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是ECU卡了中国汽车电子的脖子?

2009-3-7 12:40 2493 7 7 分类: 汽车电子

是ECU卡了中国汽车电子的脖子?



东东    发表于2008年05月23日 21:19 阅读(19) 评论(2) 分类: 个人日记
举报举报



b.gif
b.gif
前不久,在一次研讨汽车电子发展问题的会上,清华大学袁大宏教授在发言时显得很激动:“一次会议不可能会改变现状,相反地,开完会后会使人更加没信心!”当时,记者并不了解中国汽车电子业的历史和现状,但看着一位长者如此激动的样子,产生了“国内汽车电子一定不怎么样”的想法。在经过调查后,记者发现,国内的汽车电子产业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
  技术难点在于ECU
  很多人认为,既然国内在发动机管理系统等方面和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现阶段就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车载计算机等新兴的汽车电子上。对此,袁大宏教授有不同意见:“电子设备在汽车上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真正的‘汽车电子’并不多。我认为,车载收音机、多媒体,包括GPS等,严格说来,都不算是‘汽车电子’,只能算是车载电子设备。只有那些与汽车或者发动机性能有关的东西才算是‘汽车电子’。换句话说,如果有些设备不好,汽车的性能就上不去。这些东西才算是真正的‘汽车电子’,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袁教授认为,对开发车载电子设备来说,国家不应该参与其中,这部分应该由市场竞争来决定。
  对于袁教授关于“汽车电子”的新定义,很多人有反对意见,因为在袁教授所指的“汽车电子”方面,国内已经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了。这些人提出疑问:我们现在关注它们还有用吗?我们为什么不应该关注新事物呢?我们为什么要重视那些已经远远落后的领域?这样做会不会造成我们一直在别人的后面跑,失去在新的领域超越别人的机会呢?
  记者就以上问题请教袁教授,他讲出了自己的理由:“只有汽车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等汽车电子产品,如ABS、安全气囊等),才是我们应该干的,不干也得干。现在,包括汽车电子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占生产一辆车80%的工作量,如果这80%都是国外的,自己只干20%,有什么意思?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汽车业要有自己的样子!”
  现阶段,我们不能放弃对汽车电子的研发,从小处讲,是保护民族汽车电子产业;从大处讲,是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国内和国外先进水平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真正的技术难点是ECU的开发。ECU的软件开发是比较难的,它是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国内恰恰缺少这方面的积累。当年,一个ECU只有4K的程序和几百个字节的数据库,而且是用低级的汇编语言写的。就是这样,国内有关人士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加以破译。现在ECU中的程序达到了十几K,数据库也有好几K,用的还是较高级的语言,破译起来很难。不过,由于多年来国内科研机构一直在做消化、吸收工作,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比较可靠的数据,发展还是有可能的。
  现在看来,在ECU的硬件方面,自主开发的难度很大。以传感器、执行器的驱动电路为例,原来电路中的通用芯片虽然没有标明其作用,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它在整个电路中的作用来判断它的类型,但电路中的专用芯片没有办法破译。现在,随着驱动电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驱动电路高度集中,原来好几个芯片起的作用被一个芯片代替了,国内已经无法破译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并吸引国外IC企业以及芯片制造商进行开发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实,有很多东西,国内都是可以干的,而且只有国内真正做起来才能够积累经验。比如说,去年清华大学给厦门金龙进行发动机匹配试验,获得了成功。以国内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使发动机达到欧Ⅱ排放标准,但是由于经费不足,无法实现产业化。
  市场被垄断让我们无法发展
  国内汽车工业要提高水平,没有零部件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发展民族汽车电子困难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对此,汽车电子学会的有关专家认为,在技术方面,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如果能够实现产业化,还是有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壮大自身实力的。但是残酷的市场现状却是横亘在技术产业化道路上的大山。随着国外大的整车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原有的零部件配套圈也随之进入,造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垄断圈,国内的企业很难进入其配套体系。在近一两年中国零部件企业的排名中,靠前的企业有多少没有外资背景,又有多少不是外方起主导作用的?民族资本现在只能够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有所作为,有多少拥有真正的汽车电子产品呢?
  对于外商在中国市场已基本形成垄断的现实,袁大宏教授还是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现在还有市场,因为国内还有自己的‘国产车’。”他着重向记者解释了“国产车”的概念———只有在那些有技术决策权、有知识产权的企业生产的车,中国人靠它赚钱、靠它吃饭的,才算是“国产车”。他非常欣赏哈飞总经理刘涛的一句话:“做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脊梁,做一根肋骨也行!”他说:“这话现在很少有人说了。如果多几个这样的实干家,中国汽车工业决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奋斗精神不足是问题的关键
  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在汽车电子领域,国内先进技术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肯定赶不上了。国内还有学者认为,汽车电子行业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竞争还不够充分,应该让更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确实,国内和国外的最高水平相比有10年以上的差距,但是中国市场上的国外技术并不是最新的。资本家不是傻瓜,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他们肯定不会将最先进的技术拿到中国来生产;而且,跨国公司到中国来,就是为了在市场上攫取最大的利润,不可能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前几年,国家对汽车工业等7个产业进行的“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合资企业中,外方给的技术,大多是已经进入了成熟期,或是已开始衰退的技术,根本不是什么先进技术。对此最好的注解是,在不久前召开的车用柴油机技术研讨会上,国外某零部件厂商声称:“如果中国的法规要求到了,我们将会把最新的技术拿到中国市场来。”
  在去年世界杯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韩国队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袁大宏教授也认为,现在的中国汽车工业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正是这一点导致国内在汽车电子方面什么都不行,没人愿干,让人看不到希望。袁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切诺基上燃油喷射系统时,外方的开价是45万美元并购买其5万套零部件。而中国自己开发,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钱。他当时就极力建议自主开发,但是没想到,有一个负责人竟然对他说:”袁老师,您就别给我找麻烦了;让外方干,我不但可以不操心,还可以不承担责任,更可以出国玩两圈。”
  在汽车业,国内企业已经让国外企业赚取了巨额利润。根据记者掌握的情况,国外某零部件供应商卖给国内某客车企业的温度传感器的价格是每个67元,同样的国产温度传感器的售价还不到1元!仅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在汽车的每个领域就都应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自己的知识产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使它还很弱小,即使它还很不成熟。如果没有的话,就很容易被人卡住脖子。
http://user.qzone.qq.com/349717116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