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滴答滴答的钟声,2009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感谢Dian团队在时光流逝的同时给予我的历练和成长。
回首在Dian团队度过的2009年,经历了太多的事情,7、8月份的千兆网卡项目攻坚阶段、9月份的保研以及从9月份至今的转战H3,每件事都在我的人生轨迹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一年下来,积累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通过千兆网卡项目,有机会接触了团队的大牛——司徒学长。在项目过程中,也得到了他很多的关心和帮助,他乐于、敢于、善于探索的精神更是令我印象深刻;有机会接触了小宝(学长、班主任),在 7 、 8 月份项目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他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给了我们全组希望,指引着我们走完了当时认为很艰难的历程。在项目7、8月份时的攻坚阶段,我们“攻坚5人组”团队一致,在经历了担忧、郁闷、惊喜和成功的喜悦后,终于将项目搞定,拿到了甲方的项目结题证书。这一个半月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我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段时间里,更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在保研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四个字——事在人为。整个保研的过程中困难无数,而我就是在这四个字的指引和激励下走过来的。在去北京那所学校交材料时,由于我们学校开的证明都是写的“科学硕士”,而人家信通学院的教务科科长就只认所谓的“工学硕士”,说“根本就没听过什么科学硕士,全国都叫工学硕士”。我还记得当时自己拿着材料站在窗户旁边望着窗外北京的景色,当时真的非常无语,也十分无奈,觉得可能就此与这个城市无缘了。可是我不甘心啊,于是我打听着找到了他们学校的教务处,直接找那儿的负责人理论,那人给我们学校的教务处打过电话后终于“网开一面”,承认了我们的“科学硕士”证明。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整个过程中,如果不能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我想最后可能是另外一个结果。
在团队的项目组中,H3组可以说是最规范的了,遵循所谓的“CMM流程”,抱着体验此流程的心理,9月份我转战H3。之前一直听到“在H3无法锻炼技术”、“H3就是文档”的说明,但是当我自己参与到H3的项目中时,感受却大不相同。我最不理解的就是为什么会有“H3无法锻炼技术”的说法,正像经理所说的那样,“在其它项目组需要的技术在H3都有”。我想之前有“在H3无法锻炼技术”这种想法的人,肯定是缺少“一双发现技术的眼睛”。项目的代码你真的都搞清楚了吗?H3的编程规范你都理解并能熟练运用了吗?项目整体的设计模式你真的理解了吗。。。。。。总之,H3的东西有太多可以挖掘的东西,项目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用户1400791 2009-12-13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