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USB3.0之介绍

2010-5-26 15:29 4742 3 3 分类: MCU/ 嵌入式

USB 3.0定义

          USB 3.0是最新的USB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



  USB2.0的最高传输速率为480Mbps,即60MB/s。不过,大家要注意这是理论传输值,如果几台设备共用一个USB通道,主控制芯片会对每台设备可支配的带宽进行分配、控制。如在USB1.1中,所有设备只能共享1.5MB/s的带宽。如果单一的设备占用USB接口所有带宽的话,就会给其他设备的使用带来困难。



  USB2.0 High Speed:理论速度是480Mbps,对应之前的USB2.0



  USB2.0 Full Speed:理论速度是12Mbps,也就是过去的USB1.1



  2007年,IntelIDF上把SuperSpeed USB作为了一项重要的话题拿出来展示。到了20081117USB 3.0标准才算是正式完成并公开发布。同时新的USB执行组织(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也正式开始接管和运作该规范,公布了详细的技术文档,以便业界的硬件厂商们能够依此来研发USB 3.0相关的产品。



USB 3.0简要规范如下:



  提供了更高的每秒4.8Gb传输速度



  对需要更大电力支持的设备提供了更好的支撑,最大化了总线的电力供应



  增加了新的电源管理职能



  全双工数据通信,提供了更快的传输速度

      向下兼容USB 2.0设备



USB 3.0标准的正式发布



         Intel、微软、惠普、德州仪器NECST-NXP等业界巨头组成的USB 3.0
Promoter Group
20081117宣布,该组织负责制定的新一代USB
3.0
标准已经正式完成并公开发布。新规范提供了十倍于USB 2.0的传输速度和更高的节能效率,可广泛用于PC外围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制定完成的USB 3.0标准已经移交给该规范的管理组织USB Implementers Forum(简称USB-IF)



c3947b22-981d-4e4a-a53e-8cfd4907d7b7.gif



     第一版USB 1.0是在1996年出现的,速度只有1.5Mbps;两年后升级为USB 1.1,速度也大大提升到12Mbps,至今在部分旧设备上还能看到这种标准的接口;20004月,目前广泛使用的USB 2.0推出,速度达到了480Mbps,是USB 1.1的四十倍;如今八个半年头过去了,USB 2.0的速度早已经无法满足应用需要,USB 3.0也就应运而生,最大传输带宽高达5.0Gbps,也就是625MB/s,同时在使用A型的接口时向下兼容。



  USB 2.0基于半双工二线制总线,只能提供单向数据流传输,而USB 3.0采用了对偶单纯形四线制差分信号线,故而支持双向并发数据流传输,这也是新规范速度猛增的关键原因。



  除此之外,USB 3.0还引入了新的电源管理机制,支持待机、休眠和暂停等状态



测量仪器大厂泰克(Tektronix)在上个月第一家宣布了用于USB 3.0的测试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验证新规范与硬件设计之间的兼容性。



USB 3.0在实际设备应用中将被称为“USB SuperSpeed”,顺应此前的USB
1.1 FullSpeed
USB 2.0 HighSpeed





223f5edb-6cf1-4acb-89d5-b9d47e183ebd.gif



USB 3.0的影响



   从USB 1.112Mbps升级到USB 2.0480Mbps,提升幅度达到了40倍,而从USB 2.0标准升级到USB 3.0标准仅为10倍,但这10倍速度的提升却有着很大的应用意义,既然USB 3.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了4.8Gbps,要远远高于其他传输标准,比如IEEE 1394的数据传输通常为400Mbps3.2Gbps之间,而号称“USB移动硬盘终结者的新一代eSATA标准也仅有3Gbps的数据传输率。



  fb8b04a3-33a0-4fbe-8e98-56f888dede9d.gif



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IEEE 1394eSATA有着自己的应用定位,IEEE 1394标准,它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3.2Gbps,在速度上落后于USB 3.0,但提供了点对点传输功能,这样不用依赖PC即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支持同步和异步传输模式,可以连接63个设备,可以同时传输数字视频及数字音频信号,并且在采集和回录过程中没有信号损失,使得IEEE 1394接口更加适合多媒体设备(如DV机、采集卡),这些都是USB 3.0标准无可比拟的。总体来看IEEE 1394接口的应用更专业、更自由,不过正是由于这些专业性以及厂商的推广力度不够,IEEE 1394设备的普及度不高,通常是一个设备同时拥有IEEE 1394接口和USB接口。



