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造车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6
    2021-4-20 10:36
    2642 次阅读|
    5 个评论
    ​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不知是提前通气了,还是纯属巧合,最近宣布造车的企业再次呈现扎堆之势。有做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的小米,也有做扫地机器人的石头科技,还有做无人机的大疆。 造车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易如反掌的事,给大众带来一种人人都能造的感觉。 事实上这波由场外选手掀起的“造车运动”,去年就已经启动了。比如百度和吉利、苹果和现代、滴滴和比亚迪。 明面上看,这些场外选手大多都是纯互联网业务或智能硬件起家,几乎和汽车,甚至和出行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而且造车极其烧钱,百度说去年投了200亿造车,恒大汽车此前也表示已经烧了快500亿,“造车新势力”也统统困于财务亏损,造车这样一件费心费钱的事,为啥还有这么多后来者愿意投身其中? 超级蛋糕的诱惑 企业的本能是追求盈利,业务跨界道理一样,小米也好,大疆也好,驱动它们造车的动力都是市场。 但这个市场指的其实不完全是大众此前所认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生态这两个未来市场,通俗地说,就是买车和买服务这两块市场。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有多大?商务部给出的数据显示,去年新能源车产销量大概占比都在5.4%这一比例。长远来看,新能源车会完全代替传统能源汽车,所以新能源车市场规模至少还有接近20倍左右的成长空间。 即使把时间拉近点,根据国家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要达到20%,占比提升幅度接近4倍。而现在造车运动空前繁荣,很有可能会让这个目标提前完成。 除了买卖汽车的交易市场,和车有关的服务市场,未来成长空间也极为可观。比较典型的就是新能源车的电池相关服务和自动驾驶服务两大项。参考蔚来、特斯拉等厂商,电池服务和自动驾驶服务已经产生营收,随着新能源车的继续进化和渗透率逐步提高,这两块服务收入的想象空间也会不断膨胀。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杂糅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三大发展趋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是一块超级蛋糕。而这块蛋糕现在还只露出非常小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整体产业及市场的成熟,后面的大块蛋糕,是所有玩家都有机会吃到的。 后发者的最大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这块超级蛋糕足够大,但目前来看,赛道的竞争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先发者手中,后发者很难说有什么可靠的优势。 不过这里所指的先发者,主要是小米、石头科技这类,它们此前并没有在造车上有什么实质性的技术和团队积累,经验比较单薄。 而大疆、百度这类严格意义上不算后发者,像百度虽然今年1月才宣布造车,但百度在软件层面已经深耕了很多年,有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有大量的实况路测数据积累,而大疆则已经为此筹备五年,团队也达到一定规模,甚至还宣布最快于今年底量产自动驾驶汽车。 所以这批造车运动里正式宣布造车的玩家中,也不完全都是刚刚才接触造车的,部分已经做了很长一段时间,并认为时机到了,才选择公之于众。 这么来看,从研究造车的最初时间点来看,真正的新玩家其实非常少,大部分还是做了充足准备,可以拿出点真东西后才官宣的,毕竟这不是过家家,新能源车市场竞争这么激烈。 总体来说,时间上慢了一步两步,是后发者造车最大的劣势,因为新能源车是新东西,虽然没有约定俗成的造车规则,但却需要反复的试产和试错,以及大量数据和场景积累,从设计到真正造出一辆车再到量产面向消费市场的车子,需要跨越多个周期。 有人可能会说新玩家都不缺钱,有的是钱烧,所以造车有优势,但在新能源车这个竞技场里,烧钱速度换不来核心技术的研发速度,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除了要足够的钱外,还要一定长度的时间。 造车最需要恒心 后发者虽然不在进场时间上占优势,但这还不至于给其判死刑。对这些后发者来说,造车和卖车过程中的那些必然需要面对的挑战,才是最有威胁性的。 先说造车,在钱够的情况下,最大的问题在于选择轻模式还是重模式,选择完全自主还是部分自主。拿小米来说,雷军说All in,假设要走核心部分全自主研发的模式,参考恒大汽车,把车量产出来大概率是三年以后的事了,如果走半自主模式,系统、动力、底盘这些部分,至少要拿出一两个来自己做,其他的去整合供应商,真要造出一台自己满意的车,也很不容易。 造车虽然花钱,也考验技术研发能力,但至少方向和目标都是确定的,但是后面怎么把车推向市场,以及保持一定的份额,可能就更考验企业的战略和定力了。 因为现在已经是红海了,各个价位都有比较强力的玩家,造高中低端的车都意味着要和其他人一起抢用户。另外从现阶段的新能源车市场来看,产品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同质化的趋势,自动驾驶等级、续航什么水平,价位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波动,除开用户对品牌的偏好外,其他的都要靠营销。 整个过程看下来,现在这批新玩家,造车和卖车过程中要面对大量的新问题和老问题。在不确信自己能百分之百成功或者在激烈博弈里活下来的情况下,造车的恒心就成了唯一支撑自己走下去的理由了。 可能是一场生死战 在政策和市场氛围的渲染下,造车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必选项。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更多场外选手必然还会陆续参与进来,继续推动这场造车运动狂潮的延续。 