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8日,广州美术馆举办过一次“英国再设计展览会”,会上展出的18件“再设计”展品范围涵盖建筑、装修、电器、供水、照明、交通、运输、种植等众多领域,几乎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中一款“湄公河轮椅”,并未引起人们太多注意,却是“再设计运动”运动的代表作之一。这种轮椅可以用现成的低科技材料就地生产,使用者接受训练后可借助于轮椅自由活动和独立生活,从而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金边郊外的耶稣会难民服务中心用红木作框架,每年生产大约800张这种三轮式“湄公河”轮椅。
湄公河轮椅
在欧美发达国家,截瘫患者的寿命与常人基本相同,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社会歧视以及技术落后等原因,截瘫患者可能只能再活两到三年。为此,英国的一个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募集慈善资金和志愿者结成志愿小组,深入第三世界国家中最偏远、最落后的地区,推广一种叫做“湄公河轮椅”的产品。
什么是“再设计”?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齐声歌颂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但在对高科技的狂热崇拜里,有多少人会傻傻地问一句:我们到底需要高科技为我们带来什么?
工业革命,那也曾是一个沉浸在欢呼和赞美声中的字眼,但200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在今天人们的脑海中留下怎样一幅画面?烟囱、煤矿、伦敦的浓雾、轰鸣的蒸汽机、诗人布莱克描写的“恶魔般丑陋的工厂”……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受益者,也是工业革命的受害者,他们从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发展,但也因工业革命而给世界留下了一个他们自己并不感到骄傲的印象。所以,在新的技术革命来临时,他们慎重起来,大力推行“再设计”的观念。
“再设计”是“可持续性设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一个产品在使用期内的环境成本大约有80%取决于设计。“可持续性设计”就是倡导在设计阶段就确立环保的观念,设计出效率更高、浪费更少的产品和服务,避免出现以往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
与传统的设计相比,“可持续性设计”在减少废料、降低能源与材料消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过程本身必须进行重新设计,这就是“再设计”。对于“再设计”,我们最常见、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废物利用。目前,在英国每年有85%,总计达2200万吨的生活垃圾被埋在垃圾埋填场,如果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使用这些废料,在2016年前埋填垃圾的比例就会下降到35%。
挖掘高科技的本质
让我们看看自己所处的办公楼,为了获得足够的照明,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我们都用几十支日光灯管把一层楼照得亮亮堂堂,再加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和其他各种电器设备,一幢大楼的日常用电量是惊人的。有人可能想到使用太阳能来节省用电,但光是考虑在哪儿摆放巨大的光电池就足以让建筑师伤透了脑筋。而遵照“再设计”观念建造出的办公大楼,向南的坡面墙上贴着世界最大的双层玻璃集成光电池板,由45000个光电池提供73千瓦的电力,可供300台电脑的运转之需,最多可占整座大楼总能耗的三分之一。
“再设计”绝不仅仅只是利用废料,变废为宝。“再设计”反对的是浪费和奢华,而不是反对高科技。事实上,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再设计”会比传统设计方式采用更多的高科技材料,但“再设计”能够更加合理地把高科技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简单地用高科技堆积出一项项产品。
[相关链接]
风瑞,用低科技材料“再设计”生活,eNet,2002年1月7日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