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win8

相关博文
  • 热度 19
    2013-10-31 11:00
    892 次阅读|
    0 个评论
    经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 本公司现提供以下成熟方案: 1.超小型 PC+平板+手机一体机,5.5寸1080p LCD显示,超薄9mm厚度 2.运行windows8完整系统(可不是什么wp8或win8 RT之类),能运行所有电脑软件,可轻松实现商务便携式办公,真正做到 all in one 3.1200万像素自动聚焦镜头,主流的3G网络 4.内置微型DLP投影仪,在32寸的投影面积下可实现1000流明的亮度 5.电容触摸屏,内置intel 最新处理器,2G 4核 CPU,具有高速响应,自动切换手机模式和pc模式,电话一来,pc模式暂时关闭,手机模式立即启动。手机模式和PC模式是由2个独立模块完成,模块之间只有简单的通讯,所以待机时间和普通大屏幕智能机一样。在手机待机模式下,一健切换唤醒win8系统可进行电脑软件操作,完全互不影响。即使win8系统死机,手机系统也能强行切换屏幕到手机显示和操作,非常的智能!
  • 热度 34
    2013-4-3 13:24
    1470 次阅读|
    0 个评论
      据报道,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PC(含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8980万台,同比下滑6.4%。这是全球PC销量5年来首次下滑。在近日召开的“PC行业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普遍表示,随着触屏技术的普及,以及供应商对产品结构线的调整,触屏已经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消费新热点,非触屏产品或加速退出一线市场。在平板电脑不断蚕食传统PC市场份额的背景下,触屏笔记本电脑作为笔记本和平板的跨界产品也迎来了异军突起的新机遇,今年有望成为触摸屏笔记本电脑的“元年”。   传统PC颓势依旧,触屏笔记本趁势崛起   在平板电脑不断普及的今天,传统PC厂商面临着艰难的转型抉择。   去年整个PC行业寄希望于微软的Windows 8操作系统能够刺激PC市场增长,并引领市场复苏,但是事与愿违,Windows 8没能担负起拯救PC市场的重任,前景堪忧。为了拯救正在凋零的笔记本产业,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整机生产商、操作系统厂商和零售商有了共同的选择:推动笔记本产品升级换代,以触摸屏取代非触摸屏产品。   2013年第一季度,我们也看到了各PC厂家在全年的生产及供货计划上都进行了大幅的调整,对家用非触屏电脑的清货和触屏电脑的加速普及。有分析机构预计,截至一季度,包括触屏笔记本在内的触屏电脑销售占比将突破20%,今年年底有望突破60%,家用非触屏笔记本电脑将逐步淡出一线市场。   从技术趋势上来看,触屏技术正在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使得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异军突起。2012年Windows8 的上市是进一步推动非触屏市场的淡出,自Windows8上市推广后,众多PC厂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推广触屏电脑,非触屏电脑份额逐步下降。   从用户体验上看来,随着触屏技术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日益成熟,流畅的屏幕触控体验和按钮界面设计让触摸屏逐渐取代鼠标键盘的部分功能,成为受业界欢迎的人机交互方式。   在很多人看来,因为平板电脑的迅速崛起,传统PC已经夕阳产业。而传统PC业内先后出现的上网本、超极本都未能扭转颓势,而今,众多PC厂商将目光转向了触屏笔记本这个跨界产物。   触屏笔记本夹缝求生,机遇与挑战并存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风生水起,触摸屏笔记本既有传统PC笔记本的商务应用优势,又具备平板电脑便捷娱乐的特性,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都对其亲睐有加。但在平板电脑不断蚕食市场的背景下,这个在夹缝中生存的跨界产物能有多大机会呢?   平板电脑的优势体现在触摸屏带来的娱乐性,而带键盘的笔记本电脑的优势在于办公、商务应用功能强大。目前,从触屏电脑价格虚高,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因此,触屏电脑的发展虽然表面上看似繁荣,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触摸屏笔记本在功能上不如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主要依靠娱乐方面的优势。表现在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方面的体验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操控体验。   触摸屏笔记本在性价比上还不如传统笔记本。目前,触摸屏笔记本价格较高,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通过笔记本实现对文档的编辑、各类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图片、图表等的处理等。另外在外观设计等方面,触屏笔记本并没有带来任何惊艳。