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抛开偏见,还原真实的智能手环!

2014-12-23 23:01 998 9 14 分类: 采购与分销
   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三大可穿戴设备中,属智能手环知名度最高,解决方案最为成熟,国内外知名的硬件厂商和互联网公司都也相继推出智能手环产品。然而,智能手环在用户的心里没有很高的认可度,究其原因还是续航能力不强、同质化严重、外观丑陋等一些列老掉牙的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会长期困扰着开发者和用户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呢?现在,我们抛开所有的偏见,把智能手环掰开揉碎了分析,还原最真实的可穿戴设备。
 
  小米手环 VS bong II
 
  在百元以下的智能手环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小米手环和bong II。
 
  小米手环主芯片采用台湾的华邦电子W25Q80BV,传感器采用ADI的三轴MEMS加速度传感器ADXL362,蓝牙芯片采用Dialog的DA14580蓝牙SoC。小米手环更像是小米手机的延生产品,支持Android4.4及以上版本MIUI,包括小米手机4,小米手机3,红米note4G版,功能有基本的计步、睡眠监测、卡路里计算,还能通过设定目标,帮助用户完成每日的运动量。小米手环在功能上并没有突出的表现,从用户的体验来看,其功能与价格做得相对平衡,对得起79元的价格定位,虽然小米手环在支持的系统上没有过多开放,不过,今日小米手环APP iOS版已经上架,支持iOS以上智能设备。总的来说,小米手环是入门级可穿戴产品一个不错的选择。
 
  bong II售价为99元,由于和小米手环定价相似,被网友戏称为小米手环的“死对头”,那它的内部构造和小米手环相比孰优孰劣呢?bong II主芯片为Nordic nRF51822蓝牙SoC,nRF51822内置32位ARM cortex-M0处理器,没有独立的中央处理模块,传感器采用常见的ST LIS3DH三轴MEMS加速度传感器。从bong II的官网上了解到,除了手环的基本几项功能外,bong能自动识别安静、散步、健走、复合运动等九种运动模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bong II手环内部方案与bong I相差不大,都是nRF51822+ LIS3DH的组合,体验过的用户也表示bong II自动识别的灵敏度不高,所以官网上所称的九种模式自动识别有待商榷。
 
  咕咚手环2 VS 华为AF500
 
  咕咚手环2主芯片采用ST的STM32L151CBU6,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32位低功耗MCU,LED显示屏的控制器为ST 8位MCU STM8L101K3,传感器为ST的LIS3DH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蓝牙IC采用的是Nordic NRF8001。咕咚手环2采用LED点阵显示,值得一提的是咕咚首次提出了手环ROM的概念,也就是说,用户以后可以通过给手环刷ROM给手环升级。不过,499的价格定位对于用户来说还是有些贵。
 
  华为AF500主芯片采用的是Nordic蓝牙SoC nRF51822,LED显示控制器采用ST 8位MCU STM8L151K6,传感器同样采用ST LIS3DH。除开几项“基本功能”,华为AF500支持来电提醒、手机找回及遥控拍照功能。来电提醒不用多说,手机找回功能具体指,当手机超出蓝牙连接距离时,手环会震动并显示“LOST”,这样就能防止用户将手机丢在某处,遥控拍照功能相对其他手环来说比较独特,进入“华为运动健康”APP,点击“遥控拍照”手机会进入取景界面,然后点击手环上的圆形触碰按键即可完成拍照。
 
  Fitbit Flex VS JAWBONE UP 24
 
  2013年5月推出的Fitbit Flex成名较早,几乎成了健康追踪的代名词,与手环相配的还有PC蓝牙端,将PC蓝牙端插入PC机USB接口,手环在有效范围内识别之后,就可将数据自动传到PC端。不过放在现在来看,Fitbit Flex 898的定价与其提供的功能有些不匹配。Fitbit Flex主芯片为ST的32位MCU STM32L151C6,蓝牙方案采用Nordic NRF8001,传感器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具体哪家的芯片,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资料,PC蓝牙端采用的是TI cc2540蓝牙低功耗SoC。另外要提的是,Fitbit Flex支持NFC识别,不过NFC只是用来触发APP,并不能同步数据,而且,目前国内智能机NFC普及程度有限,限制了此功能的发挥空间。
 
  同样作为“老牌”智能手环,JAWBONE UP 24主芯片采用的是TI经典低功耗系列MSP430,传感器采用的是Bosch BMA222EF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无线芯片与大部分厂商相同,采用的是Nordic NRF8001。JAWBONE曾经为外界称赞的一点是深入的数据分析,它可以分析用户的入睡时间、起床时间、深度及浅度睡眠,不过现在看来,这些功能已经成为智能手环的标配,JAWBONE正在失去它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声音表示JAWBONE创新不再。虽然JAWBONE UP24手环定价高于1000,但它有限的功能无法与高昂的价格匹配。
 
