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2023-4-6 21:25
2156 次阅读|
0 个评论
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越优秀的人上天越眷顾他,也成就了所谓的马太效应。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成功的经验也往往是成功者的习惯,用物理学的概念称之为“惯性”。过度的相信历史成功经验的人往往最终会非常的自大、刚愎自用,最终给人生带来困难甚至灾难。企业,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成熟企业,都会存在历史经验的惯性,而惯性最终给企业的前进或者壮大带来困难。 首先,我们谈谈成熟企业: 以富士康为例,一个从骨子里就是代工和制造的企业,从灌木到苍天大树。 富士康积累了大量的制造业沉淀,包括制度、技术和文化基因,其内部强大的制造基因也限制了其转型的成功:包括做自有品牌,包括做分销渠道,包括做工业互联网,还包括现在做汽车,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取得成绩,是富士康制造的光环太耀眼了吗?不是,是制造业骨子里面一些东西跟转型的方向有着巨大的矛盾,过去正确的东西往往会成为现在发展和进步的包袱,而身在历史功劳簿的人常常又不自知。 以顺丰集团为例,一个从诞生就被贴上了物流的快递运输企业,从香港到广东,从广东到中国,从中国到国际,顺丰的中小包裹和运输业务一路过关斩将,可谓一路顺风。而在资本和互联网风潮的驱使下,顺丰开启了所谓的“赋能”,开始快速杀入所谓的"线下零售",经过短时鏖战,又进入线上零售,但零售业务在顺丰的最终的商业版图上取得了什么结果呢?现在的00后可能会问“顺丰有做过零售吗?”物流快递业成功的关键是“快”,要更快需要更多的合理的“站点”;要更快需要更多的“飞机”,而这些基本上通过“资本”可以加码堆砌到基本的框架,而顺丰的运营管理确实有高出其他几家的能力;零售业的成功的关键不是“快”,也不一定是“便利”,当然便利很重要,零售业最终是“供应链”和 “精细化管理”,顺丰的物流站点的管理,快速的配送只能是为零售“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零售首先是物美价廉,其次才是方便快捷,没有前面的基础,后面的补充会很快失去竞争力。而历史成功的惯性制约企业转型和多元化的重要因素,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很多艰难的案例。 其次,我们谈谈初创公司的案例。 很多初创公司是凭借创始人一人的能力、胆识、经验和客户等等资源取得了初步的成长。所以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往往会把个人成功的经验、教训,通过提炼和反复总结,形成企业的制度、流程和规章制度。当然不只是初创企业,成熟企业里面都有其创始人或者老板历史上上当受骗后形成的所谓的“天条”。 在中国当下的企业经营环境,由于“诚信”等因素的缺失,会给初创企业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外部风险,而创业者更加会相信自己死里逃生和混乱的环境中摸索的“经营策略”,而对身边的人或者员工下属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而这些成功在企业走出“生长期”取得巨大的贡献,而企业进入“成熟期”和“扩张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困难。更困难的是,初创企业的创业者都是来自“巨无霸”的拼凑,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和资源整合者,这类企业经常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成功经验”而撕裂,最终导致初创企业“胎死腹中”。 最后,我就简单的谈谈半导体里面比较常见的现象,“分销业者杀入制造”。 这些例子太多了,比如韦尔半导体,比如新蕾电子等等。 此类路线正是印证了柳传志先生的“贸-工-技”,包括华为、联想也都是从贸易开始,最终转型为制造业巨头,最终成为科技龙头企业。 道理说起来都很简单: 1.做贸易和代理,颠资金,赚差价或者原厂返点,利润薄如蚕丝,开始如果自己没钱,别人吃肉,自己喝汤还行;但是现在老子有钱了,我也想吃肉,就会向制造开始; 2.做贸易过程,会开始学习到制造的相关经验、模式和资源,包括人才和技术,既然资源都有了,也可以试着去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3.在半导体产业中,一流的代理和贸易很难变成一流的制造巨头。 半导体全球前十大,有一家是做贸易出身的吗,没有? 中国的半导体前十,有一家是做贸易的吗?有,韦尔股份。为什么,贸易“蛇吞象”收购。 为什么全球没有,中国可以有呢? 我也没有弄清楚,也许是中国半导体的环境比国外更“好”。 半导体的产业链是一条极为专业的分工路线,从设计,制造,材料,工具,设备,封测,到销售,贸易。 没有一家厂商有如此大的实力掌握产业链上的所有资源环境,最大的三星、intel也都不行,也不可能掌握一切。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intel失去日本岌岌无名小厂的制造化学材料面临停产和缺货是常见的风险。 而在所有的半导体产业环节上,尤其是销售之前的环节,充满了“知识产权”“专利”“绝密技术”等等,都是各自企业的“命门”,而从事半导体贸易的贸易商怎么有如此多的“技术抓手”;两者的商业逻辑截然想反“前者是赚的技术积累的慢钱,后者赚的是资金和库存快速转动的快钱。“有很多天才经营者说,我们会很好的将技术和商业结合起来,赚取更多更快的钱,而事实上做得到的寥寥无几,而最终是不得善终。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所谓的”弯道超车“”一夜之间全部替换“都是不负责任的”精神胜利法“,总是沉浸在自己编纂的”完美成功故事“里面无法自拔的人,最终是无法去做好”国产化“,国产替代的道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