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摄像头电子快门的无级控制
2009-4-10 00:52
3805
8
8
分类:
模拟
用MCU实现对一款电子快门无级控制。
1)电子快门工作原理
电子快门(Electronic shutter) 和抗晕光控制功能(Anti-blooming and exposure control) 在控制信号的形式及功能方面有些差别,抗晕光的控制电平的偏置大小与抗晕光的能力相关联,但都可以实现信号电荷积分时间控制的相同作用,这里将抗晕光的曝光控制功能也归入电子快门的论述范畴。新型CCD器件的多种型号中都增加了高速电子快门功能.
图1所示为适当的持续照明情形下,电子快门动作和像素中积累的光生电荷量的关系。在不启用快门功能(φSHUT电平为高) 的情形下,光生电荷积累的周期就是图1中信号电荷的转移脉冲φROG周期;启用快门功能(φSHUT电平为低)后,无论固定光积分时间还是可变光积分时间,快门时间(Shutter time) 都是指从快门脉冲φSHUT到电荷转移脉冲φROG间的时段,信号电荷只与该段光积分时间有关,改变φSHUT脉冲的位置也就改变了快门时间。而从φROG到φSHUT脉冲时间段积累的光生电荷,由于快门栅极的脉冲电压使相应MOS管饱和导通,通过漏极释放掉。可见,电子快门和传统机械快门的功能实现方式完全不同。 φSHUT的出现位置由MCU或CPLD来精确控制,可以达到基于时钟周期的定时控制分辨力,实现快门时间精细调节,可以称为无级调节。相比分档快门速度的摄像机,比如只有2级(1/500和1/1000s)的松下NV-M7摄录机,无级调节具有更大的控制灵活性。
图2 050613537
电子快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a)表示不加电子快门时的光电荷积累关系,即每场积累电荷时间约为1/50秒(忽略逆程时间),所积累的电荷量由光强度和曝光时间(1/50秒)决定。图2(b)表示加电子快门后的电荷积累情况。图中设快门速度为1/250秒,这时电子快门控制电路将每一场(1/50)时间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4/250秒,后一部分为1/250秒。在前一部分时间由积累的电荷(无阴影部分)全部通过垂直溢流释放到衬底中去(P型硅)而将1/250秒时间内积累的电荷作为信号输出。由于曝光时间(有效积累电荷时间)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生,因此物体在此时间内位移要小得多,重现的图像就会比较清晰。
由图2可见,快门时间越短,光电荷积累也越少,输出信号的幅度也相应减少。因此,使用电子快门要在比较明亮的照明条件下进行,否则输出信号太低使图像质量变差。另外,合理选用光圈,保证一定的光通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硬件框图
有兴趣的朋友请联系。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