对于eSATA标准,它实际上是SATA接口的扩展,也称为外置式SATA接口,支持即插即用,但在功能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不支持供电功能,而且必须配合主板上的eSATA接口使用,这意味着无法摆脱PC的使用限制,一般只适合移动硬盘、便捷DVD光驱及电视盒等设备使用,对于时下流行的消费数码电子设备,就显得无用武之地了,因而在USB 3.0标准推出之后,eSATA是面临竞争压力最大的传输标准。但仍然要注意,由于eSATA源自主板上的SATA芯片,所以具备了引导启动功能,也就是说,电脑连接eSATA硬盘或eSATA光驱可以启动系统,而这是USB硬盘、USB光驱实现起来比较麻烦的,这对于系统维护、服务器在DOS数据下进行数据交换及其重要,不过对于普通大众来说,eSATA的地位和发展或许就此终结。



USB 3.0工作原理



   USB 3.0之所以有超速的表现,完全得益于技术的改进。相比目前的USB 2.0接口,USB 3.0增加了更多并行模式的物理总线。



480bc431-3ba8-4362-bb1c-fdadfee53dbd.gif



可以拿起身边的一根USB线,看看接口部分。在原有4线结构(电源,地线,2条数据)的基础上,USB 3.0再增加了4条线路,用于接收和传输信号。因此不管是线缆内还是接口上,总共有8条线路。正是额外增加的4条(2对)线路提供了“SuperSpeed USB”所需带宽的支持,得以实现超速。显然在USB 2.0上的2条(1对)线路,是不够用的。



  此外,在信号传输的方法上仍然采用主机控制的方式,不过改为了异步传输。USB 3.0利用了双向数据传输模式,而不再是USB 2.0时代的半双工模式。简单说,数据只需要着一个方向流动就可以了,简化了等待引起的时间消耗。



其实USB
3.0
并没有采取什么鲜有听闻的高深技术,却在理论上提升了10倍的带宽。也因此更具亲和力和友好性,一旦SuperSpeed USB产品问世,可以让更多的人轻松接受并且做出更出色的定制化产品。


USB3.0技术解析



  随着Vista操作系统、高清视频和DX10的逐步普及,大容量、高速的数据传输越来越多,对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原来的USB1.1USB2.0已无法满足未来的需要。2007年底开始,英特尔公司和惠普(HP)、NECNXP半导体及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共同开发USB3.0技术,USB3.0技术主要应用于个人计算机、消费及移动类产品的快速同步即时传输。



  USB 3.0具有后向兼容标准,兼容USB1.1USB2.0标准,具传统USB技术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功能。USB3.0技术的目标是推出比USB2.010倍以上的产品,采用与有线USB相同的架构。除对USB 3.0规格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协议效率之外,USB 3.0的端口和线缆能够实现向后兼容,以及支持未来的光纤传输。



  USB3.0将采用一种新的物理层,其中,用两个信道把数据传输(transmission)和确认(acknowledgement)过程分离,因而达到较高的速度。为了取代目前USB所采用的轮流检测(polling)和广播(broadcast)机制,新的规格将采用封包路由 (packet-routing)技术,并且仅容许终端设备有数据要发送时才进行传输。新的链接标准还将让每一个组件支持多种数据流,并且每一个数据流都能够维持独立的优先级(separate priority levels),该功能可在视讯传输过程中用来终止造成抖动的干扰。数据流的传输机制也使固有的指令队列(native command queuing)成为可能,因而能使硬盘的数据传输优化。



