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访了两家电子信息类企业。<?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本次走访是为了探讨教师到企业锻炼的问题,顺便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与两家公司老总的交谈中,得到了如下信息:
1. 很欢迎院校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研修。
2. 人才需求十分强烈,都表示现在人才难求,可问题是每年都有大批的大中专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而毕业生的普遍反映是工作难找。这明显就是很矛盾的结论。即:企业认为人才难求,毕业生却认为工作难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悖论”式的结论呢?
在与企业老总的深入交流后,才基本搞清楚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如今的大中专毕业生是很多,来企业应聘的也很多,但毕业生和企业,两者的期望和诉求有明显差异。在毕业生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应该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不愿意从事一线工作,比如车间的工作或者售后技术支持的工作,在企业方面,他们认为刚刚毕业的学生,明显地实际工作能力不足,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同时有些好高骛远,不能踏踏实实地在一线工作,没有肯吃苦、肯钻研的精神。
那么企业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呢?笔者仔细研究了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近几年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时结合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认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
1. 能够遵纪守法,对企业有认同感,有忠诚度;
2. 有真才实学,而不是仅仅有一张文凭;
3. 肯学肯干,能够耐得住苦闷、寂寞和辛苦;
4. 愿意从一线工作做起,既能够做小事,又能够做大事;
5. 不会好高骛远、不会只懂得抱怨和牢骚;
6. 不会遇到困难就退缩、就逃避;
7. 有勇气承担工作任务,又能够全力以赴去工作。
在走访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件事情,他们问我,你是学院的老师,你能告诉我吗,为什么我们国家每年有超过百万的本专科毕业生,还有那么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可为什么我们企业就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呢?面对这个问题,我无法给这些老总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可我不由得反思,是不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出了问题,是不是我们在学生的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和职业品德教育、学科划分或者专业划分、创新意识等诸多的教育问题上真的出了问题?
如果说教育需要改革,不如说整个社会需要改革,需要从我们的思想上、信仰上入手,使我们的社会不再浮躁、不再一味拜金、不再追求奢华和享受,而是踏踏实实地不怕吃苦、敢于奋斗,就像我们共和国早期的钱学森们那样,我想企业老总们忧心的无人可用和毕业生们抱怨的工作难找的问题,就不会再出现了。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