繁荣之下也有暗流,造车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这些已经在各自领域做出显著成绩的企业,恰恰很容易忽略造车背后的巨大风险和陷阱。 一方面,造车并非百分百成功,像拜腾、博郡,都是在烧钱之后成了行业的炮灰,虽然这些都是个案,但足以说明想造车不是一定就能造成。 另一方面,造车属于新业务,一旦失败或搁浅,可能会对公司的根基业务造成打击。造车这事,如果不走外部融资,自己公司账上的现金流必然会承压,会对原公司的团队和资源形成一定的分流效应。所以我们才看到石头科技、恒大汽车选择把造车业务放到新公司里去了。 所以说,造车也完全可能是一场生死战。如果真的成了,那反而就是换道超车,公司生态能力发生质变,上升到新一个台阶,如果没成,那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来休养生息,甚至面临九死一生这样最坏的境地。 总之,造车这事不能盲从,要量力而行,把它想的复杂点或想的难一点,没有任何坏处。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 热度 13
    2021-4-13 10:36
    2304 次阅读|
    0 个评论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经过几年的发展演进,以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掀起的第一轮造车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个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进程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以电动化为基础的汽车智能化大潮开始汹涌来袭。 在一众人尽皆知的参与企业中,小米、滴滴、华为这三个来自不同领域、代表不同方向​的造车参与者,均因为各自具备的不同优势而广受外界关注。 预谋已久的滴滴 从《晚点 LatePost》以及界面新闻等多个媒体渠道获悉,滴滴已经在内部正式启动造车项目了,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目前其造车团队已经开始在诸多车厂挖人了。 滴滴宣布造车的消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事实上,早在2019年滴滴就与比亚迪成立合资公司,做自己的定制网约车D1;随后滴滴又与腾讯一起参与了恒大汽车的百亿融资,从这些动作不难看出,滴滴入局造车显然是预谋已久。而从滴滴自身的条件来看,滴滴造车也自有其内在逻辑。 首先,滴滴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网约车司机用户群。据滴滴在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平台拥有1160万司机,这个司机数是已经获得网约车资格的司机数,基本人人有车。按照网约车司机每年5%的新车更换率来说,滴滴平台将会产生每年50万辆以上的新增新车需求,其可挖掘的潜力巨大。 而根据滴滴规划,未来十年计划向市场推广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计算,滴滴平台或有望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大的买方之一。 其次,从滴滴的汽车战略来看,下场造车有利于其完善汽车服务闭环生态。滴滴最早的汽车项目统归于小桔车服管理,如今小桔车服旗下已经涵盖了小桔有车(汽车租赁)、养车、二手车、充电加油等众多业务,形成了以前端长租为主线,后端维修、保险和能源等为辅助的多重商业化路径,而汽车作为车服战略闭环的核心点,必须交由滴滴自己来主导。这种情况下,下场造车就成了滴滴的必然选择。 最后,入局潜力无限的智能汽车市场,还能够提升滴滴的整体估值。从行业来看,智能汽车市场是个市场规模超过万亿的大市场,滴滴入局智能汽车市场有利于其拓展业务;从自身情况来看,滴滴重金押注的无人驾驶,配合上新能源汽车才能进一步释放其商业化潜力,这些因素无疑都会对资本市场抬升其估值有重大助益。 谨慎入局的小米 相比大胆激进的滴滴,小米在选择造车这件事上则要谨慎许多。根据雷军介绍,在正式做造车决策之前,他与200位业内人士交流沟通了85场,分别进行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和两次正式董事会讨论,在经过充分的调研与论证之后,雷军才最终做出了造车的决定,其对造车之谨慎由此可见一斑。不过谨慎归谨慎,小米在造车这件事上却并不完全是零起步。 其一,小米积累了大量的汽车技术和汽车行业资源。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小米已申请的汽车专利已经达到了134项,基本覆盖了智能汽车的方方面面。另外,雷军旗下小米集团、顺为资本还通过投资的方式,持有了很多汽车产业链公司的股权。比如做汽车半导体的比亚迪半导体、自动驾驶的凯立德、车联网的上海博泰,以及做整车制造的蔚来、小鹏等,这些资源对于小米进军汽车产业无疑有极大助益。 其二,小米拥有全球最大的物联网生态。据小米财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小米的AIOT平台已经链接的IOT设备数已经达到了3.25亿台,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生态企业。切入智能汽车之后,会进一步将小米的车联网与其原有的生态融合,形成新的更大的闭环生态,从而进一步拓展小米的AIOT生态。 其三,小米手机业务跃居全球前三。在华为遭到制裁压制之后,小米逐渐在高端市场崭露头角,手机业务也重返全球前三,这使其可以暂时免去后顾之忧,可以寻求新的增长赛道进行布局,避免了小米切入造车之后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其四,小米拥有雄厚的资金储备。根据雷军介绍,截至2020年底小米拥有的现金储备已经达到了1080亿人民币,足够支撑小米造车前期的资金消耗。按照雷军的规划,未来十年小米将在造车上投入100亿美金,而小米拥有1000亿的现金储备,让其具备一战之力。因此从各方面来看,小米造车看似突兀,实则是做了充分的功课。 