相比之下,传统的鼠键操控更加方便、快捷,性能稳定性也更好。   从用户使用习惯上看来,其实大多数消费者对触屏笔记本并不买账,因为工作与生活是分开的,工作时选择传统笔记本,而娱乐时则是平板电脑或大屏智能手机。   基于这些软肋,目前看来触屏笔记本仍处于尝鲜阶段,未来想要取代非触屏笔记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把握跨界趋势需讲究实用性   过去几年,PC的增长有些放缓,PC性能上的差异越来越小,用户需要一种全新的体验。   移动互联的浪潮开始影响PC产品的形态,不可否认,全触屏笔记本电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当全球PC消费疲软的情况出现时,与之相对应的平板电脑市场正持续呈现爆炸性增长。触屏笔记本的出现让PC行业眼前一亮,但是今天的触屏笔记本和当年的上网本、超极本有诸多相似之处,作为一个跨界产品,触屏笔记本只有把握住传统PC和移动终端这两大领域的跨界趋势,才能避免重蹈此前上网本、超极本的尴尬。   移动互联网带来终端智能化的竞争,PC厂商需要明白,当下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单单只是终端产品的竞争,更多是“平台+软件+内容”的整体化较量。而从实用性角度来说,终端的跨界虽然融合了传统PC和平板的特性,但一加一却未必能够创造出大于二的结果,跨界产品并不仅仅在于二者甚至多者功能的简单叠加。   当然融合也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的,正如苹果CEO库克所说:“你可以将烤箱和冰箱融合到一起,但这些产品不会让用户满意。”在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显然,PC厂商单靠硬件已无法吸引用户,特别是还处在发展阶段的跨界产品更需要讲究实用性。拥有出众的移动互联应用以及优良的用户体验,才能站稳脚跟,走得更远。 文章来源:http://tech.xinmin.cn/3c/2013/04/03/19552647.html
  • 热度 25
    2012-7-30 09:00
    1332 次阅读|
    0 个评论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DIGITIMES Research 的观察,2012年台北国际计算机展(COMPUTEX 2012)场内的最大亮点,就是采用 Windows 8 操作系统的 AIO PC 及 Ultrabook;而早在公布beta版时即已公开的使用情境,尤其是触控接口的实际操作,更是值得注意的重点。   DIGITIMES Research 分析师杨仁杰分析, Windows 8 和 Windows 7 触控接口最大的差异,除了图示(icon)做了重新调整,使更适合触控的使用情境外,更在于对触控面板规格要求更加严格。Windows 7 用触控面板仅需2点触控即可通过认证,对触控误判断、耗电量及报点率的标准较松;升级到Windows 8之后,除触控点增加到至少5点、一般需要10点外,对前述各项触控特性的标准也趋严格。   杨仁杰指出,这使得原本作为Windows 7 平台 AIO PC 用触控面板主流技术的光学式触控面板,无法打入Windows 8 AIO PC供应链:在COMPUTEX 2012展场内,无论AIO PC或Ultrabook,几乎均采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   杨仁杰也说明,英特尔(Intel)在COMPUTEX 2012基调讲演中提及,其已与台湾几家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大厂宸鸿(TPK)、达鸿(Cando)、胜华(Wintek)及和鑫 (Hannstouch)合作,2012~2013年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产能应可因应市场所需,而这几家业者基于终端产品轻薄性考虑,将以单片玻璃式触控面板(One Glass Solution,OGS)为主要生产技术。   不过,杨仁杰认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皆有多家触控面板业者亦拥自有技术,未来也期待能打入AIO PC或Ultrabook用触控面板供应链。但配备触控面板的AIO PC及Ultrabook市场规模能否如英特尔预期般大幅成长,则仍需视触控面板成本及终端产品价格下滑速度而定
  • 热度 17
    2012-3-1 09:32
    1130 次阅读|
    0 个评论
      Win8的全新界面,与此前微软发布的Metro智能手机系统类似,屏幕被分割成一块一块,让用户能直接在屏幕上寻找运用程序及其信息。    兼容触摸屏,全新透明界面,便利的邮件系统服务   新快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月29日微软发布Windows8(下称Win8)消费者预览版,也就是用户经常提到的Beta公测版,与Win7相比,Win8不仅能在台式机和手提电脑上使用,还能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此举被誉为微软“孤注一掷”的机会。   提供针对平板电脑的版本   据悉,Win8将会有两个版本,一个专供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使用,另一个版本专供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它移动设备使用。在这两个版本中,微软将会引入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界面,这个界面与此前微软发布的Metro智能手机系统类似,把屏幕分割成一块一块,让用户能直接在屏幕上寻找应用程序及其信息。