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明不是老杳的客户,不过也曾多次拜访,总体感觉凯明的员工特别是工程师很专业也非常敬业,可惜技术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决定生死存亡的最关键因素,或许凯明十几家的股东架构从开始注册伊始便命中注定最后的结局,毕竟公司不盈利,资金总会有花完的时候,即使个别股东希望注资挽救公司,其他股东不同意,扩资资金也引不进来。
从凯明众多股东对待增值的态度,也可以看出TI、Nokia等股东对待TD的态度,毕竟TD即使成为国际3G标准,目前也只是在中国推广,当初参与投资就各有不同的目的。中国众媒体充斥着希望TD能够带动中国整个产业链腾飞的言论,至少希望通过TD带动国产手机的复兴,带动中国集成电路的腾飞,至今TD手机依然难以看到Nokia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身影,从TD招标方案展讯占据绝大多数也反映了政府对国产芯片提供商的青睐,由众多国际知名公司作为股东的凯明倒闭也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决策层的矛盾心理,不希望丧失机会,又害怕TD真的普及。
TD承担不起国产手机复兴和国产集成电路的腾飞,即使TD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也不意味着所有参与者都能品尝TD成功的果实,何况现在便说TD成功为时尚早,从目前参与TD芯片组开发的厂商现状分析,如果寄希望于未来一两年借助TD盈利显然并不现实,一类像展讯这样的上市公司,可以依赖在GSM手机的盈利补贴TD以保证未来在TD市场占据优势,一类可以每年从政府获得巨额资金维持公司的发展,最惨的莫过于凯明这样的公司,股东不扩资,从政府拿的资金又不足以支撑运营,倒闭自然难以避免。
老杳相信TD总会有成功的一天,毕竟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后盾,又有展讯及众多国产手机厂商的巨额投入,但如果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显然不现实,按TD之父李世鹤先生的说法:“中国移动的GSM网络优化了10几年,TD网络优化才不到半年,GSM网络刚建成时,接通率也只有20%-30%,目前的TD网络状况是正常的,而且比正常的还要好一些”TD能在未来三年取得突破便已经相当不错。
这些年中国兴起了标准热,手机电视标准之争更将标准热推向了顶峰,以至于国家部委之争公开化,之所以如此,源于大家都认为掌握了标准,便掌握了未来,从凯明TD试商用之初便宣告倒闭可以看出,即使掌握了标准也不意味着掌握未来,中国推广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好处不言而喻,针对单个公司来讲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标准便万事大吉,高通手握众多CDMA标准,依然要面对博通的知识产权官司,掌握标准控制权是一回事,将标准产业化推广到产业化成熟是另外一回事,相信凯明的倒闭只会是相关TD公司倒闭的开始,如果失去对市场的把握,未来那些将公司未来赌在TD上的公司还会有更多的公司关门大吉。
TD试商用之前,大家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TD一旦试商用则意味着真正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开始,对于那些没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来讲,TD的试商用代表的不是机会而是更大的风险,任何一家商业公司只有经历市场的残酷才能走向成功,寄希望于在标准上的投机取巧谋取利益只会自取其果。
相信随着TD的逐步推广,会有更多与TD相关的公司步入死亡期,也会有更加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竞争的幸运儿,掌握标准并不关键,自主知识产权也不关键,一个商业公司的成功依赖的还是实力和市场的竞争,没有弱者的死亡也就不会有强者的诞生,凯明之死不奇怪,也不意味着TD的末日,反而是黎明前的黑暗,只有经过市场的淘汰,才会有TD真正的成功。(作者:老杳)
欢迎提供博客素材,欢迎访问老杳个人空间:老杳吧,最及时的更新,先睹为快,http://www.laoyaoba.com
用户742874 2010-4-19 17:16
用户847756 2010-4-17 15:34
支持老查观点
用户1329294 2010-4-6 17:30
用户781189 2010-4-6 02:40
- 在中国市场,一般多数人都会比较看书购买书? For Japan market the answer is - 'yes'
- If 很多朋友 少买一般书, How can you expect购买往望而却步太贵的电子书。
- 消费渠道; Reading habit -- there is no reading habit exist.
- 实现499元 to "买书 /买 lose ?"
- Where is the 消费者市场?
用户1247265 2008-8-21 10:07
非常有理性的好文章。顺便说一句,凯明是本人的客户,本人对凯明的工程师非常敬佩,他们的确非常专业,也非常敬业。
用户700496 2008-8-21 10:07
用户1023015 2008-8-21 10:07
凯明倒的关键是:
1:凯明将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
2:程天纵离开TI,导致TI对凯明的态度变化.
3:今年突然成立大部委,导致对TD的支持派减少,而中移动回归上海的计划也搁置,中移动当初获得的承诺现在没有了.对TD的态度也开始改变.
4:基于以上两点,投资人看不到利益,当然止步
5:凯明内部管理混乱,虽然工程师们都对TD倾注一腔热血,在几个月不拿工资的情况下,仍然忘我工作.据说,很多在外出差的同志们开销都没法报,再加上凯明拖欠的几个月工资,现在处境艰难.
用户1103974 2008-8-21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