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TB设计开发趋势

2009-9-23 08:45 2319 10 10 分类: 消费电子
作者:    时间:2008-12-09    来源:52RD硬件研发 
 
      

视频机上盒(Set-Top-Box,STB)的定义相当广泛,凡所有能与电视连接,为电视带来原有功效之外的功能与应用者,皆可称为STB,即便这个装置盒并没有真的放在电视的上方也是,录放影机、电视游乐器、数字电视接收盒等都是STB,且依据各地各营运业者的不同需求而有各式各样的STB,包括饭店客房的付费电视,KTV包厢内的点播伴唱机;此外,卫星直播电视的DirecTV、用电视上网的MSN TV、2005年底进军台湾的TiVo节目录放影系统等也都是。


因此设计STB确实是一大挑战,一方面牵涉的规格标准相当多样,另一方面各地与各用户的需求也经常不同,此外消费性市场快速多变,功能上也必须不断更进,再加上力求压低量产成本,更简单说:如何让弹性多样、快速追新、成本精省等三者获得平衡,将是STB设计上最大的课题。本文将对针对此一权衡取捨进行更多的讨论,以便能更有效益的开发设计STB。
 



图1:德州仪器(TI)在STB设计上所提供的参考方块图。
 
 
 
运算核心:PC uP、STB SoC
首先是STB的运算核心,对此或许有人认为直接取用PC的泛用型微处理器(uP)最合算,理由是有最佳的价格效能比,但其实这必须与系统单晶片(SoC)进行一番比较才能作决。但就效能需求来说,STB的功效机能多半固定,日后即便对功能进行修正、强化、追加,对运算效能的需求也都在一定范畴内,而PC用的uP则是不断追求效能,以满足同时间更多程式的更快执行,两者的取向是不同的。


事实上即便uP有高超的效能,且有多媒体指令集为其加分,但两者相比仍是SoC居优势,针对STB需求所设计的SoC多半内嵌DSP性质的运算电路,在多媒体演算上的效能速度、稳定性仍好于具多媒体指令集的PC uP,更专精的STB SoC甚至直接内建硬件式的解码电路(Decoder)或编解码电路(CODEC),如此又更胜DSP作法。


此外,STB SoC的整合性高,许多功能已集中于单一晶片内,能更加精省STB系统的电路需求面积,对用电的管理也更能集中与协调一致。不过这也并非一成不变,由于PC相关晶片的不断整合,以及PC uP大厂AMD、Intel皆积极推行家庭娱乐的x86:Live!、Viiv,使得用PC uP系统架构实现的STB已逐渐往STB SoC方案看齐,如此也会过去STB SoC大厂(如Broadcom、Sigma Designs、ST等)更加积极而不敢掉以轻心。
 
视频弹性:HDMI、DisplayPort
在STB的设计中视频介面的设计恐怕比运算核心更重要,因为仅PC等资讯类硬件是将效能集中在uP,相对的在CE领域多是採行多颗晶片各自功能专精、效能专精的设计,例如录播放机内最重要的不是CPU而是CODEC,又如电视游乐器最重要的是GPU而非CPU。以视频介面来说,虽着VESA提出DisplayPort后也对STB视频上的设计产生的变革性冲击,DisplayPort是一种新的视频传输介面,其一大特点是採用微封包架构(Micro-Packet Architecture),使视频接线不再一定是两点间的一对一相连,而是可以一分多、多匯一,并以高速频宽及流量控制使多组视频传输保持顺畅即时。


在未有DisplayPort前,过往的STB必须为不同的视频介面、视频端子设计不同的视频传输与处理电路,而今可用DisplayPort进行多个传统视频传输的统合,例如Composite Video、S-Video、Component Video等皆可直接进行模拟数字转换,之后再由DisplayPort一併统合传输,如此不仅使STB的视频设计大幅简化,且要增减支援也相当容易与弹性。当然,也因为DisplayPort具有极高频宽,所以才能统合多种传统视频,且因应日后更高解析度、更高色深、更高更新率的视频要求。同样的,另一个高速视频介面是HDMI,且HDMI比DisplayPort更早用于CE领域,HDMI虽不是以封包方式传输但也具有极高的传输率,一样具有统合传统视频、简化设计的能力,使用HDMI并再搭配可即时变换线路组态的FPGA,如此也能达到统合、简化、弹性的目标。


附带一提,另有一种新的高速视频介面于2006年初被提出,此为UDI,UDI在技术本质与HDMI差异不大,现阶段各业者多採观望,眼前相同需求下只需用HDMI,尚无非改换UDI的必要。反而是FPGA必须更加倚重,由于视频电路多半牵涉高速运作,所以就效能反应的要求来说,多只能用硬件式设计来满足,不易用韧体或软件方式来达成,然而视频标准从过往以来就一直多样、紊乱,近年来的发展与变化更是快速,因此STB设计者在必要时需多倚赖FPGA的即时再组态性,以其弹性来因应视频设计的更动。
 



图2:大同(Tatung)公司的子公司:大同网际网路(TISNet)的IP型STB:STB4000C使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CE 5.0嵌入式作业系统以及Sigma Designs公司的EM8620L媒体处理器(STB SoC),并支援H.264及VC-1等数字视频标准。 



图3 x86硬件系统架构也积极打入嵌入式应用与家用消费性市场,高阶的将以Media Center(媒体中心)为诉求,初阶也将积极跨涉STB应用,图为Niveusmedia公司採行Intel Viiv技术所设计成的Niveus媒体中心。
 



