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为每个通信连接创建一条专用的电路,并且一直保持到通信连接结束,电路的源地址、目标地址、信息载荷、容量和路径等参数也被预先设定,同时,信息在电路上的传送速度也是固定的,无法改变。
电路交换适用于语音业务,用户拿起电话、拨号、建立连接、交谈,然后挂电话。如果是数据业务,电路交换技术的效率就太低了,当没有数据可以发送时,网络资源却依然被占用。用户经常和互联网保持连接,却没有收发数据。
多路复用技术(multiplexing)提高了电路交换的效率。借助多路复用技术,多个通信数据流被放进一条物理电路。这样,即便某个用户暂时没有使用这条电路,它也不是空在那里,其他用户会使用它。时分多路复用TDM是应用最广泛的多路复用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虽然提高了效率,但还有缺点。时分复用技术下,一条物理电路不可能完全空闲,但是电路上的某个时隙却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空闲,网络资源依旧被白白浪费。
分组交换技术弥补了时隙空闲造成的低效率。通过分组交换,不同来源的海量信息被转换成小数据包,放进不同的数据流。不同于TDM,分组交换不需要固定的时隙(slot),因此任何一个通信连接能在任何时间以任何顺序使用同一个信道。分组交换就像一个仓库里的传送带,根据用户的需求,在任何时间货物可以以任何顺序被安放在传送带上,分组数据包也是这样。仓库传送带上,货物上贴有顺序编号以便能被放到适当的货架上,分组数据包也有目的地、序列号等参数,这样即便被混进其他数据包内,接收端也能够识别它们,并按照原先的顺序复原,将它们送给目标用户。
在无线环境中可以看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碰到恶劣天气时,电路交换因为速率等参数指标达不到要求,往往会完全中断,而分组交换比较灵活,可以自动降低数据传送速率,或者暂停低优先级的数据传送,确保高优先级的数据传送。
另外一个区别是,TDM电路交换是按顺序传数据的,分组交换不是这样,数据文件被敲碎成很多小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可以任意选择传送路径传送,到达接收端时数据包之间的顺序也被完全打乱。接收端根据数据包上的序列号重建顺序,复原原先的信息。
分组交换也需要继续提升系统容量,其中一个方法是多载频自适应带宽控制技术。多载频自适应带宽控制技术优化了在一个空间链路的多个载频分配流量的方法。多载频自适应带宽控制技术中,数据包进一步被分成字节,每个字节被分送到任何一个载频。而在接收端,设备接收了这些字节,将信息重建复原。多载频自适应带宽控制技术能感知某个载频的拥堵状况,做出最佳分配方案。
多载频自适应带宽控制技术也能帮助用户实现QoS目标。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