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gmail信箱里面,订阅了FTChinese的Enewsletter,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好东西。今天读了一篇感觉质量不怎么好的文章。我把文章附在了这篇博客的最后。这篇文章不好在哪里呢?
1、我觉得作为编辑/作家/记者而言,他对一位移民的热心来信冷嘲热讽超过了对价值的分析。
2、即使冷嘲热讽,也缺乏幽默感。更谈不上聪明伶俐、天真烂漫、人见人爱了(这种本事要求太高,正常人不容易达到,如果还能做到给自己贴上这样的金色面具,那对面子的厚度要求就更高了!)
3、把这样的回答刊登出来,有悖于FT文章的核心价值和主线。如果把这把雨伞的问题和最近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主席自己撑伞的讨论对比一下,就显示出来不同国家的雨伞文化了。
那么编辑收到这样的信应该如何回呢?其实我感觉,这位移民提的问题,倒是比较容易回答的:
1、同一把雨伞下,容易产生绯闻。由此带来的灭火成本过高。
2、同一把雨伞下,容易产生人情债,这也是咱们国民最容易理解的,英国应该也不会例外,由此带来的人情成本过高。
对于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我越来越信奉一句话:顺其自然。
自然,怎么也比金色面具来得强的,呵呵。
附上原文:
------------------------------------------
分享雨伞的经济学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
2007年7月24日 星期二
亲爱的经济学家:
我是一个移民,在英国待的时间已经长到足以知道永远不应该不带伞就出家门。我的很多同事就缺乏我的先见之明,因此,我经常在雨中撞见他们。
我通常会提出和他们分享我的伞,就此,我注意到了一个规律。外国人通常接受。事实上,一个纽约人甚至在我们一起走路的时候把她的胳膊和我挎在了一起。但那些祖上很早就住在英国的人,却宁愿变成落汤鸡。
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我的伞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但对亲密的恐惧看起来压倒了自我利益。您能否解释?
科斯莫(Cosmo),来自伦敦
亲爱的科斯莫,
看起来,你对英国伦敦人评价不高啊。你认为我们是愚蠢的,因为我们尽管面临恶劣的天气,还是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伞忘在家中。你还相信我们是注重私利的;你确定我们渴望获得你这个聪明的外国人想着随身携带的伞。你认为我们感情疏远,完全不像那个活泼的纽约小妞,让你对雨中漫步乐此不疲。
其实,除了我们是自私自利、难以接近的笨蛋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我们不喜欢雨伞,认为伞只适合保加利亚刺客。毕竟,除了是一种把雨溅向他人的方式,伞还是什么东西?刺针圈(放射状的伞骨)已经随着布迪卡女王(Queen Boudicca,生活在AD60左右的古英国女王)成为历史。伦敦是个繁忙的地方,如果英国人都像你一样,还不乱了套。直到不久以前,一个强大的文化规范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既然你这种移民的雨伞正构成公共妨碍,那就只有一个合理的办法:像机动车进城费一样,征收高额的雨伞费。
译者/李碧波
用户377235 2014-3-6 09:28
zwj-gg_818035047 2007-12-10 22:41
zwj-gg_818035047 2007-11-24 13:39
“如果没通过基本测试,将无法参加三星今后所有的招聘,注意,是今后所有的。如果想去三星的同志们注意了,今后如果有这个测试,要吸取教训呀!反正我是第一次笔试,就当积累经验吧!”
上面说的是真的吗? 没通过就成为黑名单里?!
zwj-gg_818035047 2007-9-12 22:09
这样的回复确实够狭隘的,
用户461246 2007-7-25 11:27
如果我们也狭隘一下可以说英伦不过是个小岛,怎么能期待他们有开阔的心胸,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