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诱发诊断法及其应用

2007-12-16 23:14 4349 8 4 分类: 测试测量

当我们遇到电脑故障时,常常为找不到故障的位置而犯愁。永久性故障意味着电脑板卡或电路元件的永久损坏,通过观察法和替换法容易找到故障部位,但对于偶发性故障,判断起来就困难多了,因为维修者等待故障出现时,它却很久不出现。这种情况下,维修者该如何是好呢?


笔者从医生使用诱发电位仪诊断心脏病的做法中得到了启示。医生看病,难在诊断上,只有摸透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中医虽有望闻问切的辩证论治思想和方法,但对某些疑难疾病也没有有效的手段,因此要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子,说穿了,就是要借助于西医的生化、物理、放射等诊疗设备和技术。


例如,可导致病人休克或心脏猝死的心律不齐和心室颤动这类心脏疾病,一直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由于这种疾病发作没有规律,不仅难以捕捉疾病信息,更难确定病灶部位。不过,现在有了诱发电位技术,就能够对这种心脏病进行确诊了。医生通过一根导管在病人的心脏内放置若干条电极,然后向电极发送电信号刺激心脏,诱发出病人心律不齐或心室颤动症状,根据反馈的心电图便可确定引起心律不齐的病灶部位,最后对病灶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症状即可消失。


当我们遭遇电脑的偶发性故障而一筹莫展时,如果通过改变电脑的某些工作条件,让电脑故障立即呈现出来,这跟医学诊断上的诱发电位刺激法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事实上,电子设备维修人员所采用升压/降压法、加热/冷却法、升频/降频法和敲击振动法等都属于诱发诊断术,只是没有被明确地用这个名词来表述而已。诱发诊断术的优势在于迅速定位故障,提高维修效率,下面就把具体方法介绍给大家。


升压/降压法


升压/降压法是指升高和降低整机或部分电路的工作电压,使故障暴露的一种诊断方法。以CPU故障诊断为例,其工作状态与供电电压之间存在着间接关系,提升核心电压往往可使故障消失,而降低电压又能使故障再现。详情请见《微型计算机》2004年第1期文章“提升电压能增加超频稳定性吗”。除了CPU,电脑中还有其它对电压敏感的设备或配件,如内存条、显卡等,不少主板都能在BIOS设置中对这些部件的供电电压进行调节。


对于一些交流供电设备,可以使用调压器在设备供电许可范围内进行调节,例如某显示器的标称电压为100V~240V,诊断时可在这个电压范围内调节供电电压,人为地形成恶劣的工作电压条件从而使处于临界失效状态的不稳定元器件承受不了而暴露出来。


升频/降频法


组装电脑时,应尽可能选择频率相匹配的板卡,如果各板卡的频率上限不同,在进行参数配置时只能“就低不就高”,否则就要出问题,组装机由“拉郎配”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升频/降频法作为组装机偶发性故障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对电脑整机或局部进行升频或降频,让故障暴露出来。故障诊断出来以后,就可以根据情况或者选择更换部件,或者进行降频使用。


实际维修中遇到过一台“刚开机就死机,重启后过一段时间又死机”的电脑,通过对CPU外频进行升频/降频操作,暴露出内存条的问题,更换内存条,故障可以排除。如果不更换内存条,而将前端总线的频率由266MHz外频降至200MHz,故障也排除了。这样虽然性能上降低一点,但机器的性能却稳定下来,经过如此处理,用户很满意。


加热/冷却法


某些机器开机正常,而工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出问题,关机休息一段时间后,电脑又恢复正常。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温度升高后某些元器件参数变化,致使整机工作失常。诊断这种故障时,可使用电烙铁或热风机给电脑可疑部位升温,让电脑故障重现,这样可以迅速地找到故障点。


在电脑主机中,CPU、北桥芯片和供电电路中的大功率晶体管工作电流大,功耗大,发热多。如果散热不良,可能造成温度过高,而使功能紊乱或因过热保护而停止工作。针式打印机的打印头温度也随工作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当超过极限温度(+100℃)时,打印机也会停止打印工作,进入保护状态。


一般说来,半导体器件的温度上限在+80℃度左右。如果手指接触到元件时会下意识地缩回来,说明温度已经很高了。可以用镊子夹上一小团蘸有无水酒精的棉球放在该元器件上面,观察电脑工作状态有无变化。如果这时恢复了正常工作状态,说明该器件散热不良,需要改善散热条件。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8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