经质似的不停探索。于是这片海滩上布满了人,他们有得有失,但在普通人的眼里他们都是顶着光环的高贵一族。他们的努力推动着科技点点进步。

IMG_256

科学很高冷,科研人员在人群中稀罕地存在,科研人员也是人要食人间的烟火,仅以下短片向科研人员和腾讯科技大会致敬!

《斯通纳》中所说,一个勇者有过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作者: 广州铁金刚,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10088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