同时,这个界面也会实时更新,一旦有新的邮件或者声音信息,用户会第一时间知道。   当然,如果用户不喜欢这个新版本,只要轻松点击鼠标,就能返回以前的版本。   或10月正式发布   尽管目前微软尚未公布正式发布日期,但是据业内人士猜测,Win8很有可能会在今年秋天正式发布。而据微软Windows开发部门管理人员透露,一般情况下Win-dows两个版本发布时间间隔不会超过3年,所以,Win8的发布日期应该是今年10月左右。   目前,微软已经开放了Win8消费者预览版,用户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Win8的测试版并使用。但是现在开放的版本仅供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版本的Win8测试版将会晚些时候才开放。    Windows8 7大变革   1.可兼容触摸屏   新的Win8操作系统将可以在平板电脑和移动电子设备上使用。同样也会有另外一个专供个人电脑的版本。   2.窗口更少   与以往版本中层层堆叠的窗口不同,新Win8操作系统将会建立一个全新的界面,所有信息将会直接传输到这个界面上。   3.Office软件免费   采用Win8系统的平板电脑用户将免费使用Office系列软件。   4.更适合商务处理   Win8系统会在处理微软Exchange邮件系统时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这将受到商务人士的喜爱。   5.应用程序与智能手机系统兼容   Win8系统中使用的应用程序能轻松安装在使用微软Windows手机系统的智能手机中。   6.更便捷的解锁方法   Win8系统的用户将可以设置个人识别码解锁,或者仅仅是把图片中的细节圈出来就能解锁系统。   7.没有开始按钮   用户将通过屏幕左下方的“关键位置”直接进入目录体系。 文章来源:http://news.sohu.com/20120301/n336314792.shtml
  • 热度 27
    2011-1-6 17:01
    4963 次阅读|
    8 个评论
    CES大展还没正式开展,各类新产品新技术的发表就铺天盖地地过来了,Intel和AMD最新的处理器产品都已经正式发布,终端产品已经上市销售。可是在移动互联网火爆的今天,传统pc的处理器已经引不起大众的主要兴奋点,现在大众和整个业界更加关注的是ARM和android这两个移动领域的新贵,wintel联盟呼风唤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当然作为PC时代的巨头,Intel和微软都会有自己的应对策略,Intel发布了多个Atom核心的Soc,主要针对嵌入式和消费电子市场,微软则早就发布了WinCE和Windows Embedded。今天CES传来新闻,微软宣布下一代Windows(应该是Win8)将可以运行在ARM处理器上,这也是Wintel联盟彻底解体的标志性事件。 普通人印象里,Windows总是和X86处理器联系在一起,因为在PC时代,Windows在其他硬件平台上都不太成功,甚至使得世人忽视了 Windows其实是一个跨平台的操作系统。现有主流Windows的内核是NT,这个内核的技术据说当年是来自于DEC的小型机系统,所以当年最早推出的时候就支持X86和Alpha处理器,后来server版本还支持IA64安腾处理器,可以说Win NT一开始设计就是跨硬件平台的,它有HAL硬件抽象层,可以做到硬件无关性。只是X86处理器在PC领域甚至服务器领域都太过成功,其他处理器构架都纷纷落马,现在只有IBM的Power和甲骨文的Sparc靠着专有系统守住高端市场一隅。 可是在移动和嵌入式市场,X86就没有这种横扫千军的气势了,ARM处理器功耗成本方面的优势在移动处理器市场占据了完全的统治地位。由于移动网络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逐渐取代PC的主流地位已经是大势所趋,虽然Intel也想通过Atom处理器进入移动市场,可这里毕竟不是他的传统领地,他多次希望进入手机市场的尝试也是以失败而告终,微软显然不会把宝押在它身上,为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占据主流地位,必然会让自己的Windows支持ARM处理器,这样硬件的限制就不存在了,Windows得以进入更加广阔的ARM处理器设备市场,而各类MID应该是它主要的目标。 但是Windows进入ARM硬件平台,它原来的一些应用程序需要重新编译和开发,原有的软硬件兼容性优势在ARM平台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在这个领域各种类Unix内核的操作系统(android、WebOS、Meego、iOS等)具有更加良好的生态系统。微软当年早早进入手持设备市场,却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爆发的当口不断失去市场份额,它对用户界面和体验方面的短板会制约它在这一市场的开拓,WP7前途未卜,Win8能够扭转乾坤吗? 从历史上看,微软没有互联网的基因,它的互联网业务和移动产品业务基本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也擅长后发制人,从桌面市场出发不断侵蚀服务器市场就是成功的先例。软件巨人能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维持桌面时代的霸主地位,相信现在没有人能直接给出确切的答案,只有时间可以。 Wintel联盟的解体,标志着PC时代的彻底终结,今后是瘦客户机和云计算的时代,庞大复杂低效的PC机会成为历史的过客,今后所有的设备都能联网,网络和计算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