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iPhone很多人都会谈到其应用下载平台及应用程序本身,确实现在业界流传有许多有关iPhone下载一夜致富的案例,前不久就听朋友讲过新加坡曾经有一个7岁小朋友开发了一款基于iPhone的城市交通程序,由于没有银行账户随便填写了父亲的信息,结果这位父亲的银行账户中每个月都有不少美元转入,一年时间竟转入了上百万美元,后来担心是银行错误前去查询,才发现是因为儿子的iPhone应用程序所致。
前不久拜访无锡美新的CEO赵阳,也听到一个有关iPhone应用下载的成功案例,作为全球主要的MEMS加速器传感度供应商,自然比较关注与传感器有关的iPhone应用,据赵总介绍在iPhone下载排行前十名的应用中有一款手机照相防抖的软件,应用到加速度传感器,在用户按下照相快门后,系统会自动检测加速度传感器,并设定在震动最小的状态下启动快门,有效的解决了手机照相防抖的问题,可见能否开发出受消费者欢迎的应用软件关键在于能否为消费者提供实质的服务提升。
中国移动推出mobile market(MM)当然是希望复制iPhone在应用下载的成功,前不久在联想Ophone发布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也希望未来MM能够成为大学生的创业平台,在考虑移动MM成功之前有必要研究iPhone成功的关键因素到底有哪些?
首先iPhone能够成功在于iPhone手机款数不多,销量很大,这一点与国内目前的智能手机多平台、多机型大环境完全不同,对于iPhone应用程序作者只需要针对不多的几款手机开发应用即可,面对大陆纷杂的智能手机市场,不同厂商推出的产品既有Windows Mobile、Symbian也有Ophone平台,即使中国移动力推的Ophone平台,也要面对不同手机不同的显示屏、不同的硬件配置,一来增加了开发者的开发难度,二来由于硬件配置不同开发的应用程序也缺乏普适性。
之所以Apple能在iPhone上取得成功而微软在Windows Mobile上却无法复制,老杳认为并非因为微软观念落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Windows Phone的款式太多,单款产品数量远远无法与iPhone相比有关。
第二,iPhone推出多年近一年方才取得应用程序下载的爆发,与前期的积累有关,按照之前消费品的营销经验,市场容量突破2000万是市场爆发的基点,电话机如此、电视、电脑也都一样,iPhone应用程序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照此规律,中国移动如果希望成功复制iPhone的经验,Ophone最小的销量也要等到这一量级,不过就中国移动之前的销售数据,好像至今没有一款手机能够单款销量突破千万量级,这也不符合中国市场的规律,因此如果寄希望Ophone能够在短期内复制iPhone的成功显得证据不足。
就老杳了解目前很多机构都在盯着这一市场,连李开复新创建的创新工场虽然没有明言,据说第一个项目也是针对MM市场,根据上面的分析,显然MM的成功可能需要两年甚至更长时间,老杳倒建议Ophone生产商如联想应用加强在应用程序的支持,扶植更多青年学生或软件工程师甚至元器件供应商如无锡美新等加入到应用程序的开发中,一来可以提高产品的特色应用,二来也可以提高ophone的利润,至于专业开发Ophone应用程序并寄希望短时间内盈利,老杳认为很难,作为促进销售的一种手段倒是未尝不可。
从之前互联网应用的本地化来看,拿来主义在近几年近几年已经没有了市场,Facebook在美国如日中天,在中国却难以抵挡腾讯,Twitter在美国很火,在中国却让新浪抢了后手,那些希望照搬iPhone商业模式的企业想必也较难如愿,至少短期内如此。(作者,老杳)
【版权声明】:本文为老杳原创,欢迎转载,但必须注明“信息来源:老杳吧”及其他相关信息(作者姓名等),并保留原文链接。
chenear_640857537 2011-12-30 15:13
用户1645514 2009-11-5 17:34
用户1177466 2008-9-23 14:23
这个也是我一直在处理客户关系中把握不准的一点,有时候在网上闲聊几句,是想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可接触的都是经理级别的人,他们每天都很忙很忙,总感觉是占用了别人的时间。几天不问候,也没有采购的时候就不利于客户关系的维护。
这个话题真得不错,希望大家都给点建议!谢谢~
用户1051975 2008-9-21 22:11
用户1277994 2008-9-19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