  三星Gear Fit R350 VS 微软band
 
  三星Gear Fit R350其实更像一款智能手表,ST的32位MCU STM32L151C6作主控,无线芯片为博通BCM4334KUBG,支持802.11n、蓝牙4.0+HS、FM,传感器有两种,分别是BCM4334KUBG和不知道厂商的心率传感器。三星结合自身在手机上的优势,将弧形1.84英寸Super AMOLED屏幕装在Gear Fit R350上,分辨率为432 X 128,作为一款手环产品来说已经是相当土豪的配置。支持多种无线技术、应美盛MPU-6500 六轴MEMS以及心率传感器,再加上时尚的外观及精致的做工,三星还是对得起1098的价格定位,不过,Gear Fit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只有48小时的续航能力。
 
  Microsoft Band同样是一款“长得像”智能手表的智能手环,其主控芯片采用的是飞思卡尔Kinetis K24,基于ARM Cortex-M4的32位MCU,无线模块为Atheros AR3002-BL3D蓝牙芯片,屏幕1.4英寸,320 X 106的分辨率,最令人惊讶的是,Microsoft Band内置了温度、GPS、陀螺仪、加速度、心率等10个传感器!同时,用户可以在band的上下载微软云端医疗服务Microsoft Health的APP,将自己的生理参数通过Microsoft Band传入云端进行分析。看明白了吧,在Microsoft Band的背后,才是微软真正想推的云端医疗——Microsoft Health!
 
  总结
 
  市场上主流的智能手环总体方案一般采用“MCU+sensor+蓝牙”和“蓝牙SoC+sensor”的模式,我们也不难发现,各品牌智能手环方案高度一致,不论是MCU、传感器还是无线芯片,各厂商选择的都是那几家公司的方案。经过统计,大部分手环采用32位ARM Cortex系列芯片,其中以ST的产品居多,少部分厂商采用TI的MSP430低功耗系列芯片;手环内置最多的MEMS传感器为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基本上被ST的LIS3DH与博世的BMA250垄断,少量智能手环采用ADI的MEMS传感器,值得注意的是,应美盛的加速度+传感器组合MPU-6500近段时间势头强劲;蓝牙方面,以Nordic的蓝牙方案居多,其中蓝牙SoC NRF8001、nRF51822最受青睐,不过,未来手环功能越发复杂,内置蓝牙、WiFi、NFC等无线技术慢慢成为趋势,以蓝牙一招“吃天下”的Nordic能否长期保持第一的地位呢?这很难说。
 
  总的来说,现在的智能手环不能只凭计步、卡路里计算、睡眠监测、无声闹钟这些基本功能来招揽用户,用户们也明白仅仅通过不准确的计步和卡路里计算是很难改变自己长期养成的生活工作习惯,手机APP上“今日目标”等类似功能的设定也只是告诉用户你到底有多懒。不过,这也不是说计步、睡眠监测等功能不重要,厂商要做的是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度,而不是向用户展示各种被“包装”过后的数据。市面上已经有手环采用了六轴陀螺仪+加速度计的MEMS方案,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优势互补,虽说不能完全解决计步和运动状态监测等问题,但在运动计算的准确度确实有很大提升。
 
  三星和微软手环的推出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手环的一个发展趋势,那就是逐渐趋向智能手表,无论是功能还是外观,两者叫做智能手表更为合适,虽然它们和智能手表差了一个操作系统。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人们的手腕上不会同时佩戴手环与手表,手环与手表的定位基本上是手机的衍生配件,只在性能与实现的服务上有所差异,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由技术障碍所带来的“间隙”会逐渐消失,二者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另外,如果在早几年谈云端之类的概念还有些缥缈,但Microsoft Band和Apple Watch的推出让笔者确确实实感受到云端技术正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尽管Microsoft Health和iHealth Kit短期内进军国内市场无望,但是想必那时国内巨头会推出自己的云端产品,届时,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表将会有更加丰富的定义——人体的云端移动入口!(电子发烧友网)
 
 
欢迎各位IC同仁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心得,
加我微信icjxc520
9950338153_time_1418201936908.jpg

文章评论5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012514 2015-1-3 16:03

女性OK,男性没多少人真的乐意吧?

