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大国际领先半导体公司相继发布了下一步工厂扩建投资决策,单从消息来看,对中国可谓是喜忧参半。
先是3月26日,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宣布将在大连投资建造一座新的晶圆制造厂。虽然英特尔此前在上海和成都已有建厂,但此次投资意义大大超过以往,不仅因为25亿美元投资额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进的最大单笔外商投资,更在于其工艺水平处于半导体技术前沿领域,而且这是英特尔在亚洲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晶圆制造厂,之前的工厂只涉及晶圆制造完成后的封装和测试环节。接着在5月初,另一家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公司也宣布了其新的芯片封装厂投资计划,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亚洲国家仔细评估之后,该公司最终决定投资10亿美元将工厂设在菲律宾。
两家顶级半导体公司在新工厂选址问题上表现出不同态度,也引起了业界的热评,显然这样大一个投资决策其最后决定一定是多方面因素权衡的结果,同时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我们也必须对其将会带来的影响要有清醒的认识。
以德州仪器的投资为例,尽管投资额不到英特尔项目的一半,而且还只是芯片封装,但由于该公司经过初选后最后将目标仅限在中国和菲律宾之间进行选择,因此很多媒体将该公司的决定视为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竞争力下降的表现,互联网上“中国丧失低成本优势”的论点也不绝于耳。然而这样的分析太过肤浅,成本当然是投资建厂要的一个主要考量因素,但实际上在中国设厂的运营成本相对来说仍然低于周边国家,比如德州仪器对菲律宾的成本和电力供应可靠性就一直存有担心,而且多年来菲律宾的平均工资水平也一直高于中国,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能够吸引英特尔的原因之一,因此从德州仪器的决定就简单得出中国劳动力成本升高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德州仪器自己也表示,该公司在菲律宾已有一家芯片厂里的熟练技术员工促使了其决定在当地再建第二座工厂。另外据分析,随着中国本地IC设计公司的崛起,在某些领域已经和德州仪器形成竞争,出于对知识产权和保护竞争力的考虑,将工厂设在菲律宾也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选择。
英特尔晶圆厂落户大连毫无疑问会引起半导体产业链的“群聚效应”,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GDP增长有极大的拉动作用。然而除了半导体制造,中国更应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提高芯片设计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晶圆制造厂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的促进将是局部的。我们要看到目前中国虽然已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市场,但仍有超过90%的集成电路需要依赖进口,因此不能因为吸引了先进的晶圆制造厂投资即沾沾自喜,认为就能达到整体水平的提高,更何况英特尔大连晶圆厂是按现在技术设计的,等到2010年投产后其技术与当时最尖端水平还是会有一些差距。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结构和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我们需要继续采取鼓励措施吸引更多技术领先的跨国企业到我国投资设厂,而与此同时,仍应该加快本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进步的步伐。以中国自身的市场与经济实力,加上日益提高的产业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以及积极的政策引导,相信在市场上将会有更多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地公司崛起,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腾飞。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