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绝缘线

相关博文
  • 热度 20
    2021-12-10 15:22
    1213 次阅读|
    0 个评论
      绝缘线与软磁材料皆为电子变压器最重要的两个原材料,近年来,一些电子变压器使用场景出现大功率化、高频化、平板化等趋势,也使得他们对三层绝缘线的使用出现了新的变化。   目前,国内绝缘线企业越来越多,各家发展之道有所同,也有所不同,本期《走进企业》,我们实地探访了解了绝缘线行业新秀——惠州市骅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骅鹰科技”),看看其决策者是如何推动骅鹰高质量发展,骅鹰总经理江文权、副总经理王林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向内生长   骅鹰科技位于惠州仲恺高新区,成立于2013年,主要生产三层绝缘线、绞线、绞合三层绝缘线、自粘线、自粘线饼、四层绝缘线(膜包线)等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类电子、工业电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电源、航空、军工等终端市场。      从江文权获悉,骅鹰科技目前有12条生产线,膜包线有30台在运作,线饼生产线有20台设备在运作。   作为线材行业的新星,骅鹰科技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团队组建、产品大批量量产和市场推广等工作,完成了十分可观的业绩目标。在生产的品质管控、工厂的人才培养、以及产品的研发创新上,骅鹰科技都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骅鹰科技特别注重自己产品的科研,他们希望所生产的产品能有自己的灵魂。“所有的骅鹰人都有共同的一个目标,就是能够打造一个民族性的品牌,可能有点大,但还是要有梦想”,王林波说道。   “针对工厂,目前我们已有ISO9001、ISO14001品质认证,2021年我们会完成适用于汽车行业品质标准的IATF 16949的认证;针对于产品,目前骅鹰UL、VDE、CQC这些认证齐全,并在2017年已经取得B级绝缘系统认证,另在2022年,我们将会拿到F级的绝缘系统认证”   品质管控方面也是近年来王林波主抓的重点,据她介绍,骅鹰科技目前除了拥有业界常规的检测设备,也正在加快步伐投入智能制造系统,由PLC来控制整个生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在线每个生产环节品质,让产品的一致性做到更好。   相对来讲,惠州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仍不及省内广深莞等城市,但骅鹰科技仍凭借其企业远景、发展潜力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了一批高素质人才落地鹅城,共谋事业!   骅鹰科技非常注重新产品研发和创新。王林波说,“针对于材料,我们有一个专业的塑胶材料配方团队,其中4个博士后,2个博士;针对于产品工艺这一块,我们成立专业的PIE团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工艺改造,提高产品一致性和生产效益。”   针对于市场这一块,骅鹰科技拥有强大的业务团队,他们与客户时刻保持高效沟通,聆听客户真实需求,并将市场信息反馈给工厂,工厂会针对客户的真实需求,调整产品的发展方向,做到产品真正贴近客户,为客户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行业痛点。据介绍,此前他们针对焊锡回烧的行业痛点,专门研发了零熔损直焊新产品,目前已经导入量产。   向外探索   骅鹰科技三层绝缘线、膜包线等重点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变压器,随着手机充电器等市场对于扁平化、小型化产品的需求提升,他们的产品也越来越多见诸于平板变压器。江文权表示,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他们增加了平板变压器这类产品的精力和财力。   目前骅鹰科技紧盯其产品在消费类电子、5G基站、车载电子等市场的发展,并继续保持他们在工业电源、充电桩、小家电等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应骅鹰科技下游知名终端客户对线材安规、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骅鹰科技推出了膜包线,由于是在原有三层绝缘线的基础上外加一层膜,业界也有称其为四层绝缘线。王林波说,目前有一些人很看好四层绝缘线,也有一些人可能还在保留观望的态度,而骅鹰科技做四层绝缘线有偶然,也是必然。   据王林波回忆,2017年安规有一些新的要求,其中包括初次级不能相交的问题,这对变压器行业的品质要求以及自动化要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彼时开始,骅鹰科技就着眼于解决客户品质和生产问题,开发出了四层绝缘线,产品从2016年开始研发,到2018年小批量试产,直至2019年才开始稳定量产。   他们本预计2020年会是爆发的一年,但受全球疫情影响,整个市场需求的推动比他们预期稍微差了一点,所幸目前已经在快速恢复中,王林波认为整个市场的前景在未来2-3年会变得更加好。   