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分区

相关博文
  • 热度 3
    2023-9-19 16:23
    1120 次阅读|
    0 个评论
    在对评估板进行开发验证时,时常会遇到根目录空间不足的情况,而在其他分区又有冗余空间,这时则需要对分区大小重新进行分配,合理化利用分区空间。 本文将基于HD-RK3568-IOT评估板主要讲解如何修改eMMC分区大小。 ​ 1. 分区表介绍 本文主要通过修改parameter.txt 分区表文件来实现修改分区大小,示例分区表内容如下: FIRMWARE_VER:1.0 MACHINE_MODEL:RK3568 MACHINE_ID:007 MANUFACTURER:RK3568 MAGIC:0x5041524B ATAG:0x00200800 MACHINE:0xffffffff CHECK_MASK:0x80 PWR_HLD:0,0,A,0,1 TYPE:GPT CMDLINE:mtdparts=rk29xxnand:0x00002000@0x00004000(uboot),0x00002000@0x00006000(misc),0x00010000@0x00008000(boot),0x00010000@0x00018000(recovery),0x00010000@0x00028000(backup),0x00c00000@0x00038000(rootfs),0x00040000@0x00c38000(oem),-@0x00c78000(userdata:grow) uuid:rootfs=614e0000-0000-4b53-8000-1d28000054a9 paramter.txt 中的uboot,misc,boot,recovery,oem,rootfs 分区应该保留,重新分区时无需删除。 分区参数的格式是size@offset(name) ,size 和offset 的单位是块,对EMMC 就是”扇区”,扇区大小是512byte 。EMMC 最前面的8MiB 空间是保留区,分区时必须从8MiB 之后的空间开始。 比如第一个分区是u-boot 分区: 0x00002000@0x00004000(uboot)0x00002000@0x00004000(uboot) size=0x2000*0x200/0x100000=4MiB offset=0x4000*0x200/0x100000=8MiB 分区名 "uboot" 2. 扩展rootfs 分区大小到7GB 目前rootfs 在分区表的大小如下所示: 0x00c00000@0x00038000(rootfs),0x00040000@0x00c38000(oem),-@0x00c78000(userdata:grow) 已知rootfs 分区大小是0x00c00000(6GB ,进制转换*512Byte) ,可以考虑从userdata 分区中回收0x200000(1GB) ,oem 分区大小不动,那么修改后的分区配置是: 0x00e00000@0x00038000(rootfs),0x00040000@0x00e38000(oem),-@0x00e78000(userdata:grow) 修改完后保存,重新将parameter.txt 文件导入到烧写工具中,以及更新修改分区的固件进行烧写,在此需要更新parameter.txt ,rootfs ,oem 以及userdata 。 烧写成功后进入系统使用df-h 查看存储空间,可以看到/dev/root 分区已经从6GB 扩展到7GB 了。
  • 热度 11
    2013-3-27 23:57
    836 次阅读|
    0 个评论
      今天看了L私房菜,感受良多,第三章讲到主机的规划与磁盘分区。   首先介绍磁盘分区,了解到磁盘是存储介质,有两个是比较重要的概念:COMS+什么呢,有点忘了, 有空不起来 。  再是linux下的设备认识,所有的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形式管理的,根目录是“/”,文件名命名如下:/dev/hd ,/dev/sd 等,分别表示IDE硬盘及SCS/STAT/USB硬盘。  在讲到磁盘分区:磁盘分区与文件名相连接。  磁盘的组成:扇区、柱面、起始柱面、结束柱面。包括:主引导分区(MBR)、分区表(partition table)。 1、磁盘分区就是针对分区表(64byte)进行设置;  2、硬盘分区仅仅可分为4个分区;  3、4个分区能分为主分区(primary)与扩展分区(extended);  4、分区的最小单位是柱面(cylinder); 5、当写入磁盘时,一定要参考磁盘分区。  其中分区主要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及系统的性能,如读盘的速度。   记住几个概念: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其中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继续作为分区的。注意一下几点: 1、主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只有4个;  2、扩展分区只有一个;  3、逻辑分区是扩展分区持续分割而来的;  4、主分区与逻辑分区是可以格式化的,而扩展分区不可以;  5、逻辑分区的数目有操作系统决定。   之后又谈到,开机流程及主引导分区,这个以前在学单片机时已经学习过了,确实有帮组啊。为了在windows系统下安装linux,有一个概念——多重引导。 1、没个分区都有自己的启动扇区;  2、开机的内核是放在各个分区中; 3、loader只认识本分区的内核与其他loader;  4、loader可以直接或间接将管理圈交给另一个管理程序。   在学习安装linux是,选择centos版本,呵呵,兼容RHEL,属开源操作系统。 期盼 安装一次linux系统。
  • 热度 21
    2012-6-13 20:13
    1858 次阅读|
    1 个评论
    EMC,包括EMI/ESD的问题,通常80-90%与接地设计有关。而最容易出现EMI/ESD问题的就是所谓模拟、数字及电源等接地分区以及接地方式。 其实分割地的问题对EMC设计来讲本来不应该是个问题,分割地其实并不应该是EMC设计的要求。但是,相信大家一定读了不少的有关EMC设计的书籍。可以这么说,有些EMC书籍中,大讲什么分割模拟地、数字地以及电源部分等在EMC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模拟、数字及电源等部分的分区及分区的EMC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本末倒置,没有真正理解接地及EMC设计的精髓。根据笔者的经验,在与输出端口相连的情况下,在初次设计时,分割地-比如模拟音响地与系统地单点接地-出现EMI/ESD问题的几率几乎是100%。 从理论上讲,地线分区违背了EMC设计的最基本准则。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电路及地线的分区又是必须的,这是为什么呢?  
  • 热度 24
    2011-12-12 13:02
    1849 次阅读|
    0 个评论
      最近在电脑上装了一些大的应用软件,原来的硬盘C分区容量只有20G,,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决定用PQMagic扩大该分区的容量, 结果PQMagic在运行到D分区处理数据时,出现了错误提示: Err 2003 (#2003文件大小与文件的FAT 配置不符) 说明D分区有文件的大小与该文件的FAT配置不符,这种错误可以在DOS环境下使用SCANDISK扫描硬盘D分区排除错误。 用一个光盘引导系统到DOS环境,输入SCANDISK D回车,扫描硬盘D分区,当发现了文件错误时,程序提示是否要FIX IT? 选择“yes”,接着继续扫描,直到所有的错误被“FIX”,扫描完成后退出SCANDISK,重新运行PQMagic扩大C分区容量,再没有出现错误提示,C分区被顺利扩大了20G。
  • 热度 13
    2011-12-5 14:55
    2815 次阅读|
    0 个评论
    最近在电脑上装了一些大的应用软件,原来的硬盘C分区容量只有20G,,已经远远不够用了,决定用PQMagic扩大该分区的容量, 结果PQMagic在运行到D分区处理数据时,出现了错误提示: Err 2003 (#2003文件大小与文件的FAT 配置不符) 说明D分区有文件的大小与该文件的FAT配置不符,这种错误可以在DOS环境下使用SCANDISK扫描硬盘D分区排除错误。 用一个光盘引导系统到DOS环境,输入SCANDISK D回车,扫描硬盘D分区,当发现了文件错误时,程序提示是否要FIX IT? 选择“yes”,接着继续扫描,直到所有的错误被“FIX”,扫描完成后退出SCANDISK,重新运行PQMagic扩大C分区容量,再没有出现错误提示,C分区被顺利扩大到20G。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