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AMEYA360报道:微流控芯片基地可年产芯片1亿片
2023-7-10 13:35
529
3
3
分类:
物联网
微流控产业化场景主要是体外诊断、器官芯片,其中体外诊断的应用占比约八成。其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微流控芯片,中游的微流控相关诊断设备、器官芯片提供商,以及下游的应用单位。万贵源涉及了微流控产业链的上游芯片生产以及中游的诊断设备环节。
微流控芯片即芯片实验室,是一种以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技术,它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微流控芯片具备耗样量低、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性,现阶段主要用于分析分诊、筛选合成、器官芯片,其中器官芯片是微流控芯片的重要分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流控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我国在2021年的流控芯片产量约为600万个,但需求量高达1700万个,供需上呈现供不应求的表现。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微流控芯片产业还未成熟,在制造材料、制造方法以及驱动方式上依旧有待突破。
科研资料显示,微流控芯片的微流道内径,已经能够达到1微米的空间细胞操作精度,这意味着通过微流控芯片进行微小空间的微流道中进样时,对于精度要求非常苛刻,不能有丝毫差错,对于流量的控制要求极高。因此,微流控进样系统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外产品普遍采用了两种控制技术,一是对驱动压力进行控制的开环控制技术,二是闭环控制技术,能够同时对压力和流量进行控制。这两项技术除了需要微流控芯片以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流量传感器、压力调节器、超高精度PID控制器等硬件设备来配合微流控芯片使用。这些相应的硬件设备能够与微流控芯片一起,对物料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智能精确控制,从而实现高精度控制的目标。
然而,在当前国际市场上,部分进口产品存在着功耗较高、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厂商推出了国产化替代解决方案。随着国内微流控产业链厂商的不断投入,微流控技术将逐渐成熟。万贵源率先在微流控芯片等核心元器件上有了新的进展,也将带动微流控产业的发展。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