  为了向下兼容2.0版,USB 3.0采用了9针脚设计,其中四个针脚和USB 2.0的形状、定义均完全相同,而另外5根是专门为USB 3.0准备的。



  标准USB 3.0公口的针脚定义,白色部门是USB 2.0连接专用针脚,而红色部分为USB 3.0专用。



  标准USB 3.0母口的针脚定义,紫色针脚为USB 2.0专用,红色为USB 3.0连接专用。



  USB 3.0线缆如果不算编织(Braid)用线,一共是8根,值得注意的是,在线缆中,USB 2.03.0的电源线(Power)是共用的。



Mini USB 3.0接口分为AB两种公口(Plug),而母口(Receptacle)将有ABB两种,从形状上来看,AB母口可兼容AB两种公口,3.0版公口的针脚是9针。



USB 3.0的主要规格



  当初规划USB 3.0的规格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数据传输速率过低的问题,因此在规划USB 3.0 SuperSpeed架构时,采用新的物理层(PHY)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因此从PCIeSATA等高速IO移转经验是再自然不过的考虑。然而USB-IF还是坚持backward兼容性的问题,所以USB 3.0的规范主轴,包含了以下各点:



  比既有的USB 2.0 Hi-Speed10倍以上的传输速率。



  完整考虑向后兼容性问题,包含既有的Class Driver都可以在新的组件上正常工作。



  相同的USB device model,这包含了PIPE modelUSB
Framework
Transfer type



  电源管理的效率,在新规格中,提供了更好的电源效能的管理,特别是在Idle的状况之下,另外也为了取代目前USB所采用的轮流检测(polling)和广播(broadcast)机制,新的规格采用一种封包路由(packet-routing)技术,并且仅容许终端设备有数据要发送时才进行传输,提供更佳的电源管理效能。



  架构与技术的延伸性,为了增加技术的scalability,在通讯协议上的规划都已考虑有效率的Scale up and Scale down的问题。



  USB-IF在上述前提之下,采用了PCIe的主要PHY架构,以5.0 GbpsUSB 3.0 SuperSpeed的数据传输速率,在传输编码技术的选择上,导入广为在其他高速串行传输技术所采用的8b/10b编码技术,以提高传输位的辨识率并且降低高频信号的电磁干扰。在向后兼容性上,为了与USB 2.0 Low SpeedFull SpeedHi-Speed共存,采用了Dual-bus架构的设计(请参考图2),在通信协议上,如上述所提,新的规格采用一种封包路由(packet-routing)技术,并且仅容许终端设备有数据要发送时才进行传输,取代目前USB所采用的轮流检测(polling)和广播(broadcast)机制,这也与SATA Asynchronous notifications有异曲同工之妙。在cable
connector
方面,USB 3.0新增了5个触点,两条为数据输出,两条数据输入,采用发送列表区段来进行数据发包,新的触点将会并排在目前4个触点的后方。USB 3.0 bus power标准为900mA,并将支持光纤传输。这也就是SuperSpeed技术的雏型(参考表4)



  有关Cable ConnectorUSB-IF在制定新规格时,同时考虑了技术与市场的平衡点,这些因素包含了:



  必须能support 5.0 Gbps的数据传输



  可完全维持与USB 2.0的兼容性



  cable & connectorform
factor
改变控制在最小范围



  ● EMI防护的问题



  维持USB容易使用的传统



  因此CableCon就在这样的指导原则下订出Stand AStand BMicro BMicro ABCableCon规范,USB-IF巧妙的将USB3_TX+USB3_TX-USB3_RX+USB3_RX-GND导入新的CableCon之中(请参考图3,4,5),并透过Double-Stacked connectorsupport,让USB 2.0可与USB 3.0共存。



不过在这里提醒各位,Stand A是完全可以USB 2.0USB 3.0互相连接没有问题(这意谓着你可以把USB 2.0
Stand A Cable
插入USB 3.0 Stand A connector,也可以把USB 3.0 standard cable插入USB 2.0
Stand A connector)
,但是Stand BMicro B就没有办法这样,但是至少维持所有旧的Cable(USB 2.0)都能插入新的connector(USB 3.0)的相后兼容性原则,至于新的Cable要插入旧的connector,在Stand BMicro B就没有办法了。



USB 3.0先进之处



  “SuperSpeed USB”改进远不止在传输速率方面的提升。在USB 3.0中,设备和电脑主机之间如何更加融洽的配合,也被当作了一项重点研究的方向。在继承USB 2.0核心架构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双总线模式的优势,如何让用户能够直接的体验到USB 3.0USB 2.0的先进,成为了重点:



