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发现一本好书以下是序言
译序
我接触ARM的历史约4年,早期是很欣赏这类处理器,到了后来切身使用它们的机会越来越多,慢慢地有了感觉,也更加喜欢了。在偶然听说Cortex-M3后,我就冥冥地感到它不寻常。只是因为其它工作一直没有去了解它,直到今年初才进一步学习,很快就觉得相知恨晚。当时只能看ARM官方的重量级资料,在看到这本书的英文原稿后,更感觉被电到了一样,于是突然有了把它翻译成中文的冲动。经过累计约150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有了此译稿。在翻译过程中,我始终采用下列指导思想:
1. 尽量使用短句,并且把句子口语化。我认为高深的道理不一定要用高级的语法句型才能表达。想想看,即使是几位博士互相聊天讨论一个课题,也还是使用口语吧,而且火花往往就是在这种讨论中产生呢!
2. 多用修辞方法,并且常常引用表现力强的词汇——甚至包括网络用语和脍炙人口的歌词。另外,有时会加工句子,使得风格像是对话。这样做的目的是整个文风更鲜活——有点像为写出高分作文而努力的样子。这点可能与很多学术著作的“严肃、平实”文风不同,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还希望读者不吝给予反馈。
3. 在“宏观”上直译,在“微观”上意译。英语不仅单一句子的语法和汉语不同,并且句子的连贯方式也与汉语不同。因此在十几个到几十个单词的范围内,我先把它们翻译成脑子里的“中间语言”,再把中间语言翻译成汉语。这样,就最大地避免了贻笑大方的“英式汉语”。
4. 有些术语名词不方便翻译成汉语,或者目前的翻译方式不统一,或者与其它术语翻译的结果很接近,如error和fault,就只能用英语意会。此时我就保留英文单词,相信这样比硬生生地翻译成汉语还好。这些词汇主要是:retarget, fault, region等。另外,英文中有一个很能精练表达“两者都”意思的单词及其用法:”both”,我也常常保留之。
5. 图表对颜色的使用比较丰满,尤其是比较大型的插图,相信这样能帮助读者分析和理解。插图是从原图直接复制的,因此矢量图变成了位图,无法再适应任何比例的缩放。不过,我在复制原图时,把原图以200%的比例放大,从而提高了图片的质量。
6. 我在很多地方加了译注。比较短的译注就直接以“()”加在文字后面。比较长的译注则为它开出一个“文字池”,放到相应的“.text”后面并与之相临。早期的译注多用于解释一些不是很广为人知的术语,后期的译注则更多是我认为有必要补充的内容,包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容易混淆的概念,深入理解等。
7. 我对少量自然段作了改编。也有个别部分译自ARM提供的权威文档。
本书的翻译工作在40%进度的时候是最困难的时期,有一种好像长跑中遇到了所谓“极限”的感觉。望着距离掉下去还有那么高的滚动条,甚至都有停住的自我暗示了。那天刚好是哀悼日的第一天,我本来情绪很低沉,但在我看到默哀完毕,天安门广场上排山倒海般地呐喊“中国加油”时,我突然有了强烈的共振感觉,那是一种热泪盈眶的激动和感叹,甚至觉得他们就是在鼓励我!让我一下子振作起来,找回了比刚开始还要强烈的干劲,并且更加信心满满。这种精神力量一直推动我翻译完最后一个字,并且还有“余勇可贾”的快感^_^
整个翻译的时间跨度是在2008.05.10-2008.06.07,共计28天。不知这是否算得上很“仓促”。想必有很多句式还能改得更好,甚至还有错别字等低级错误。我使用了五笔输入法,可能错别字会错得很离奇,不过肯定逃不过读者雪亮的双眼的。希望读者在发现错误后批评指正。反馈地址是:rock.song@hotmail.com,也可以通过QQ:9471202/9312500。
本译稿草稿完成后,我交给几位好友去试读和审校,得以揪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bugs。他们是:浮云,土豆波,美眉Y和小胖,在这里以点名表示感谢!
宋 岩 2008.07.02
http://www.ouravr.com/bbs/bbs_content.jsp?bbs_sn=1319637&bbs_page_no=1&bbs_id=1032
请大家去下载,有PDF格式的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