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Wi-SUN(FAN)网络,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2025-5-23 17:17 181 0 分类: 物联网 文集: 产品推荐

Wi-SUN是一种基于非授权频段的无线传输技术,基于IPv6IEEE 802.15.4g/e规范的开放标准,可凭借着FAN协议架构和Sub-GHz频段独有的广域覆盖能力,为大规模物联网基础设施提供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通信,并已成为多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的通讯协议标准之一。

作为一种灵活而强大的无线通信标准,Wi-SUNFAN)协议可以经济高效地支持大规模的组网设备。其不仅能促进智慧水务、智慧电网与市政交通等多部门数据的跨域融合,还能延伸至农业监测、气候感知等边缘场景,形成完善的城市生态管理网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数据支持。

Wi-SUNFAN)网络,智慧城市的通信基座

华普微,作为Wi-SUN联盟Wireless Smart Utility Network Alliance)会员,一直致力于推动Wi-SUN协议在全球市场中的应用落地,同时也在对自身Wi-SUN产品进行持续的优化迭代,以助力客户构筑更具稳定性、时效性与可靠性的Wi-SUNFAN)网络。

如下图所示,为持续提升Wi-SUN产品性能,华普微在实地部署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Wi-SUNFAN)网络,以实现对其通信性能的有效把控。现阶段,该网络已充分验证了上百个Router Node的互联互通,可对Leaf Node的温度、湿度与气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Border Router网关协议将这些环境数据实时上传至后台无线组网数据平台或云端控制系统中。

经过长达数月的稳定性测试,华普微已证实Wi-SUN技术不仅可与其他常用的无线技术(如蓝牙、Wi-Fi5G)实现完美共存,互不影响,且还能通过自组网功能、自我修复路由功能及支持跳频多信道的无线通信方式,在射频拥挤的城市环境中实现Wi-SUN 网状网络的快速部署。

后续,华普微还会在此Wi-SUNFAN)网络的基础上持续增加更多的Router节点,以测试入网节点数量递增时的网络通信能力,并保证Wi-SUN协议的可扩展性,确保该Wi-SUNFAN)网络的强可靠性。

如何快速切入Wi-SUN赛道?

现阶段,在LPWAN技术领域,与LoRaWANNB-IoT等协议相比,Wi-SUN在拓扑结构、通信功耗与数据速率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尤其适合应用在需要高数据吞吐量、高节点数和自愈网状功能的城市级低功耗物联网场景中。

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Wi-Sun技术市场规模已达3.9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全球Wi-Sun市场规模将达到35.9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27.41%,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对于希望快速布局智慧城市赛道的企业而言,通过选择符合Wi-SUN FAN认证标准的通信模组产品不仅可帮助开发者迅速完成在硬件模块层面上的调试开发,还可缩短其产品认证的时间。

例如,HM-WS-001就是一款完全符合Wi-SUN FAN1.0规范和功能要求的透传模块,其射频通信频段为868MHz915MHz;最大发射功率20dBm,最大接收灵敏度-107 dBm868MHz50kbps25KHz);具有长距离通信,超低功耗,收发一体等优势。

基于Wi-SUN FAN网状网络,HM-WS-001能够与周围大量的设备建立多个连接,通过多个链路中继数据提升通讯距离。此外HM-WS-001已通过Wi-SUN® 联盟PHY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表计、智慧照明、智能家居、智慧安防、工业自动化控制、新能源领域的能源管理和监测以及其他物联网通信应用场景。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加速推进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Wi-SUNFAN)协议将有望渗透至更多传统行业之中,将城市中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数据联通,促进城市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为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城市向更智能、高效、宜居的方向迈进。

作者: 华普微HOPERF,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41068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