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IBM展示了第一台硬磁盘存储系统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随机存储方式的计算和控制)。这台容量为5MB、重量达100公斤的存储设备共使用了50个直径为24英寸的磁盘。一名叫艾伦·舒加特的工程师在这项研究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后来自立门户,成为Seagate的创始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也许您会说,一台硬盘居然有<?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00公斤,真是不可思议。您可能有所不知,后来一些公司还制造过更加笨重的硬盘机,有些重量甚至超过1吨。必须动用大型机械,才能搬运这样的设备。
用飞机运送上吨重的硬盘机
196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了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1973年,世界上第一台温彻斯特硬盘IBM 3340诞生,容量为60MB。
现代硬盘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温彻斯特技术,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密封技术,把头盘组件(HDA)置于一个密封舱中,当盘片高速旋转时,磁头就会在气流的悬浮力作用下飞起来,避免了与盘片之间的直接接触。
1979年,IBM发明了薄膜磁头,为进一步减小硬盘体积、增大容量、提高读写速度提供了可能。
1980年,舒加特创办的希捷技术(Seagate Technology,简称ST)公司宣布研制出第一台5.25英寸温式硬盘,容量为达5~10MB。
80年代末期,IBM公司研发了MR (Magnetic Resistive)磁阻磁头,这种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对信号变化的反应十分灵敏,这使得盘片的存储密度能够比以往的硬盘提高了数十倍。1991年IBM在其生产的3.5英寸的硬盘使用了MR磁头,使硬盘的容量首次达到了1GB,从此硬盘容量开始进入了GB数量级的时代。
目前硬盘中使用的磁头已从磁阻磁头过渡到了巨磁阻(GMR)磁头。巨磁阻是指样品的电阻在很弱的外加磁场下会具有很大的变化。法国的Albert Fert及德国的Peter Grünberg在1980年代分别独立利用铁铬多层膜技术来产生巨磁阻效应,1988年,由M. N. Baibich等人在铁铬多层膜系统中使这个系统的的电阻在2T的磁场下变为两倍,取得了重大突破。
2007年硬盘迈入了TB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20年前巨磁阻效应的发现。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科学家艾伯特·费特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鲁伯格,以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赶在这个年份来颁发这个奖项,可谓适逢其时。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