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断舍离”: “断”,断绝接受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掉没用的东西;“离”,离开对事物的执念。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属于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第一种,“总之我就是不想现在做!”——逃避现实型
想把屋子收拾干净却迟迟不肯行动,因为收拾“很麻烦”、“费时间”;
第二种,“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时光”——执着过去型
身边的杂物越堆越多,却怎么都丢不掉,因为“舍不得”、“好可惜”;
第三种,“没有了就会很不安”——担忧未来型
便宜心理和商家折扣的陷阱,不断地买新东西,怎么都停不了手,因为“万一没有……”
“断舍离”,提倡的也无非一种简洁的生活,把耗费生命力的冗余之物摒除在外。建筑师凡德罗有句名言:less is more。断舍离,也是如此。但说得这么狠,却另有一重意思在。《金刚经》,全称《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的意思,就在“能断”二字上。为何能断?因为锋利,因为坚硬。所以断舍离三字,要往深处发掘,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要有东西可断可舍,二要硬下心来敢断敢舍。
如果很穷,家徒四壁,还谈什么断舍离呢。金刚斩面条,虽然也是断,却不值当说是断。
随着经济发展,大部分人都步入中低收入阶层。而这部分人正是最难断舍离的。从奶粉罐、饮料罐到用不了的DVD,各种各样的许久不看的书、不穿的衣服,各种商场促销赠送品……这些旧物或者目前用不上的物件,占着房间空间,北上广深现在房价几何?值得吗?为什么难断舍离?因为安全感,他们凭经验和遭遇认为,在自己生活的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太多,未来是不确定的。留着吧,指不定哪天就用得上了,不然还得花钱买。你现在敢断,就要预备将来能舍钱甚至是比目前花多几倍的钱来买。通货膨胀从1196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20年前的一张CD,现在都卡了,放不了了,我也舍不得扔,因为那是我初中最好的朋友送我的,有着温馨回忆。我爷爷家有张老藤椅,年岁比我爸爸还大,早就不能坐了,在屋角丢着,舍不得扔,因为是奶奶在世时喜欢坐的。任何一件东西,只要足够老,都有故事在。一个故事,就是一桩心事。你能砍断传承,把祖传之物扔了?
要想从根本上同往日告别,卸下心上的枷锁,关键不在断掉舍掉一些物件,而在断掉舍掉物件包含的一些故事,承载的一份心情。可是,故事被蚀刻在心里了,哪能那么容易断掉呢。假若心上的刻痕能被岁月风干抹平,物件的在与不在,丢弃与未丢弃,倒也无关紧要。同理,如果传承、祖训深入人心,新物换旧物又有何不可?
所以,尽管难,我们依然要“断舍离”,要以思考自我真正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的附庸。从物件到人生的整理,就是从外在生活的整理到内在思维的清理,通过不断实践“断舍离”,认清自我、树立方向,彻底克服拖延症、懒散、注意力涣散、作息失调等痼疾,建设清爽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解放内心的压力,投入高效率、充满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简单、自在的生活。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