只做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华为 与一心想要下场造车的小米和滴滴不同,华为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华为不造车,华为只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更确切的定位是,华为只做智能汽车厂商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华为之所以选择做这样的定位,与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从汽车行业本身的情况来看,造车的投入极高、风险极大,但收益并不理想。目前国内整车厂的利润率都在10%左右,下场造车给华为带来的营收贡献并不显著。 与整车制造不同,车企的核心零部件业务毛利率却很高,入局汽车零部件业务,显然是当下华为更为实际的选择。目前来看,华为重点参与的车联网、智能驾驶、汽车芯片、激光雷达等领域都是智能汽车的核心要件,这些业务单独拿出来也都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这些领域也都是华为比较擅长的领域,与产业链复杂、利润微薄的整车制造不同,既能积累技术还能顺便赚钱的零部件业务,显然是华为参与智能汽车的最优解。 另外,华为与国内众多的车企均有直接合作,下场造车无疑会影响到这种合作关系,这对当下的华为推进业务十分不利。具体来看,2020年由于消费者业务增长受挫,华为去年的营收增长已经跌至个位数,华为迫切需求新的业务来推动营收增长,当前选择与车厂抱团合作,显然更加明智、务实。 构建生态将成巨头造车核心竞争力 从目前来看,不论是拥有巨大网约车网络的滴滴,或是拥有国内最大AIOT平台的小米,亦或是在智能汽车零部件领域广有布局的华为,都在努力构建适应智能汽车的产业生态。三家具体参与方式不同、手段各异,但在结合自身优势构建生态方面却是殊途同归。 这是因为,对于滴滴、华为、小米等各路巨头来说,生态能力或许会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 首先,构建生态有利于增强各家巨头在汽车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构建与自身优势相协作的智能汽车生态,可以加速各家巨头参与智能汽车产业变革的进程,让平台对智能汽车产业产生更大影响。 与传统整车制造企业如长城、比亚迪等平台相比,滴滴、小米、华为等巨头,在整车制造、产业链整合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与之相对应,它们也存在相应的优势。而在造车方面,它们的优势正在于其生态协同能力,它们想要在产业链众多、过程复杂的造车企业中胜出,也必须发挥自身的生态影响力。 其次,新的生态会为其带来更加多元的变现方式。通过生态搭建,巨头可以在各自的生态之内,衍生出很多新的变现方式。 如滴滴切入整车制造之后,滴滴平台就变成了直销渠道,汽车销售会成为它的又一项核心业务;对小米来说,参与汽车制造不仅会让它进一步激发原有生态的活力,智能汽车还会催生出很多新的需求,衍生更多的变现空间;对于身陷囹圄的华为来说,汽车业务也有望成为其手机业务之外的另一大业务增长点。 而从整个行业来看,未来在各个巨头竞相下场造车之后,生态能力也会成为各家巨头最终角逐的关键。毕竟,只是单一的资本投资或者汽车制造,毫无经验的巨头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汽车领域,杀出重围的希望十分渺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构建新的生态,将会成为未来各路巨头角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要点。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 热度 4
    2021-1-1 18:32
    2875 次阅读|
    2 个评论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2020年就要过去了,回首望去,今年最大的赢家,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大家所预料的在线教育或者在线办公,而是去年最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在经历过一波大起大落之后,2020年已经可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元年。蔚来董事长李斌非常认可“元年”的说法:“有的人讲今年是中国电动汽车的元年,我觉得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它背后主要的驱动因素变了,变成了消费驱动,我觉得这是整个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事实正如李斌所言,新能源汽车销量从下半年开始呈爆发式增长,车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128.6%。关键是市场结构同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的比例已提升至70%,这表明行业发展正式由政策驱动转型为市场(消费)驱动。 市场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预示着整个新能源行业发展已经开始步入正轨。这样的根本性变化,对得起一众车企接连飙升的股价,也对得起资本市场的期待。然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步入正轨,并不意味着这些已经熬出头的造车新势力将会取得最终胜果。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集中程度已经很高,但这盘大棋尚未确立最终格局,博弈远未结束,而且幕后的棋手们还有很多别样想法。 资本推手 “新能源汽车”这个说法现在已经被广泛认可,不过中间一度流行的“互联网汽车”的表述或许会更加贴近事实。因为如果没有包括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们自始至终的资本支持,造车新势力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眼下的市场格局大概率也将会是另一番面貌。 事实上,深扒造车新势力们的股权结构,不难发现互联网巨头们往往都是其中的前几大股东。