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困惑

相关博文
  • 热度 34
    2014-6-9 15:57
    5140 次阅读|
    5 个评论
             最近思想有点跑偏,在长沙这个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或者说有点闭塞的地方,每当自己想捣鼓捣鼓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时总是一筹莫展。如果换在成都,在两个层次的理工类高校、大小企业和研究所里都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师兄弟,城隍庙基本上能够满足所有小 geek 们的需求。而在同样高速发展的长沙,却连一个像样的电子交易市场都没有(最大的南湖大市场最多满足初学者入行练手,而且毫无价格和便利优势)。虽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在长沙各行各业的人脉资源都不缺,但唯独缺少像在成都那些志同道合的同行。也许有人会误以为我这是不务正业,或者天真的想创业等等。其实我只是想追求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创造的乐趣。当然,这种 DIY 是为我的技术追求而存在的(从本科开始一直捣鼓电子设计的人都懂得)。下面我就掏心的说下我的困惑,也与同行们分享技术之外的一些生活感悟。         在研究生还未毕业的时候我就回到了长沙,原因很简单。因为谈了 8 年的女友从本来年薪 15W 以上的证卷公司被家里人劝说回了长沙。我也就放弃了成都获得的所有机会并移交了所有手里的事回来了。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第一、我们都是湖南人,第二、在长沙亲戚朋友很多,房价便宜没有什么自然灾害。按理说回长沙是一种求安定的选择。当然,我俩的工作在长沙起步都不低,也都是自己的本行。可能是我们两个都有一个追求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望,首先是她因为工作上的落差,尤其是待遇(长沙你懂得)。有了想回成都的想法,我知道她现在是回不去的,也就抱怨而已。不过成都这个天府之国真的如传言那样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思想上我俩一直对成都有特俗的感情,这也造成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试图寻找类似成都那样的感觉。虽然忙,但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由心而生的归属感。        也许过来人会说,既然选择回来就应该安定心志,好好想想如何为家乡做贡献才对。其实我是真的听进去了也尽力做了,静下心一切从基础做起。很快,在一个新的领域,很快找了到切入点,也不断的拓展和发挥自己的专长。在电子学、抗干扰、通信同步技术上串联并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工程应用为基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学习测量技术,并与之前接触的探测领域不断的进行对比,这中间的体会和心得可能短时间无法总结,也许很多感受不一定正确,但对我自身的感触非常大,有关于教育的,有关于学术科研的,也有关于工程技术的等等。        首先谈谈教育,我看到论坛上有很多人热衷于将公式化,枯燥的基础理论用通俗的语言或者说用感性方式让初学的人去理解和运用。因为大家都觉得在学校里学过的东西太理论很多都不适用也不知道怎么用。我这里不是想给大家上课,我想用我在两个看似不相干但又相辅相成的学科之间看到的共性,谈谈我的感触。这两个学科分别是电子学和测量学,在论坛里经常逛的人对电子学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在我的学生时代,真正让我大开眼界的是 MIT 公开课:电路和电子学。课程第一讲站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从全面解释了电磁现象原理的 麦克斯韦 方程组出发,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测量数据,人们从这些数据中抽象总结出了欧姆定律等基本物理规律;为了进一步运用这些自然属性设计有用的东西,人们发现这些定律分析问题太过复杂,于是乎想出了把复杂物理过程抽象成容易分析和理解的简单过程,这就有了集总电路的概念,这层概念在很多电路与分析的书籍中都有大费周章的描述;随着设计电路功能的进一步复杂,抽象的结果就有了我们熟知的数电和模电两大分支,随后的演变我想在电子、通信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上都能看出。下面图就是摘至《 ​ 麻 ​ 省 ​ 理 ​ 工 ​ 开 ​ 放 ​ 课 ​ 程 ​ : ​ 电 ​ 路 ​ 与 ​ 电 ​ 子 ​ 学 ​ 》 ​ 6 ​ 0 ​ 0 ​ 2 ​ L ​ e ​ c ​ 0 ​ 1 ​ 中 ​ 文 ​ 讲 ​ 义。                                                 类似这样的抽象过程我在听我导师为本科生做电子培训时亲耳听过,他说了一个抽象思维运用的典型例子,一个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无线收音机电路时,由于电路中的各种偏置,滤波,反馈,放大等使得老师说起来费力学生门听起来更是不知其所云,后来成为我国的雷达领域殿堂级专家之一的保铮院士上来几把打叉,删去不易理解的滤波,偏置等电路,再从收音机的功能电路讲起,事半功倍。作为一个技术从业者,如何运用抽象的方法去理解所学知识并通过抽象思维想办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继续学习中抽象思维的运用可能比 感性理解和通俗的语言表述在理解上更有层次感和通用性。        