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如雨后春笋般,这几年我市“冒”出了一批像博晶这样的IC企业。除海尔、海信、朗讯等大企业外,还有智腾微电子、硅盛微电子、新胶芯科技在内的10余家专业设计企业以及朗进集团、意捷通信、盛福电子、高科通信等从事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企业70余家。
青岛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坚之说:“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到了顺势而为、全力突破的时期。”
产业升级从IC开始
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翻开赛迪公司出具的《2006年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专题研究报告》,记者看到这样一段话:过去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和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居全球之首。
全球IC产业的现状如何?从1958年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简称IC)诞生以来,经过40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美国、欧洲、日本和亚太四大代表性市场。在美国,集成电路产业被政府称为“生死攸关的工业”。海湾战争结束后,一家国外通讯社惊呼:“这一次,硅战胜了钢铁!”
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为3803.7亿元;2006年全国共生产集成电路近400亿块,拥有芯片设计企业500多家,专业设计人员近2万人。然而令人汗颜的是,国内企业的全部产值还不及世界行业十强的任何一家企业,大部分关键性核心技术我们并不掌握。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青岛是传统电子信息、信息家电龙头城市,具有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良好基础。近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青岛初步形成了以微电子为基础,以通信、真空器件、数字视听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为主体,技术力量雄厚、规模较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刘云则认为,随着国际集成电路产业专业化分工的日益完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正逐步向亚太地区转移。按照这一趋势,未来1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集成电路制造的主要地区。而在这一过程中,伴随大量海外资金流入国内,先进工艺技术、设计技术和一批“海归”专业人才也将逐步进入。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高端产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抓住难得的外部机遇,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我市乃至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岛城科技界、企业界人士如是说。
发挥优势时不我待
青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启用仪式上,美国Cadence公司中国区总裁居龙面对记者心情激动:“我十分看好青岛的环境和潜力,这次合作必将带来双赢!”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青岛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一是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得青岛有利于联结、承接和配套日、韩等国家以及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两大IC基地之间的信息产业,有利于汇聚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
二是产业优势。经过多年积累,我市信息家电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产品链,拥有较强的产业基础,为将来与集成电路厂商形成优势互补带来可能。
三是市场优势。专家指出,50%以上的芯片被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而仅就我市三大家电龙头企业来看,其产品升级换代需要大量高集成度的芯片。据不完全统计,我市一年需要电视机芯片5000万至7500万片,数字电视机顶盒需芯片约200万块,手机需芯片6300万块。此外,微波炉、热水器及仪器仪表等产品都需要大量的集成电路。到2010年,我市对芯片的需求量将超过10亿片。
近几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纷纷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发力,国家级IC产业化基地达到7家。像上海拥有以华虹NEC、贝岭、台积电、联电为代表的一批晶圆厂和设计公司200余家,大型封装测试公司近30家,配套厂商纷纷进驻,形成了良好的群聚效应。在北京和深圳,中芯国际二期12英寸生产线日前投产,海思半导体等上百家专业公司快速成长,在部分领域的设计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去年上半年,市科技局、软件园有关人士曾专门赴上海、无锡、深圳等地调研,发现这些城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共性是:基础好、决心大、规划好、动手早,非常值得青岛借鉴学习。
自主创新平台先行
集成电路产业链中,制造是基础,设计是龙头。
摆脱“组装车间”的命运,努力向产业链上游进军,我市企业正在向集成电路设计发起强有力的冲击。目前,海信集团自主开发的数字处理芯片“信芯”成功升级到第二代,海尔“爱国者”解码芯片打开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而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样令人瞩目——博晶微电子公司已成功开发30余款芯片,年收入达4000余万元,其自主研发的家电用触摸开关及烟感IC已成为消费类电子市场上唯一的国产芯片,布局设计能力达到世界最先进的65纳米水平;新胶芯科技主要面向日韩、台湾省客户订制设计芯片,公司拥有芯片设计工程师20余人,年收入达1200万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近启用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支撑服务平台一期,由市科技局、市南区共同投资。全球最大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工具供应商Cadence公司将技术支持中心设在这里,并与青岛软件园成立联合实验室,派专业技术人员常驻,首批专业培训已经开始;博晶微电子、新胶芯科技、海尔软件、海信网络科技、高校软控、朗进集团等多家IC设计、PCB设计企业已与平台达成应用意向,10多个项目先期进入平台开发。
走出培训教室的Cadence公司资深工程师方家恩告诉记者,这里布局的设计工具覆盖了模拟电路设计、数模混合设计、数字电路(200万门以下)设计等主要流程,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的开发需求。
青岛软控从事数字芯片开发的一位研发人员的看法是,“政府搭台”为企业降低了研发成本,使得企业敢于涉足高端领域,并让他们的设计理念迅速与国际接轨。博晶微电子公司总经理纪刚说,公共平台的启用彻底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平台工具正版化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一待市南软件产业基地D1研发楼6月投入使用,我市将逐步形成“平台+孵化器+产业化基地”的全新发展格局——以建设公共平台、提供专业服务及创业孵化为目标,力求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C技术,扶持一批IC设计企业,培养一批IC设计专业人才,用三五年时间从根本上提升青岛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改变多年来信息家电产业“无脸(显)无心(芯)”的局面。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