图4 VESA所提出的DiplayPort技术可以简化视频方面的硬件设计,图左为传统STB在视频上的设计法,图右改採DisplayPort统合简化后的设计法。
 
 
 
扩充弹性:Low Profile PCI、Mini PCI
既然STB的设计相当讲究弹性且要同时兼顾成本,那么就必须在扩充设计上更加留意,关于此多半会建议用Low Profile PCI与Mini PCI。为何是Low Profile PCI?为何不是标准传统PCI,或是更先进的PCIe?因为现在的STB也很重视短小轻薄,标准PCI卡的尺寸过大,通常无法放入STB内,相对的Low Profile PCI较小,无论直竖插入或透过Riser Card转接插入都很合宜,实际上今日运用到大面积介面卡的机会也逐渐减少中。至于为何不用PCIe?若从更精缩构型(Form Factor)体积而言PCIe也是个好选择,甚至比Low Profile PCI更好。


然而重点会是在价格,即便PCIe的连接器与PCI一样低廉,以及PCIe可相容沿用PCI的韧体、软件程式,但现阶段在主控端介面(Host I/F)上使用PCIe的晶片普遍较PCI来的贵,虽然PCIe具有传输更快、佔位更小、线路更少、面积更少等优点,但就目前的条件来权衡多还是选择PCI,且最标准、传统的32-bit 33MHz PCI也可以透过时脉加倍来提升传输,将33MHz增至66MHz,传输率便可从132MB/Sec增至264MB/Sec,因应多数视频应用也多足够。另外,若有更进一步精缩尺寸的需求,或STB期望能弹性换替通信功能,那么也必须考虑Mini PCI,而Mini PCI有6种构型:Ia/Ib/IIa/IIb/IIIa/IIIb,其中IIIa/IIIb是针对更轻薄短小需求的笔记型电脑所设计,对STB而言多半不需,STB的设计只需在Ia/Ib/IIa/IIb此4种中进行考虑。此外也与Low Profile PCI类似,Mini PCI的升级版:Mini Card是以PCIe介面为基础的内接子卡,除非经济性已逼近Mini PCI或有特殊需求与指定,否则仍应观望。
 
互接弹性:UPnP、DLNA
DisplayPort能为视频电路的设计带来更简化与更弹性,或者使用FPGA也一样能为高速电路带来弹性,使用Low Profile PCI与Mini PCI也是为了追求弹性及兼顾成本,那么在连接互通上STB也一样要尽可能的弹性。最早提出让各装置在相连互通上能自然平顺的,是昇阳电脑(Sun Microsystems)于1999年所提出的Jini技术,不过并没有很成功,相对的反而是同年微软(Microsoft)为对抗Jini技术所提出的通用随插即用(UPnP)受到较多迴响。


虽然STB主要连接的装置是电视,但有愈来愈多的迹象显示STB将会与更多的家庭装置连接、通信、互动,因此STB在设计上也必须及早因应准备,因此得开始考虑支援UPnP,而支援UPnP仅是第一步,因为今日数字家庭中更新的互通标准是DLNA所制订,DLNA对装置自然接轨、平顺互通所用的基础技术正是UPnP,所以完成对UPnP的支援后也必须朝合乎DLNA的设计指引(Guideline)而迈进,DLNA Guideline 1.0于2004年6月发表。
 
软件弹性:Framework、Building Block、Middleware
Jini、UPnP、等已是韧体、软件的层次。同样的,在软件层面用心考虑与仔细规划,也能为STB设计上带来更多弹性与更多精省。所谓的考虑与规划,即是在STB软件构思的最初期,就必须具有软件骨构、框架(Framework)的想法,今日无论是STB晶片业者所提供的设计参考范例软件,还是在外自由贩售的STB用软件,还是承接STB软件设计案的服务业者,也都会採行这样的作法,以便让STB的每部分软件如同砖块、积木一样可轻松组搭与轻松拆解,此概念一般也称为「Building Block」。


进一步的,在STB应用程式的开发上,除非有反应速度上的讲究,否则以弹性为考量,也多倾向以跨平台的程式语言来撰写,即是Java或.Net,目前以Java为多。此外,若真的无法平顺搭拆以及转移时,就必须考虑中介软件(Middleware)的技术使软体能够整合,所以对中介整合性软件也必须时时保持留意。
 
辨识、遥控
最后,还有一些关于STB的辨识、遥控等部分,辨识方面多依据用户的指定有不同的选择,过去一般是用Smart Card来辨识,但如今较新的方式是採行TPM(如Microsoft的Xbox 360电视游乐器)或近接感应式的NFC(如Philips、Sony)。
而遥控方面多是一成不变的IrDA红外线,但除此之外也当留意ZigBee与Z-Wave,ZigBee有IEEE 802.15.4的国际标准为技术基础,加上应用定位的广泛,也很有可能大量运用在家电家或STB的无线遥控上,而Z-Wave则是更专精诉求在家庭自动化无线遥控,过去Z-Wave并不被看好,但今(2006)年因Intel的投资而开始受到瞩目,也因此在IrDA遥控外也当关注ZigBee、Z-Wave等无线遥控技术。
 



图5 Mini PCI的内接子卡标准可让STB在设计通信方面的功能时有更弹性的唤用选择,图为一张Mini PCI的无线区域网路(WiFi)卡。
 



图6 Oregan Networks公司在DLNA伺服器上方面的架构方块图,以堆叠、基块、抽剥化等方式使STB的软件开发维护更加快速有效。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1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