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航插连接器

相关博文
  • 2025-2-12 16:10
    0 个评论
    光纤准直器 (fiber collimators) 定义: 使从光纤中出来的光准直的一种器件,或者将准直后的光发射到光纤中。 很多时候需要将从光纤中的输出光转化成自由空间中的准直光束。理论上采用一个准直透镜(如图 1)就能满足该需求。但是透镜要求光纤端口与其距离是固定的,约等于其焦距。实际中采用光纤准直器更加方便。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光纤准直器: 一种是可以直接与裸光纤接触的准直器。这是最便宜和简便的方法,但是这种准直器通常是永久性连接在光纤上。 另一种光纤准直器与光学连接器之间存在机械截面,例如, FC 或者 SMA 类型;通常不用于裸光纤。这种准直器可以很方便的从有接头的光纤上安装或者去除。 同样的器件还可以将准直光束发射到光纤中,或者用于光纤间耦合:首先采用第一个准直器使第一根光纤中出射的光准直,然后采用另一个准直器将准直光束聚焦进入第二根光纤中。一般来讲,光纤连接器可以看做光纤光学和自由空间光学之间的自然截面。 图 1 :透镜可以使光纤输出光准直,或者将准直光束发射到光纤中。 另一个应用是将背向反射镜和附加的光学元件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在其中插入法拉第旋转器来得到光纤法拉第反射镜,或者插入一个四分之一波片得到半波片反射镜。有些其他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光纤滤波器或者饱和吸收器。 (特性) 1. 该准直器采用SMA905连接器和Ø6.35金属头光纤,便于调焦。 2. 波长:200nm~2500nm石英透镜。 3. 光束通过透镜后,发散角<2°。 4. 焦距可调(±5mm)。 5. 更多接口类型:SMA905, FC/PC (规范) 产品名称:光纤准直仪 型号: 74UV (SMA905,黑色) 74UV-W (SMA905,银) 74UV-FC (FC,黑色) 连接器: SMA905,FC, TA连接器(6.35mm直径金属头),3/8-24 外螺纹: 3/8-24 中六角尺寸: 12mm 镜头直径: 5mm 镜头焦距: 10mm 波长范围: 200- 2500nm 工作温度: -40~150℃ 外壳材料:铝
  • 2025-2-11 15:43
    182 次阅读|
    0 个评论
    引言 J599,作为圆形光纤航插连接器的代表,凭借体积小巧、重量轻盈、高密度布局以及连接稳固可靠等卓越特性,在众多领域中落地生根,其标准化与系列化程度已相当成熟。在光纤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各类设备和系统对光纤通信的需求日益增长,光纤连接器的市场需求也随之持续攀升。在特种设备与装备领域,主要军用连接器厂家基于 J599 连接器产品,开发出 J599 系列的光纤或光电混装连接器。同时,随着对光纤通信要求的不断提高,部分连接器厂家充分利用光纤连接器的特殊优势,不断拓展产品类型,形成了高密度、扩束、双向浮动等多种系统的光纤连接器产品,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本文将以中连讯科公司的 J599 光纤连接器为切入点,深入解读这一行业。 J599 光纤连接器的发展历程 J599 光纤连接器的起源,可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诞生的 J599 电连接器。国内早期的 J599 系列光纤连接器,采用符合国军标 GJB599B - 2012 标准要求的电连接器外壳,搭配符合美军标 MIL - PRF - 29504 标准要求的光纤接触件,其中标准 J599 III 系列光纤连接器(采用 J599 电连接器 Ⅲ 系壳体)应用最为广泛。 由于电连接器电接触件与光纤接触件的接触方式存在差异,最早按 J599 电接触件优化改进而来的光纤接触件,受限于结构兼容要求,采用单边纵向浮动对接方式,导致光纤插入损耗较大,尤其是在单模光纤应用中表现明显。此外,光纤插孔拆装不便,使得连接器清洁维护困难重重,这使得标准 J599 系列光纤连接器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装备需求。因此,后续衍生出符合 ARINC 801 标准的 J599 A8 以及中航光电的 J599 A6 等符合 GJB599B - 2012 或者 MIL - C - 38999 接口标准的 J599 光纤连接器。 中连讯科常见的几种 J599 系列光纤连接器 中连讯科标准 J599 III 系列光纤连接器 中连讯科标准 J599 III 系列光纤连接器结构(如图 1 所示),采用 GJB599B 标准规定的 III 系外壳。