以7月底登陆纳斯达克的理想汽车为例,王兴对李想的鼎力支持世所公知,所以在理想汽车提交的招股书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兴及其关联方美团为理想汽车第二大股东,持有3.32亿股,约占总股本的23.5%。 美团和理想汽车的这种关系不是孤例。腾讯参与了蔚来14轮融资中的6轮,目前总共持有蔚来超过15%的股份,稳坐第二大股东的位置,同时腾讯还持有特斯拉5%的股份,是特斯拉的第五大股东;小鹏汽车的10轮融资中,阿里至少参与了3轮,目前对小鹏汽车持股超过14%,是其第二大股东;而威马汽车从创立至今一直受到百度的“重仓”,目前百度对威马汽车的最终受益股份超过10%。 互联网巨头资本支持,是造车新势力们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支撑力量。不过部分互联网巨头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其实比有些造车新势力成立的时间还要早。比如,2014年在参与小鹏汽车的融资之前,阿里曾宣布与上汽集团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斑马网络公司成立,荣威随之诞生。 无论如何,互联网巨头们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本推手,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而互联网巨头们对新能源汽车如此热衷,并不仅仅是因为看中了其中赚钱机会,还有很多科技创新方面的考量。 技术加持 基于海量的流量和数据,不断锤炼自身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并且利用数据优势对人工智能进行更有效的训练,最后以AI芯片为切入口,彻底打通硬件入口。这是互联网巨头搞硬科技创新的一条常规途径,也是阿里、腾讯亲自验证过的成功道路。 而互联网巨头们在这个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技术能力,包括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成果,其实非常契合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科技需求。因此从一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互联网巨头们就普遍怀有以自身技术赋能行业加速发展的目标。 比如,阿里与上汽成立的斑马网络,就曾一度凭借出色的车联网系统让上汽荣威获得了不小的市场反应;而腾讯在2015年和富士康、和谐汽车组建的造车联盟“和谐富腾”,腾讯的定位就是车联网系统和技术平台方,联盟破裂之后腾讯仍未放弃,2016年下半年成立了自己的自动驾驶实验室。 当然,对技术赋能行业最为热衷的还是百度。百度从2015年就开始大规模投入无人车技术研发,2017年发布Apollo技术开放平台,2018年发布可适配自动驾驶的全功能云端AI芯片“昆仑”。 互联网巨头们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科技创新机会显然是充满渴望的。然而大笔资金砸下,却没能换来造车新势力们的顺畅配合。 在技术应用方面,互联网巨头们和车企之间似乎存在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互联网巨头们想要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的底层技术供应商,从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从硬件到软件无所不包。但可以明显看到,蔚来、理想等越来越多有实力的车企更倾向于自己搭建底层系统,实现对汽车核心技术能力的把控,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开放的第三方服务生态。 简而言之,互联网巨头们想要实现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把控和供应,而造车新势力们想要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因为这一矛盾的存在,很多互联网巨头和造车新势力的合作,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亲密无间。 亲自下场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中,互联网巨头们绝不会甘于只做资讯、娱乐服务供应商。于是除进一步加强和造车新势力的合作之外,互联网们也在尝试谋求其他方式深入核心技术领域。 其一,分散投资。造车新势力们可以通过多方融资避免对互联网巨头的过度依赖,互联网巨头们也可以通过投资更多车企分散相应风险。 其二,亲自下场。虽然华为、小米都曾对亲自造车一事加以否认。但阿里、百度等一众互联网巨头却鲜有对亲自造车明确表示拒绝态度的。 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巨头亲自下场造车显然更容易达到根本目的。而从当前舆论对互联网巨头科技创新的期待来看,亲自造车或许也能稍稍帮助互联巨头们缓解舆论被动。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们亲自下场造车的尝试已经开始。2020年11月,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浦东新区共同投资的造车项目公布,三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正式启动。展开类似行动的并不只是阿里,几乎同时,滴滴和比亚迪合作推出了定制网约车D1。而百度联合传统车企亲自造车的消息,近日也被传的有鼻子有眼。 从一开始的资本扶持,到逐步深入的技术赋能,再到近期开始尝试亲自造车,互联网巨头们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内的参与感越来越强。 考虑到互联网巨头们对造车新势力长期以来的资金投入,亲自下场造车显然并不是一项最优解。但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亲自下场造车或许又是互联网巨头们的一条必经之路。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