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用户体验设计:iPod的成功之道

2007-7-23 07:57 4865 8 4 分类: 消费电子

【我为什么收录这篇文章?】我的博客通常只关注技术本身,也有几篇优秀的关于设计思想的文章。收录这篇文章的理由,至少有两点:(一)用户体验这种思想对于做产品设计的人来说,我们谈得很少,实在又很重要;(二)这篇文章很好,切入点选择得好,标题有吸引力,内容有血有肉,读起来轻松。可以说,文章本身就特别注重用户体验。(插图来自苹果公司网站)


 


原文标题:苹果有的东西 索尼缺的东西


作者:今井 拓司


来源:日经电子 Nikkei Electronics<?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日期:2005年32


笔者对“iPod”一直是爱不释手。单程1个半小时的上班途中自不用说,在家时也把它连接到音箱上当立体声音响,在长途驾驶期间更是将其作为多盘片CD播放机的替代品使用,每天有好几个小时都要带在身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如此受宠呢?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在iPod新产品问世之际,也正好借机揭开其中的秘密。下面的文章是在对iPod有所偏爱的思路下写的,因此,有些观点还要大家自己斟酌。从一开始就亮出迷底,以此来唤起人们喜爱,我想这也正是iPod深受人们欢迎的秘诀。


  我是因为《日经电子》要开始连载iPod的开发故事才买iPod的。当时在硅谷支局P记者的再三交涉下,苹果公司终于答应提供iPod。作为该报道的校审人员,我也试着购买了一台。这还是iPod mini没有在日本上市时的事情,购入的是当时最便宜的15GB机型。一个晚上还没过去,我就已经爱不释手了。


  能解释这一原因的就是P记者在iPod开发故事中多次提到的“User Experience”。这也是所有iPod开发小组的人员经常说的一句话。所谓User Experience,就是指在讨论产品功能与性能之前,首先从能为用户提供怎样的体验这一角度出发,提练产品的理念。换句话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计的方式。


  苹果公司在开发iPod之前首先对MP3播放器为何滞销进行了调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存储容量小,当用户想听别的歌曲或唱片时只能将内容一条一条地替换掉。由于不喜欢这些烦琐的工作,许多用户在MP3播放器买来几周后就不再使用了。可以说以往的MP3播放器未能给用户提供一种良好的体验。


  这又让我想起自己以前的经历。在购买iPod之前,我也曾使用过索尼生产的名为“VAIO Music Clip”的产品。娇小玲珑的外观非常令人满意。只是有好多次尽管自己还没意识到,更换乐曲的过程实在是让人心烦。抓紧上班前的短暂时间启动电脑、选择歌曲、传送,不知不觉间到了赶公共汽车的时间,没办法只好中断传送,偏偏电脑又死机了,结果播放器里什么歌曲也没传进去,窝着一肚子火上班的情况不止一次。


  而苹果公司通过采用大容量硬盘以及名为“Auto-Sync”的功能解决了这一问题。只要将iPod联入个人电脑,个人电脑上的乐曲库就能自动全部传送到iPod上。以前原本就不该麻烦用户的乐曲传送工作,现在不知不觉中就让电脑自动完成了。而且还能将喜欢听的歌曲全都保存在iPod上。不用更换曲目,而且能将想听的歌曲随手拈来,这些便利和喜悦是我直到用了iPod后才第一次体验到的。此前我一直认为MP3的好处就是比CDMD播放器轻巧便携,见到iPod后简直有一种拨开云见日的感觉。同样的功能现在也都很自然地出现在其他公司的产品上了。


  最近问世的iPod Shuffle又让我想起了“User Experience”这个词。在iPod开发故事的连载中,苹果公司一直拒绝配备闪存的音乐播放器。这是因为使用闪存的音乐播放器除成本问题外,其存储容量也很难将用户个人电脑上的乐曲全部下载下来。最近,苹果公司决定将1英寸4G硬盘的iPod mini定位于容量只有1G的闪存产品的对抗产品,而且又有传言称,苹果公司正在开发闪存iPod,这让我不得不摇头不解。


  随着iPod shuffle的亮相,迷底终于揭开了。解开这一迷底的关键就是“shuffle”(随意)这个词。苹果公司为iPod shuffle设想的典型使用方式就是从用户个人电脑里众多乐曲中随机选取并进行传送。用户也仿佛是请个人电脑作DJ,可以听到意想不到的曲目。也就是说,苹果公司赋予iPod shuffle的使命就是向用户提供与iPod不同的体验。为配合这一思路,该公司还取消了液晶面板,并相应地为iPod shuffle定出了令其他公司难以置信的低价。