从设备上来讲,从去年到今年,四层绝缘线这一块,骅鹰科技大概投了1000万。目前一个月可以有30KK以上的产能,基于目前的生产实力,王林波承诺,只要客户有需求,他们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并提供足够的产能支持。   智能制造趋势 坚信新品需求定爆发   王林波认为,一个新产品出来,有这种不同态度很正常,他们也会从产品的制程到量产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化解痛点。她认为,至少该产品目前在满足变压器厂商产品性能的同时,给他们的自动化生产也带来了便利性,也适应了变压器厂商智能制造生产趋势。“原来变压器是用挡墙、穿套管主式达成初次级不相交,我们现在虽然有穿套管机,它们4轴是稳定的,可能6轴还不稳定,相比之下,这种包了膜的四层绝缘线较有优势。”   第一个,自动化的效率提高,能够实现全自动化。   第二个,在品质上面,自动化规避了人为的品质风险,产品一致性好,良率提升1-2%。   第三个,生产成本降低。   目前在这一块,实际上市场消费类手机,相对来讲推广不错,目前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都有用这些方案。而小家电这一块,像美的、伊莱克斯、格力也有小片市场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因为今年疫情影响,王林波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有下降,终端厂商可能也会采取一些策略,一些设计还是会用传统的产品。“我们新的方案预测今年是大卖,但事与愿违,比预期有些差距。”      为变压器、电源厂商创造更大价值   按原发展计划,骅鹰2020年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产品应需加大量产投放市场。然而,疫情让骅鹰科技的发展节奏慢了下来,他们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   今年的疫情不管是对于骅鹰科技来讲,还是对于整个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骅鹰在遇到这个状况及时做了一些调整,包括产品振兴的策略,还有市场营销方案的策略都做了调整。   即便如此,江总和王总共同的信念是,骅鹰科技要不断加强自我革新,让利于客户,双赢才是最良性的合作方式。通过这些调整之后,从骅鹰上半年市场反应情况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他们仍实现了提升。      从骅鹰科技短短几年发展的情况来讲,江文权感叹到,“有酸甜苦辣,我们一步一步走过来,我们在不断的去完善,不断地去创造,给变压器、给电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为绝缘线行业的后起之秀,我们看到,骅鹰科技仅用了几年时间,就在行业站稳了脚跟,其年营业额放在整个行业中来看,确实可圈可点。我们也看到,骅鹰科技不安现状,应市场需求,增加产线,生产客制化产品。期待他们在今年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能够继续雄鹰展翅,鹏达天下!
  • 热度 13
    2021-12-10 15:21
    1092 次阅读|
    0 个评论
      2020年,疫情让国内外许多企业发展陷入困境,深圳市凯中和东新材料有限公司顺势而为,逆势而生,成为国内三层绝缘线企业发展的典范。   凯中和东始于2012年,母公司凯中精密集团内部称其为“管线材项目事业部”,他们从零开始,年年攀升!   2018年,凯中和东与集团一同从深圳迁至河源,开启了集团扩大化发展的新阶段。结合今年三季度营收情况,凯中和东负责人预计今年营收将比去年提升54%左右,而这种增速还在延续……   实际上,凯中和东并非国内最早生产三层绝缘线的厂家,但他们却迅速成长为国内生产规模、销售业绩走在前列的杰出代表。对于凯中和东迁址河源的改变,以及未来产业布局与规划,本期《走进企业》栏目组,在河源采访了凯中和东总经理施兴洲。      应势革新   硕士研发团队科班出身   据介绍,上海、深圳、中国台湾是凯中和东重要的销售中心,河源是其研发、生产基地。   目前,凯中和东有147名员工,包括百余位生产线员工,四十多名研发人员。团队研发人员不乏毕业于哈工大、暨大、贵州大学等211/985高校硕士研究生,且多为科班出身,有研究高分子材料,也有研究设备方面的;另有长期扎根集团的技术总监。从深圳迁至河源后,凯中和东继续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   施兴洲总经理介绍说,他们此前在深圳时,研发费用大概占到营收的7-8%,来到河源以后他们将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至11-12%,重点提升设备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量。   针对未来重点市场,研发团队将对绝缘线产品形态、绝缘材料等方面进行调整,如多股绞线,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所涉及到的IGBT模块,后续他们将对圆型状态的多股绞线进行挤压,形成紧凑扁环状(如图示),此设计可以使得电源线包做得更小,在兼顾小体积的同时,让产品功率做得更大。非常契合电子产品大电流、低损耗、小型号发展趋势。      