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读《成功的引擎》之日本的微观知识爆炸和创新活动

2017-6-4 16:49 995 7 7 分类: 工程师职场

菲利普·毕又杰提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就是以前提到范式颠覆性创新是由于管理人员对于研发人员缄默知识的不理解,二者之间没有默契,管理人员常常依据的是当前的科学原理或常识作出判断,最终导致很多堪称伟大的创新被抹杀。但是菲利普提出另一个观点:也许创新的种子早就已经出现,但是管理人员无法识别,或者提出创造的人是个错误的人,比如管理人员期待的是高级研发人员提出的,但是提出这个创新观点的却是个菜鸟;亦或是看到了创新的潜力,但是却无法提供对的环境去培育创新。说到底,创新活动本身是很难被识别的。如果企业能够培养一些善于善于观察的人,通过他们的嗅觉在企业内部寻找最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加以重点培养,这对于组织而言也是一种福音。


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一大批的日本人通过大胆创新去挑战西方企业,并在诸多领域如汽车、微电子等领域赢得了市场。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由于之前企业获得的巨额财富,开始变得保守,不再那么敢于冒险,相比韩国人的果断行事,日本开始出现了衰退。


菲利普提到了几个现象值得日本企业注意,一是研发人员对于研究成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不满程度在提高,从发明蓝光LED的中村修二状告雇主的案件中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剧烈;二是许多灵感都是在工作之外所创造的,因此在工作量的定性和定量方面企业需要多加思考。


最后企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作为重大项目的决策人往往不在研发团队内,企业需要承担更多可以计算的风险,并果断行事。同时企业应该积极寻找发现和释放个人创造力的方法,若能如此,日本将会有更多机会赢得未来。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