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频率计系统设计[ZT]
作 者: 刘 昊 黄 建 李慧来
指导教师: 黄根春
摘要:在整个1Hz~15MHz频带范围内采用等精度测量法进行频率的测量。在正确掌握以上等精度测频原理的基础上,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实现测频模块的集成化。
技术指标与要求 频率测量
范围 信号:方波
幅度:大于1.68V
频率:1Hz~15MHz
一. 系统总体设计 预置门
精确门T
计数器1
计数器2
MCU
89S52
键盘
显示
标准频率产生电路
整形放大
处理理
阻抗变换
信号输入
(图1 数字频率设计框图)
二.系统功能的实现频率测量部分
方案一:直接测频法
在确定的闸门时间T内,通过计数器记录待测信号周期变化的次数N来确定信号的频率fx,
即 fx=N/T;
由于闸门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对于fx来说都是随机的,因而存在±1个脉冲周期的误差,
测量相对误差为δ=Tx/T=1/(fx*T);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闸门时间固定的情况下,被测信号频率越高,δ越小,测量精确度越高。因此要确保精确度的要求,直接测频法只适用于对高频信号的测频。一般用于测量频率高于10KHz的信号频率。
方案二:间接测周法
在被测信号的一个周期内,通过计数器测量频率为f0的基准信号的周期变化次数N,则被测信号的频率fx,即 fx=f0/N;
由于被测信号与基准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不能保证同步,因而此方法存在的量化误差为一个基准信号周期T0,
测量相对误差为:δ=T0/Tx;
由上式可知,信号的周期越长,用测周法测频的精度越高,因而测周法只适用于对低频信号的测频。一般在信号频率小于10Hz时采用此方法。
方案三:组合法
采用方案1和方案2相结合的方法,即将所测信号分两个频段:在>100KHz的频段内采用直接测量法;在频段内采用测周法进行频率测量。
很明显,此法在10Hz~100KH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的精度不能达到预定的要求。
方案四:倍频法
此法属于改进型的直接测频法,对于小于10KHz的信号先采用倍频技术进行倍频后再用直接测频法进行测量,但是由于受计数器最高计数频率的限制,在0.1Hz~10KHz的频段内需要分段进行倍频,这样在硬件和软件上都会使系统变得复杂。
方案五:等精度测量法
在预定的闸门时间T0内,分别用计数器1和计数器2同时对被测信号fx和基准信号f0进行计数,设所得值为Nx和N0,则被测信号的频率为:
fx=(Nx/N0)*f0;
基准源f0
待测源fx、
精确门T
N0
Nx
(图4 等精度测量法原理图)
在测量中,闸门的开启和关闭都由被测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来控制,因而与Nx的计数保持同步,因而Nx不存在误差,但是对于基准信号f0来说,闸门的开启和闭合仍然时随机的,因而N0存在±1的误差,
测频的最大相对误差为:Δfx/fx=±(ΔN0/N0+Δf0/f0)
由上式看出,测频精度与被测信号频率没有关系,只要N0和f0足够大,系统可以满足很高的精度要求。因此,参考计数器的最高计数频率的限制,选取合适的基准信号频率和恰当的闸门开启时间,便可以在0.1Hz~16MHz的范围内使测频精度不变,即等精度测量。
我们设计本数字频率计系统采用等精度测量法。取11.0592MH的晶振信号为基准源f0。通过闸门来控制两个计数器的开启和关闭。由单片机控制预置门的开启,预置门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与fx的上升沿共同控制精确门的开启和关闭,这样使fx的计数与精确门的开启保持同步。
四、 软件的设计整个软件的流程图见附图2~3。
五、系统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测量仪器:泰克信源一台、泰克示波器一台、稳压源一台;
● 测量方法:用泰克信源产生的方波作为被测信号,用所设计的系统进行不同频段的频率测量;
● 测量条件:经过软件对f0调理后,采用软件跟踪测试。
● 频率测量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信号频率(HZ) 测量值(HZ)信号频率(HZ)测量值(HZ) 1.0000 1.000100.0000K 99.999K 1.2340 1.234166.1239K 166.123K 10.0000 10.000166.1240K 166.123K 100.0000 100.000166.1241K 166.124K 123.4564123.456500.0000K 499.999K 123.4565 123.457 1.0000M999.999K 1.0000K 1.000K5.0000M 4.999M 10.0000K10.000K 10.0000M10.000M 50.0000K 49.999K 15.0000M 15.000M● 误差分析
:上面数据是对CPLD集成频率测量系统检验所测,实际测量所有的数据都是采取8位显示的,但是采用泰克信源作为被测信号,其本身精度只能达到两位小数,于是截取了3位小数来记录。
整个频段内的误差基本保持在4*10-5,满足设计要求。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于时间参数的测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尤其是系统核心的设计――数字频率计的设计,首先通过硬件设计,从整体上和细节上对于系统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然后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实现时间参数测量系统的模块化和集成化。本次实验使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了时间参数测量系统及其应用。
原文网址:武汉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http://eelab.whu.edu.cn/bbs/ShowPost.asp?id=264
用户1443100 2009-5-27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