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dos2unix格式转换

相关博文
  • 热度 29
    2014-5-16 18:44
    3460 次阅读|
    6 个评论
    最近在业余阅读时找到一本《自己动手编写操作系统》觉得不错,视角很新颖,是有关操作系统书籍中为数不多的看了不想睡觉的读本。   由于这本书的出版时间较早,书中引导盘还使用的是软盘,所以在跟随做的第一个实验代码时就遇到些小困难。最后实验成果后在此做个记录。   书中第一个实验就是编写一段汇编代码作为引导程序,编译后将二进制文件写入到引导盘(书中采用的是软盘),然后让电脑从软盘启动进而执行我们的引导程序。   首先给出书中的引导程序——boot.asm     org 07c00h     mov    ax,    cs     mov    ds,    ax     mov    es,    ax     call DispStr     jmp $ DispStr:     mov    ax,    BootMessage     mov    bp,    ax     mov    cx,    16     mov    ax,    01301h     mov    bx,    000ch     mov    dl,    0     int    10h     ret BootMessage:    db    "Hello, OS world!"     times    510-($-$$)    db    0     dw 0xaa55 下面则需要对这段汇编代码进行编译,于是我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编译器?如何编译代码? 书中推荐了使用NASM,至于为什么要选择NASM,大家可以百度一下NASM诞生的故事,它的诞生就是因为诸多汇编编译器的种种劣势,最后催生出NASM这个比较好用的编译器。 安装NASM。NASM没有图形化界面,要么装在DOS下,要么装在Linux下。 本人的电脑是WIN8+Ubuntu的虚拟机,所以果断选择在Ubuntu中安装了NASM , 只需要在终端敲上apt-get install nasm,然后等着安装完成即可。安装后测试下:   安装完成编译器后将windows下编写好的代码拷贝到Ubuntu中用编译器编译,发现出错。编译生成的二进制文件boot.bin大小为0,并不是我们期望的512字节。 于是便在Ubuntu下用vi打开我们的汇编代码查看一下,发现: 在代码中出现了很多的“^M”字符。 哦,原来我用了DOS格式的文件放在了UNIX下面进行了编译,难怪编译器不认识。 注意:在DOS格式下面,回车换行是0x0D0A,而UNIX下是0x0A,所以当DOS格式文件到了UNIX下面后0x0D则会变成“^M”这个控制字符。 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有很多种方法,而本人是直接在UE中把文件都改成用UNIX格式编辑了:   修改了格式以后,在Ubuntu下可以正确编译了!生成了一个512字节大小的二进制文件boot.bin。   下面就该是制作启动盘的问题了。要知道,现在的电脑想要用软盘启动已经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们有个东西叫虚拟机——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软盘”接口,不过同样也是个虚拟接口。   虚拟机我用的是VM Player,并没有去用workstation,因为新版本的player已经功能够强大了。如下图一步步建立自己的虚拟机,但是在驱动选择时,选从软盘启动。 我们得为软盘提供一个image文件,但之前对boot.asm文件编译后得到的是二进制文件boot.bin。网上也有很多提出的方法如何将bin文件打包成img文件,其实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会发现,两者的转换其实只需要在windows下改一下后缀名!!! 原因是:img文件也就是镜像文件,原本就是对软盘中的数据进行二进制级别的拷贝备份,而我们的bin文件本身就是二进制文件,所以对于内存或者存储设备来说,在这个地方img和bin文件是完全一样的。   将boot.bin改后缀变成boot.img后就可以让虚拟机去加载它了。 然后去启动你的“操作系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