  需要时能提供更多电力



  USB 3.0能够提供50%—80%更多的电力支持那些需要更多电能驱动的设备,而那些通过USB来充电的设备,则预示着能够更快的完成充电。



  新Powered-B接口由额外的2条线路组成,提供了高达1000毫安的电力支持。完全可以驱动无线USB适配器,而摆脱了传统USB适配器靠线缆连接的必要。通常有线USB设备需要连接到集线器或者是电脑本身上,而高电能支持下,就不需要在有线存在了。



  不需要时就自动减少耗电



  转换到USB 3.0,功耗也是要考虑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此有效的电源管理就很必要,可以保证设备的空闲的时候减少电力消耗。



  大量的数据流传输需要更快的性能支持,同时传输的时候,空闲时设备可以转入到低功耗状态。甚至可以空下来去接收其他的指令,完成其他动作。



  其实,在USB 3.0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更新换代了,比如线缆的长度。当在某些应用中需要尽可能高的吞吐量的时候,往往线缆依旧会成为瓶颈。虽然在USB 3.0规范中,没有明确指定USB线缆有多长,但是电缆材质和信号质量还是影响了传输的效果。因此在传输数百兆大数据流的时候,线缆长度最好不要超过3



  另外,一些支持“SuperSpeed USB”的硬件产品,例如集线器(hub)可能要比USB 2.0的贵很多,这就像是现在主动供电集线器和被动供电的一个道理。因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SuperSpeed hub”应该具备2类接口,一个用来扮演真正“SuperSpeed hub”的角色,另外一个则要扮演普通高速hub的角色。



网络上有一些非官方的言论谈到了USB 3.0可以使用光纤,其实这正是USB规范组织正在考虑的问题,也许会在下一个修正版本中推出,也许会让一些有能力的第三方公司来尝试一下。

支持USB 3.0的操作系统



  200811月举行的,“SuperSpeed”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宣布Windows 7能够提供对USB 3.0的支持,但不是版本,而是稍后放出的Service Pack补丁或者一些特定的升级中。不仅仅是Windows 7,甚至Vista也有可能支持“SuperSpeed”,当然只要微软愿意。至少来看,微软的很多合作伙伴还是希望Vista能够支持USB 3.0的。



  至于Windows XP还不得而知,XP毕竟已经是7年前的产物了,因此,支持与否恐怕就不那么重要了。



  开源系统方面, Linux明确的表示支持USB 3.0,前提是扩展主控制器界面(xHCI)规范正式发布。非公开版本号为0.95,还是一个待定的草案。



  苹果方面,按照惯例依旧在MacOS X是否支持“SuperSpeed USB”问题上保持缄默。不过,一旦USB 3.0兑现了如同USB 2.0一样的即插即用,市场上大量的“SuperSpeed”设备就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



  至于对Firewire信号是否存在干扰问题,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样,苹果需要去支持“SuperSpeed”,如果所有人都看好这个接口标准的话。



起初,在USB 3.0的支持方面,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设备,肯定不会一步到位。初期会简单的在小型设备上试用,然后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还不会全面发挥USB 3.0的优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会逐步的完善起来。



USB 3.0应用



  简单说,所有的高速USB 2.0设备拿到USB 3.0上来只能会有更好的表现,至少不会更加的糟糕。



  这些设备包括:



  外置硬盘 - 在传输速度上至少有两倍的提升,更不用担心供电不足的问题了。



  高分辨率的网络摄像头、视频监视器



  视频显示器,例如采用DisplayLink USB视频技术的产品



  USB接口的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蓝光光驱等



  另外,最常用的读卡器设备,尤其是当设备中同时使用多种类型的闪存卡,或者是读卡器连接到USB Hub上,而USB Hub上又有多个读卡器的时候,那种传输速度简直是难以忍受的折磨。USB 3.0则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提供5-10倍的带宽不是问题。



还有一点是可以预见的,理论上每秒4.8Gb的传输速度,足以让USB侵入到以前从不敢涉猎的范围,例如磁盘阵列系统。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3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