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 人气 人才
2月28日的I成都站,上演了一出国内外电子厂商西部掘金的现世绘。
“Fujistu公司与我们合作,看中的是我们的技术和产品,也是Fujistu特意找的成都本地企业。”在Fujistu的展台,一位来自成都本土机顶盒公司工作人员这样介绍了他们与Fujistu是如何开始工作的。
除了与国际IC厂商进行技术合作以外,今天参加IIC展会的公司中,有从上海北京赶来的厂商,还有不少是国际大厂在成都设立的分公司的成员。
当我同另一位厂家的市场负责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他对我说:“我以前也参加过西安、武汉等一些二级城市的研讨会和展会,参会的人数和质量我都不太满意,但是今天成都的情况让我挺意外的,有不少的人参加,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而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具有购买意向和潜力。”
在成都新会展中心,无论是爆棚的技术研讨会,还是门庭若市的展馆,“人气”在今天成了表现成都人才济济的代名词。国内外的电子厂商,已经嗅到了中国西部金矿的味道。
金矿实力被低估?
在到成都参加展会之前,我收到的总共近10封IIC参展商邀请函中,没有任何一家厂商邀请我到成都站进行采访,而其他三站都有EDN的若干位记者进行采访。虽然此前参加过在成都举行的技术研讨会,但在来成都的路上,甚至开馆前的半个小时,我都一直在猜测展会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现实的情况比我想像中的还要糟糕一些,诺大的展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利用了起来,虽然参展的厂商还是颇具实力,而我在上文中提到的人气也着实够旺,但展会的组织者显然低估了成都的观众。我听见一个观众边走边说:“这里的面积可能有足球场那么大。”另一个道:“没,估计也就是个半场。”
或许是第一次到成都举办这样的展会,很多参展厂商可能都抱着保守心态,即便参展,也是颇有吃螃蟹的心态。
金矿是沉淀出来的
这次的成都之行,非常有幸地拜访了一位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教授,我和他谈起展会的一些见闻,他说:“虽然西安也有电子科技大学,但是在成都,高校、研究所所形成的学术科研氛围,成都人开放包容甚至有些与世无争的性格,让科技可以在成都以一种不急不缓的速度慢慢沉淀。这样的厚积薄发,让成都得以在科研方面有节奏地持续前行,同时也能看到成都在近十年有了很大的突破。”
确实,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直在耐心地为“重点城市”输送人才,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各个企业中的口碑也是相当好。随着西部的开发,加之中小型Design House的创业更适合在类似成都这种成本低、上下游和学术资源都比较丰富的城市进行,许多曾经在外企就职、海外深造、独立创业的人,都因为各种因素开始回流成都。
成都及其周边的老牌研究所、工厂,加之被本地人称为“成都的中关村”的电子科技大学区域经济,都让这个以标榜自己是休闲之都的城市,充满了发展科技的激情。
IIC成都,无疑是为厂商打开了一道进入中国西部电子人才和市场的金矿。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