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9
2012-11-3 11:34
1586 次阅读|
0 个评论
利用89C51设计一个简易日历时钟系统,时钟系统硬件主要由单片机控制的计时电路、复位等辅助电路、按键电路、数码管显示电路、电源系统等组成。日历时钟可以显示年、月、时、分、秒;可以设置年、月、时、分 其中计时控制电路由AT89C51单片机控制;按键电路包含时间设置;时间显示屏电路由7个数码管组成;电源系统由小功率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组成,输出直流电压5 V,向主电路及显示电路供电。 在计时过程中,系统利用89C51自身的计时器T0作为时钟基准,计时器中断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精度,因此获取精确的定时时钟信号成为该系统的关键。MCS-51单片机内有2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在本系统设计中采用AT89C51的定时器T0,并工作在方式1下,晶振频率为12 MHz。 1 T0定时中断 定时器/计数器T0工作方式1的电路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T0定时特性功能寄存器由TL0(低8位)和TH0(高8位)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寄存器的工作方式;TCON则用于控制定时器T0和T1的启动和停止计数,同时管理定时器T0和T1的溢出标志等。程序开始时需对TL0和TH0进行初始化编程,以定义它们的工作方式,并控制T0和T1的计数。在系统的设计中,计时单位以s为基准,并要求日误差≤10 s,如果用循环去做,无法满足精度要求。选用12 MHz的晶体可得到1 s的精度,经分析确定使用定时器0的方式1。这个方式下,定时器0是16位定时器,也就是最大定时值为FFFFH,12 MHz晶体的每个定时周期为1 s,最多可以定时FFFFH×1 s=65635 us,即使使用最大值也无法一次定时1 s,设计中使用1次定时20 ms,50次定时中断得到1 s。20 ms定时中断的定时值为:FFFFH-20 ms/1 s= B1DFH。 图2 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1逻辑结构 2 程序测试与调整 在Keil uVision3平台下利用C语言实现如下代码: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data MScond= 0;//ms uchar data Scond= 0; //s uehar data M inute= 0;//min uchar data Hour= 0;//h void main(void){ EA =1; //允许CPU中断 ET0 = 1; //定时器0中断打开 TMOD =0x1; //设定时器0为方式1 TH0= 0xB1; TL0= 0xDF; //设定时值为20 000 us(20 ms) TR0 = 1; //开始定时 while(1);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TH0=0xB1; //20 ms断点 (1) TL0=0xDF; //设定时值 MScond= MScond+ 1; if(MScond == 50) {MScond=0; Scond= Scond+ 1; if(Scond == 60) {Scond=0; Minute=Minute+1; //分断点 (2) if(Minute == 60) {Minute=0; Hour=Hour+1; //d,时断点 (3) if(Hour == 24) { Hour=0; }}}} 首先调试每20 ms中断时的精度,在选项中设定调试晶振为12 MHz,在(1)处设置一个断点再运行,这时记录下每次中断时的时间,如图3所示。在初始化中费时为551 s,每一次中断时间应该考虑该项的影响。在实际处理中可以利用两次中断时间的差来作为定时器的中断时 间间隔。 通过测试,得到第一次为0.020 568 00 s,第二次为0.040 580 00 s,第三次为0.060 592 00 s。可以看出,每中断一次会比定时值长了12 s。如果将断点设定在(2)处,并通过Logic Analyzer tool,得到分钟第一次中断的时间为60.036 57 S,第二次中断的时间为120.072 57 s,则每分钟的实际时间为60.036 S。再将断点设定在(3)处,得到小时第一次中断的时间为3 602.160 576 S,第二次中断的时间为7204.320 576 S,可以得到小时的实际时间为3602.16 S,如图4所示。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误差呢?通过对中断程序的汇编源码进行分析,实际上中断程序入堆栈时使用了两条语句:PUSH ACC和PUSH PSW。执行人栈指令花费了4个机器周期,加上重新对TH0和TL0的加载又用去2个机器周期,计数值加1花费了2个机器周期,中断返回约4个机器周期共约12个机器周期。为了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对T0设置计数值时减去12个机器周期,将计算得到的初始值B1DFH加上12(0CH)得到:B1DFH+12=B1EBH作为新的定时器初值,修改后的程序为: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data MScond=0; //ms uchar data Scond=0; //s uchar data Minute=0; //min uchar data Hour=0; //h void main(void){ EA = 1; //允许CPU 中断 ET0= 1; //定时器0中断打开 TMOD = 0x1; //设定时器0为方式1 TH0= 0xB1; TL0=0xEB; //设定时值为20 000 (20 ms)减去12 TR0= 1; //开始定时 while(1); }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TH0=0xB1; //20 ms断点 (1) TL0=0xDF; //设定时值 MScond= MScond+ 1; if(MScond == 50) {MScond=0; Scond= Scond+ 1; if rScond == 60) {Scond=0; Minute=Minute+1; //分断点 (2) if(Minute == 60) {Minute=0; Hour=Hour+1; //时断点 (3) if(Hour == 24) { Hour=0;}}}} 重新调试程序,仍然在选项中设定调试晶振为12 MHz,重新测试20 ms定时器的实际时间,在(1)处设置一个断点后运行,重新记录下每次中断时的时间,如图5所示。初始化时间为556 s,为消除其影响,使用两次中断时间间隔来作为定时器实际获得的基准时钟。得到一次中断时的时间为0.020 556 00 S,第二次为0.040 556 000,第二次为0.060 556 00 s,可以看出每次中断间隔刚好20 ms。如果将断点设定在(2)处.并通过Logic Analyzer tool,得到第一次中断时时间为60.000 57 s,第二次为120.000 57 s,间隔刚好60 s。将断点设定在(3)处,得到第一次中断的时间为3600.000 578 s,第二次中断时间为7200.000 578 s,时间间隔为3 600 s,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完全可以满足系统设计的需要。 3 总结 通过对定时器的误差分析和校正.可以提高系统的精确度。当然.上面的分析是在软环境下理想晶振频率下实现的,在现实中会因晶振偏差等因素而造成误差。在该测试中,主程序没有进行其他处理,而在日历设计中还要涉及到计时器T1的中断来完成对扫描显示电路的处理,还包括外部中断对时钟进行了调整,加上一些闹钟功能,这必然会对T0的定时精确性产生影响。另外.当中断程序中语句越多,占用的机器周期也越多,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Keil uVision3的分析工具,通过多次调整计数初值以获取精确的时钟信号,这对于要求精确时钟信号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