8341f580-9b33-4053-a014-0aa4c8b09499.jpg


  这种体验也是有根据的。对于目前的iPod用户来说,随机听取iPod中储存的无数首乐曲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使用方式。笔者本人就采用这种使用方式。iPod的选曲之妙在于,经常会为这一首原来是它的意外让你会心一笑。实际上我手头的iPod就已经变成了iPod shuffle状态。在对全部乐曲进行随机欣赏时,iPod的液晶面板显示也不再变化。即便如此,仍能充分愉快地体验。唯一可惜的是此时不知道所听乐曲的名称。相信iPod shuffle用户也会有这样的不满。而将这种不满与渴望转化成对更贵的iPod的购买欲望,这大概也是苹果公司不为iPod shuffle配备液晶面板的目的之一吧。


  最初从苹果公司的人嘴里听到“User Experience”这个词,还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当时该公司副总裁之一的唐纳德·A·诺曼(Donald A. Norman)就有一个“User Experience Architect”的头衔。诺曼是世界上著名的认识心理学家,作为使用方便的用户界面设计方法的知名人士,现在还被人们念念不忘。苹果公司赋予他的使命之一就是将User Experience观念根植于苹果公司。尽管现在他已经离开苹果公司多年,但许多职员仍将这个词语挂在嘴边,这一事实让人们看出他立下的功劳。同时我们也引发我们思考:苹果公司是如何花费时间,培育出重视使用便利性的企业文化的。


  制造让用户使用方便的产品,现在无论哪家公司都会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但为什么提起使用便利性,大家还是会想起苹果公司呢?原因之一就是将其他要素优先于用户的公司其实还有很多的缘故。与其他公司的MP3播放器相比,我以前使用的VAIO Music Clip播放器在传送乐曲时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我电脑里的乐曲文件都是MP3格式的,而VAIO Music Clip却只能播放索尼独自格式的乐曲文件的结果,每次传送都要对格式进行一次转换。


  在这一问题上,索尼为纪念随身听(Walkman)诞生25周年而投放的对抗iPod的硬盘播放器仍未做出什么改观。索尼推出能够播放MP3格式乐曲的机型是在数月之后的事情。也许索尼认为网上非法下载的音乐文件大都是MP3文件格式,所以对MP3有抵触的结果。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断言索尼是为了将推广本公司格式,而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也是极其自然的。


  当然索尼也并非不重视使用便利性。以诺曼等一直提倡的“User Experience”为根本进行设计的方法又称为“Human-Centered Design”(人本中心设计)。为了让这种方式扎根日本,汇聚了用户界面研究人员与设计人员的团体人本中心设计推进机构已经开始启动。在发起人名单中就有索尼公司的职员。


  但索尼与苹果公司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因为索尼没有始于管理层的上下贯通体制。索尼之所以顽固地坚持本公司格式,甚至不惜将负担加到用户头上,原因就在于此。与此相反,苹果公司早在10多年前就招聘诺曼担任副总裁,而且该公司正在申请的iPod用户界面专利的发明人中,就有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大名。


  之所以对iPod爱不释手,是因为iPod给了我充满魅力的体验。苹果公司能比其他公司抢先一步带来这种体验,我想原因就在于该公司的开发理念。产品带来的体验的本质就是让用户对产品产生喜爱。一旦有了喜爱,就会情人眼里出西施,对产品的缺陷也会视而不见。即便液晶面板不能正常显示,我对iPod的喜爱并不会减少丝毫。仔细想一下的话,能够让用户有这种心态,正是使iPod的人气长胜不衰的关键所在。


  与其他电子产品厂商相比,让索尼能够居人之上的理由就在于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可是,最近这层品牌的光环开始显现阴影。其中一个原因我觉得就是索尼产品带来的体验没能给用户带来惊喜。我在买了iPod之后,VAIO Music Clip就没有上岗的机会了。但是还没有到舍得扔掉的地步,就这样不知不觉中,VAIO Music Clip已经不知道放在在家中什么地方了,现在甚至连找也懒得找了。


【相关链接】


Jeffrey VeenUser Experience is More Than Design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8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