除对产品形态进行改变以外,凯中和东也在根据终端市场需求,对绝缘材料做出调整。据了解,现在三层绝缘线一般都是用PET材料,俗称聚酯,相对而言,它是比较普通的塑料粒子,价格并不高。施兴洲表示,后续他们将考虑引进像PPS、PEI、铁氟龙等多种材料。“当然我们现在扁线方面可能是花了很大一部分。我们直接采用了PEEK材料,俗称聚醚醚酮,号称“塑料的黄金”,一公斤大概1000块钱。这种产品推出来,可以把这个绝缘层做得更薄,更耐温,性能会大幅度提升。”   产量增加50%   打造23条三层绝缘线产线 2的效果非常好。”   记者在凯中和东河源生产车间看到,目前一共有21条三层绝缘线生产流水线。施兴洲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年底还将引入2-3条产线,届时,他们总共将有23条生产线。“我们希望三层绝缘线的产量能够达到一个月1.6—1.8亿米。我们预判明年,总产值可能会达到1.6—1.8亿元。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产品,比如像膜包线、多股绞线之类的,可能会往两个亿方向。”   据他透露,今年三季度,凯中和东产值已达到9700万元,施兴洲预估他们今年全年营收将达1.3亿元左右。据他分析,仅从从销售数量、产值来看,目前凯中和东应该是国内三层绝缘线最大的生产厂商。   主推新能源汽车   扁线新品明年预量产   凯中和东三层绝缘线大量用于通讯、家电、医疗等市场领域,今年受疫情影响,医疗板块需求强烈,加之宅经济推动智能家居、家电产品增量,凯中和东三层绝缘线需求呈供不应求状态。除此之外,他们还把发展目光对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后续他们还将有三款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产品推出。      施兴洲认为,由于电气化程度高,新能源汽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与凯中精密、凯中和东产品契合度较高,市场潜力非常大,集团上下都在倾力打造服务这一市场的产品。   据了解,英飞凌、TDK等企业生产的IGBT模块,就大量使用了三层绝缘线。         而施兴洲口中所说的新产品,是一个扁导线材,顾名思义它是个扁形的导体,外面包塑,生产工艺与三层绝缘线类似,产品也较为相似。它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在高功率电源产品,如汽车驱动电机,“我认为这个产品以后的用量非常大,是我们比较看好的市场。另外,我们现在也在跟光宝集团紧密合作,开发一些类似的产品,主要是高功率电源上方面的配套产品。”   虽然该新产品生产工艺与三层绝缘线类似,但也不尽相同,至少在生产设备上,两种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   “因为高功率产品的特点就是耐温性能要求非常高,同理,对绝缘性要求自然也非常高。我们从业人士都知道,汽车行业要求很严格,几乎是要求零缺陷,客户要求我们要达到0ppm,即1/100万的不良都是不允许的。”   为推动这一项目的开展,凯中和东从去年1月份开始,就组建项目研发团队,并迅速着手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把样品给予合作客户检验。样品推出市场之后,他们将抓紧推动产品OTC认证,随后再陆续量产。   据介绍,该产品未来主要给特斯拉、以及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做配套。“我们这个产品跟他们配套的话,我觉得希望还是蛮大的。”   为推动这一产品从研发到落地生产,他们从欧洲进口了先进的生产设备。“我预计应该是在明年4月-5月之间,这个产品可以面向市场。因为今年受了一些疫情的影响,我们很多进口的设备组装稍微有些滞后。本来是预计上半年就上线了,但是国外的一些组装工程师要到11月中旬才能进入中国大陆。”   期望值拉满   10亿元产值目标望5年达成   作为三层绝缘线厂商,凯中和东从着手生产这种产品以来,就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三层绝缘线最重要的品牌之一。离不开这个“管线材项目事业部”成员上下通力协作,也开不开凯中精密锐利的投资魄力。据施兴洲透露,他们团队近年来增长非常快,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值增长了57%,利润更是增长了15%。   他认为,与总公司庞大的体量相比,虽然他们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凯中和东的销售额仍只占总公司的7-8%。“即便占比并不高,但总公司凯中精密在凯中和东的投资占比仍增加至24-25%,说明集团非常看好我们。”   在采访的最后,施兴洲还透露了他们未来5年的宏伟蓝图:他们以三层绝缘线为跳板,把希望寄托于即将落地量产的几个新产品上,他们目标在2025年,能够实现年产值10亿元目标,将营收额占比增至集团营收的20%。      目前,2016年11月24日,凯中精密在深交所举行上市仪式。施兴洲希望,未来,凯中和东能够继续做大做强,成为国内第一上市的绝缘线材料企业,他深知这个距离还有点远,但他们一直奔着这个目标在前进着。   5年不短,实则也在转瞬之间即触达,五年之约,我们有机会,再回看凯中和东计划践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