再谈谈测量学,我知道这个学科是在我做硕士课题时,因为涉及到大地测量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用到一些基础的误差分析方法,才知道了 GIS 这个词汇。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学科太大太空,就是不停的和观测数据打交道没多少意思。但我并不知道,我的本科毕设 GPS 接收机,项目中用到的航姿仪,仿制德国的流量计,为雷达室控制湿度的湿度计等等这些我亲手接触亲自制作的电子设备处理的都是一些测量问题。再仔细想想,除了导航、惯导以及特种测量仪器外,气象中用到的雨滴谱仪,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前沿研究的双 SAR ,穿墙,探地,超视距等等这些探测设备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基于测量数据的基础来进行探测的。这些电子学金字塔尖上的系统工程似乎都脱离不了测量过程。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请教了一下工作单位中资历最老的人物,他给了不少发展方向上的建议和深入我心的忠告,还送给了我一本为本科生新写的教材。虽然我们这里有点封闭,电子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但毕竟不是制造企业,也不是专门搞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的。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属于测量应用的先驱和领导者,成果也比较突出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合作方式多样,团队人员不单干,分工明确等等,在湖南的科技行业中有一席之地。空闲时间我看了看这本教材,发现它与电子学第一章的主题思想惊人的相似,而这里的朔源更久远,因为本人为初读,不便多说以免造成误读。有兴趣的可以在图书馆或其他地方找一找翻一翻:《测量原理》清华出版社。回过头再看看我在完善自己电子技术体系的过程中,从测量的角度上看,的确有点丢了西瓜抓了芝麻。这就是我的困惑之一,充满乐趣的电子技术与更高层次的测量应用两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谁也看不惯谁,但两者又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做出好的系统。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好困惑的,完全可以两者兼容,其实就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件必须做的事,知道它是什么事和亲自做过这件事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你的侧重点也会自然有所倾斜,广泛涉猎的好处是你明白更多,但有时给你带来的困惑也可能更多。          学术科研与工程技术以后有时间再谈吧。
  • 热度 25
    2014-5-25 23:19
    2680 次阅读|
    7 个评论
             最近思想有点跑偏,在长沙这个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或者说有点闭塞的地方,每当自己想捣鼓捣鼓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时总是一筹莫展。如果换在成都,在两个层次的理工类高校、大小企业和研究所里都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师兄弟,城隍庙基本上能够满足所有小 geek 们的需求。而在同样高速发展的长沙,却连一个像样的电子交易市场都没有(最大的南湖大市场最多满足初学者入行练手,而且毫无价格和便利优势)。虽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在长沙各行各业的人脉资源都不缺,但唯独缺少像在成都那些志同道合的同行。也许有人会误以为我这是不务正业,或者天真的想创业等等。其实我只是想追求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创造的乐趣。当然,这种 DIY 是为我的技术追求而存在的(从本科开始一直捣鼓电子设计的人都懂得)。下面我就掏心的说下我的困惑,也与同行们分享技术之外的一些生活感悟。        在研究生还未毕业的时候我就回到了长沙,原因很简单。因为谈了 8 年的女友从本来年薪 15W 以上的证卷公司被家里人劝说回了长沙。我也就放弃了成都获得的所有机会并移交了所有手里的事回来了。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第一、我们都是湖南人,第二、在长沙亲戚朋友很多,房价便宜没有什么自然灾害。按理说回长沙是一种求安定的选择。当然,我俩的工作在长沙起步都不低,也都是自己的本行。可能是我们两个都有一个追求更好生活的美好愿望,首先是她因为工作上的落差,尤其是待遇(长沙你懂得)。有了想回成都的想法,我知道她现在是回不去的,也就抱怨而已。不过成都这个天府之国真的如传言那样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思想上我俩一直对成都有特俗的感情,这也造成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试图寻找类似成都那样的感觉。虽然忙,但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由心而生的归属感。        也许过来人会说,既然选择回来就应该安定心志,好好想想如何为家乡做贡献才对。其实我是真的听进去了也尽力做了,静下心一切从基础做起。很快,在一个新的领域,很快找了到切入点,也不断的拓展和发挥自己的专长。