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对“伪环保”产品釜底抽薪
2008-7-18 16:15
1238
4
4
分类:
消费电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大诗人杜牧《秋夕》中的头两句,后两句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全诗所述虽然是唐朝秋天的一个晚上,道的亦是宫女心情,画面展示的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银烛、秋光、轻罗、小扇、天阶、夜色、坐看、牵牛织女星——这一切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屏」,印证著非工业化时代的「大唐盛世」的生存空间。而今,当我们享受著工业「化」的诸多便利(譬如空调、汽车)时,《秋夕》中的美景却成了遥远的记忆,「节能与环保」则成了今天的时髦话题。
别用「环保」诱导消费 据内地媒体报道,在「五一」期间,空调成为国美、苏宁等家电大卖场畅销商品之一,并且「呈现爆发趋势,是去年同期销量的200%」。单从空调市场的供销看,结论自然是皆大欢喜,但若是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此事,后果就未必是「喜」了。因为,空调普及率越高,城市总体生存空间受到的危害就越大。
笔者在北京城居住了半个多世纪,既有过「坐看牵牛织女星」的童年,亦有著近年来为环境污染所迫的痛苦生存经历,因而深知「宜居」与「不宜居」之间区别,虽然说不出专业术语,却眼看着当年的夏日繁星与秋日流萤正在一步步离我们而去。为什么一些人只看得见「政绩」,却看不到百姓心中的隐痛和苦疾?
分析人士指出,相对于北京大气污染的下滑趋势并未有明显的改善,国产空调的「规模化生产」,只能加重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不是相反。普及空调对于生态环境的大面积破坏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空调都难辞其咎。无疑,以环保的名义,再用「国产化」和「让利」来诱惑消费者抢购空调,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客观效果都是有害无益。
中国大陆的城市化进程成就很多,缺陷也不少,环保中的「盲点」可为一例。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在环保问题上人们考虑更多的仍是GDP,从而忽视环保对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独具的战略意义。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甚至把已经冒头的环保隐患掩盖起来,在治理与监管上大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除了空调会造成城市的「热岛效应」,汽车亦不例外。除了人们已知的尾气排放会污染空气,很少人关注汽车在行进中排出的热能,以及汽车玻璃窗同样会造成「光幅射」的客观存在。其实,「光污染」与「热岛效应」和「噪音污染」都属于现代都市流行病。很多发达国家对于空调和汽车所采取的政策,都是既不提倡,也不鼓励。北美和欧洲的很多五星级饭店客房都不装空调,而是用各种方式鼓励人们去亲近自然。正如笔者亲见,无论是美国的盐湖城、纽约、旧金山、夏威夷,还是欧洲的意大利、瑞士、荷兰……无空调客房比比皆是,日本也是一样。而且,由于公共环境卫生维护有力,少有「卫生死角」,有些宾馆连纱窗都不装,即便是敞著窗户,也不用担心蚊蝇叮咬。随著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重心,大多都转到环保上来了。人们对于环保上的认同感也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政府应把住环保关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方面虽然不乏标语口号,却是说的多,做的少,很多以环保的名义出台的新产品,实际上都是「环保秀」,政府的作用发挥也有限,包括对于空调畅销的宣传,看不到相应的行政干预。相反,「节能
环保空调开始成为市场主力军」的鼓励语却屡见于官方媒体。
笔者以为,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论其功过,仅内地在环保上付出的巨大成本代价,就何止一座北京城!以往惨痛的教训足以警醒各级政府,在今后的岁月中不仅要时时把住环保关,制止「伪环保」产品继续应市,还应该加大对于一些企业以环保的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的惩治力度,该「釜底抽薪」的就要毫不留情。同时还要正确引导民众消费,敦促企业处理好「现代化」与「环保」的辩证关系,不能仅图一时之「利」,就把节能未必环保的道理忘了。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