其光纤接触件与 J599 III 系列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件类似,包括光纤插针和光纤插孔(如图 2 所示),有 12#、16# 和 20# 三种规格的光纤接触件,对应的陶瓷插针外径分别为 2.5mm、1.6mm 和 1.0mm。光纤插孔包含陶瓷套筒和插针压簧,陶瓷套筒用于实现光纤插针和光纤插孔的精密对准,插针压簧则为插入插孔的陶瓷插针端面接触提供压紧力。由于该系列光纤连接器的光纤接触件排列和安装尺寸与标准 J599 III 系列电连接器的电接触一致,因此可实现光电混装。 中连讯科 J599 A8 系列光纤连接器 图 3 图 4 J599 A8 系列光纤连接器结构如图 3 所示,依旧采用 GJB599B 标准的 III 系列连接器外壳。其光纤接触件符合美国航空电子工程委员会(AEEC)制定的 ARINC 801 标准,共 8 种规格(如图 4 所示)。与标准 J599 III 系列光纤连接器相比,J599 A8 系列采用定位销精对准和双边可浮动的 A8 光纤接触件,结构更契合光纤连接器的特性,光学性能更优。该系列连接器端面增设定位销,插头和插座采用相同的 A8 光纤接触件,陶瓷插针外径为 1.25mm(如图 5 所示),安装尺寸与标准 J599 III 系列光纤连接器的 16#光纤接触件相近。陶瓷套筒不与 A8 光纤接触件组装在一起,而是预先安装在连接器的可拆卸面板孔中,便于拆卸以进行光纤清洁与维护。 中连讯科 J599 A6 系列光纤连接器 图 6 J599 A6 系列光纤连接器由中航光电率先开发(如图 6 所示),除外壳采用三曲槽卡口连接结构外,其余结构与 J599 A8 系列光纤连接器相同。采用三曲槽连接结构,旋转 120° 即可实现连接器插头插座的连接与分离,连接更为迅速。 J599 系列光纤连接器的特点 标准 J599 III 系列光纤连接器、J599 A8 系列光纤连接器和 J599 A6 系列光纤连接器均具有相同的符合 GJB599B 标准规定的插座法兰尺寸。其中,J599 A8 系列光纤连接器和 J599 A6 系列光纤连接器可提供 APC 的端面类型,插入损耗和回损损耗性能更出色。三者主要结构和性能分析如表 2 所示。 J599 系列光纤连接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J599 扩束光纤连接器 J599 扩束光纤连接器(如图 7 所示)已在军用野战场合广泛应用,具备诸多优点:扩束光纤连接器中的光纤经扩束后,通光直径增大,防尘效果优于普通光纤连接器;光纤光学端面非直接接触,避免了磨损,连接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无需采用陶瓷套筒精密对准,避免了陶瓷套筒碎裂及由此产生的维修成本。目前,我国中性扩束型光纤连接器发展较为成熟,已在 J599 III 系列、J599 A8 系列和 J599 A6 系列光纤连接器上进行了扩束型光纤接触件的替换,并实现初步市场应用。然而,在透镜的选择和工艺上,各厂家标准不一,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存在一定的互换适配问题。 J599 MT 高密度光纤连接器 随着民用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为满足高速和大容量数据通信需求,近年来国外一些公司开发出 MTP/MPO 型高密度集束光纤连接器,通过在一个 MT 插芯上集成 12、24、48 等多芯数,实现高密封的光纤布线效率。但这类民用光纤连接器采用注塑成型,难以适应军用恶劣环境。因此,一些厂家将 MTP/MPO 与 J599 光纤连接器的优点相结合,研制开发出将 MT 插芯装入 J599 光纤连接器外壳中的 J599 MT 光纤连接器,可满足军用高速和大容量数据通信的要求。 J599 系列光纤连接器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在 J599 系列电连接器的基础上,已形成多种性能优良的光纤连接器产品,能满足各类应用需求,但与国外 J599 系列光纤连接器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主要源于我国标准制定方面落后于美军标。我国 J599 系列电连接器国军标制定较为全面,规范了电连接器的研制生产,但在光纤连接器方面,一方面主要依据 J599 电连接器标准规定外壳要求,另一方面光纤接触件及排列等主要依据美军标进行研制开发。例如,标准 J599Ⅲ 系列光纤连接器和 J599 A8 系列光纤连接器的各厂家研制生产缺乏有效的国家军用标准规范,给互连互通带来隐患;J599 系列光纤连接器产品的拓展,各厂家自行开发,导致光纤连接器接口众多,缺乏标准化、系列化,也给用户选型及互连互通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