在电子学、抗干扰、通信同步技术上串联并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工程应用为基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学习测量技术,并与之前接触的探测领域不断的进行对比,这中间的体会和心得可能短时间无法总结,也许很多感受不一定正确,但对我自身的感触非常大,有关于教育的,有关于学术科研的,也有关于工程技术的等等。        首先谈谈教育,我看到论坛上有很多人热衷于将公式化,枯燥的基础理论用通俗的语言或者说用感性方式让初学的人去理解和运用。因为大家都觉得在学校里学过的东西太理论很多都不适用也不知道怎么用。我这里不是想给大家上课,我想用我在两个看似不相干但又相辅相成的学科之间看到的共性,谈谈我的感触。这两个学科分别是电子学和测量学,在论坛里经常逛的人对电子学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在我的学生时代,真正让我大开眼界的是 MIT 公开课:电路和电子学。课程第一讲站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从全面解释了电磁现象原理的 麦克斯韦 方程组出发,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测量数据,人们从这些数据中抽象总结出了欧姆定律等基本物理规律;为了进一步运用这些自然属性设计有用的东西,人们发现这些定律分析问题太过复杂,于是乎想出了把复杂物理过程抽象成容易分析和理解的简单过程,这就有了集总电路的概念,这层概念在很多电路与分析的书籍中都有大费周章的描述;随着设计电路功能的进一步复杂,抽象的结果就有了我们熟知的数电和模电两大分支,随后的演变我想在电子、通信相关的专业课程设置上都能看出。下面图就是摘至《 ​ 麻 ​ 省 ​ 理 ​ 工 ​ 开 ​ 放 ​ 课 ​ 程 ​ : ​ 电 ​ 路 ​ 与 ​ 电 ​ 子 ​ 学 ​ 》 ​ 6 ​ 0 ​ 0 ​ 2 ​ L ​ e ​ c ​ 0 ​ 1 ​ 中 ​ 文 ​ 讲 ​ 义。         类似这样的抽象过程我在听我导师为本科生做电子培训时亲耳听过,他说了一个抽象思维运用的典型例子,一个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无线收音机电路时,由于电路中的各种偏置,滤波,反馈,放大等使得老师说起来费力学生门听起来更是不知其所云,后来成为我国的雷达领域殿堂级专家之一的保铮院士上来几把打叉,删去不易理解的滤波,偏置等电路,再从收音机的功能电路讲起,事半功倍。作为一个技术从业者,如何运用抽象的方法去理解所学知识并通过抽象思维想办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继续学习中抽象思维的运用可能比 感性理解和通俗的语言表述在理解上更有层次感和通用性。        再谈谈测量学,我知道这个学科是在我做硕士课题时,因为涉及到大地测量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用到一些基础的误差分析方法,才知道了 GIS 这个词汇。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学科太大太空,就是不停的和观测数据打交道没多少意思。但我并不知道,我的本科毕设 GPS 接收机,项目中用到的航姿仪,仿制德国的流量计,为雷达室控制湿度的湿度计等等这些我亲手接触亲自制作的电子设备处理的都是一些测量问题。再仔细想想,除了导航、惯导以及特种测量仪器外,气象中用到的雨滴谱仪,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前沿研究的双 SAR ,穿墙,探地,超视距等等这些探测设备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基于测量数据的基础来进行探测的。这些电子学金字塔尖上的系统工程似乎都脱离不了测量过程。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请教了一下工作单位中资历最老的人物,他给了不少发展方向上的建议和深入我心的忠告,还送给了我一本为本科生新写的教材。虽然我们这里有点封闭,电子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但毕竟不是制造企业,也不是专门搞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的。从某种角度讲,我们属于测量应用的先驱和领导者,成果也比较突出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合作方式多样,团队人员不单干,分工明确等等,在湖南的科技行业中有一席之地。空闲时间我看了看这本教材,发现它与电子学第一章的主题思想惊人的相似,而这里的朔源更久远,因为本人为初读,不便多说以免造成误读。有兴趣的可以在图书馆或其他地方找一找翻一翻:《测量原理》清华出版社。回过头再看看我在完善自己电子技术体系的过程中,从测量的角度上看,的确有点丢了西瓜抓了芝麻。这就是我的困惑之一,充满乐趣的电子技术与更高层次的测量应用两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谁也看不惯谁,但两者又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做出好的系统。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有什么好困惑的,完全可以两者兼容,其实就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件必须做的事,知道它是什么事和亲自做过这件事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你的侧重点也会自然有所倾斜,广泛涉猎的好处是你明白更多,但有时给你带来的困惑也可能更多。        学术科研与工程技术以后有时间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