用户1774013 2014-12-27 18:13

一只手戴手表,一只手戴手环怎么样……

用户1012514 2014-12-26 16:05

感觉手环只是业内久候苹果智能手表却迟迟不至时的探索行为,过度产品——不过,很惊奇于这个过度产品的出货量竟然也是千万级。 毕竟,戴了手表后再戴个手环挺傻的(尤其是不那么时尚的款式时)。

用户1774013 2014-12-26 11:54

楼下是真正的高手笑脸

用户3809340 2014-12-26 09:40

赞Lz如此深入的分析和预期。我个人使用各类现代电子信息产品都属于太过理性的一族,但也加入分析一下:我手表是大约5年前2000元买的西铁城的光动能,带单日历,外观简约漂亮,主要是为了避免频繁换电池,不仅为了省事,也知道在国内换电池这样一开后盖,操作人的操守难以保证(一手拿着掉灰的烟、面前脏报纸上铺着正吃的盒饭,垃圾骨头都在20CM范围之内),以后就每况愈下了。这块表的最大好处是极其精准,一年也不差几秒钟。那么要想打动我去“只戴智能手表不带普通手表”,这几个简单能力,必须给我达到。智能手机,现在是换到第二部,而上面的软件应用也是比较少的。对于硬件,这第二部是国内品牌的普及版,外观够时尚,我用着不频繁能够3天充电一次,我满意。唯一“焦虑”的是这个大屏怎样保护好,又方便地进出我的口袋,诸位可见男士多不喜欢那些保护壳,让本来漂亮的平板手机,厚度增加近一倍、来电话时还会对这本书的书皮不知所措呢!

 

那么智能手环的设计,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离着我们用户的需求渐行渐远了呢?如果聊点“技术架构”的话题,这么个小小器件很少的功能,也越来越清楚它会依托智能手机作为外围辅助,却一定要有自身的操作系统、因此所有硬件的要求都大幅度提升、从成本到待机都艰难到只好把外壳做恶心了才能维持公司运营么?既然是每件事、每个信息的来去,都要与手机相连,为什么不可以改一下基本架构,本身不运行操作系统,而由手机的操作系统来“操作”呢?信息太频繁无线带宽不够么?那些监控量其实都是很不频繁的对不对?APP软件对内对下的运行方式,当然也要相应变动一下。也许问题是,初期的设计者面对一个手腕上的设备,其屏幕也显示也触摸,就直接想到把手机的全套方案直接小型化移植过来,此后就再没有别家另辟蹊径了(上游也就提供这样的方案,反正耗电和总体体验不是他们的事)!

 

如果将手环缩减到只剩各类传感器和本地预处理(已经集成在传感器模块里了的)、电池、简单被动显示、被动的无线连接,那么剩下的费用和设计精力,似乎就可以用在真正时尚的外观和人类工程学设计上,以及手机应用端的真正有用的信息上下传送了。

相关推荐阅读
用户1774013 2015-06-16 13:13
Cypress与ISSI合并一波三折,反垄断成最大障碍
     Cypress与记忆体技术供应商ISSI (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 Inc.)到底会不会合并?不久前传出这两家公司因为市场反垄断疑虑而放弃合并,但后来又...
用户1774013 2015-06-09 13:11
海内外并购忙 FBI“插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
     近期半导体行业似乎掀起了一股收购的热潮,还没从上周安华高收购博通的新闻中缓过神,这厢英特尔又搭上了Altera,NXP要卖射频功率事业部了,美国FBI又对大陆集成电路公司提起侵权诉讼案…...
用户1774013 2015-06-09 10:05
德州仪器任命胡煜华女士担任中国区总裁
德州仪器 (TI)今日宣布任命中国销售和市场应用总经理胡煜华 (Sandy Hu) 女士担任德州仪器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在担任新职务的同时,胡煜华女士将继续带领TI中国销售和市场应用团...
用户1774013 2015-06-03 17:14
技术与成本挑战同在 半导体制程竞赛依旧激烈
    全球半导体业发展近50年,业界关注摩尔定律是否日益逼近终点,晶圆尺寸继续缩小还能带来多少红利?三大晶圆代工厂英特尔三星与台积电面临技术与成本的双重挑战,依然纷纷推进半导体先进制程,这是为什...
用户1774013 2015-06-03 16:47
橙意家人联合阿里云夯实可穿戴设备“软肋”
        如果没有后续治疗,光监测睡眠质量有何用?面对市面上品类繁多的睡眠监测类智能硬件,用户都会提出类似的问题。为此,橙意家人推出专攻睡眠呼吸监测的穿戴手表,精准记录患者睡眠过程中的连续血...
用户1774013 2015-06-03 16:23
三星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的半导体公司
        世界最大规模三星电子京畿道平泽工业园正式动土,三星电子在与去年迎来四十周年之际将有望超越因特尔走上跨越式发展道路。   本月7日韩国总统朴槿惠与三星副会长李在龙等600名相关人...
我要评论
5
9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