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2
2012-11-14 15:58
4956 次阅读|
12 个评论
近日,有几位朋友跟我邮索工程计算方法的资料,即哪些地方需要计算、如何计算的相关内容。实在抱歉的是,外面的公开出版物上,除了一份《GJB89-97电路容差分析指南》,个人觉得还有点参考价值外,其他资料确实尚未发现。自己总结的资料有一些,但比较零散,容后逐步整理出来,发在博客里,以飨诸位。 曾经有那么两次,有工程师兄弟跟我说,讲的东西和道理都似曾相识,但确实听不太懂,我当时开玩笑说得查查他的学历证书看是克莱登大学 or 西太平洋大学的。玩笑归玩笑,此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因为这也确实代表了一种普遍现象。就是缺乏一个数学和工程之间的桥梁。此文要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件事儿。 先说第一步,哪些地方需要进行计算,计算分为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种,也有些地方实在不好计算的,可以通过测试,得到数据后再计算。明细如下: 1、功率器件 功率器件是必须计算的,计算中需要注意的三点问题:功率和结温降额是否足够;通过热阻 / 热耗 / 温差三者之间的计算式连测带求的得出结温、通过实测或查阅datasheet得出实际工作功率;最后在负荷特性曲线上描出在该(T,P)坐标系里实际的工作点,看稳态工作的工作点是否在降额后负荷特性曲线范围内。 这里的功率器件包括:驱动芯片、电源转换器件… 2、大的IC 大的IC,看起来似乎很大,但其核心的硅片,在整个封装中占的面积很小,这样,看似很小消耗的低功耗模式,若集中于某很小的一点上,其温度也是不可小视的。因此,结温的降额是大IC的一个核心关注点,热失效是大IC的主要失效模式。 计算方法同功率器件。 3、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自身倒没有发热的问题,但环境的热对其影响较大,因为放大电路对精度要求较高,而器件的参数里,都有一个指标脚温度系数,有的器件参数是温漂。反正是外界温度的变化都会导致器件参数的变化,参数变化了,方法倍数漂了,测量的结果自然需要关注。此时的计算方式是WCCA(最坏电路情况分析),将可能漂出去的最坏的组合情况找出来,计算出其最大误差的结果来,看是否可接受,如不能接受,则调整参数重新设计来过。 以上是时候的补救方式,还有一种事前预防性计算的方式。就是用偏微分求导的方式,将各器件对最终放大倍数误差的影响的关系式求出来,通过理论分析进行精度分配,这样在电路设计之前,选型之初的器件精度就可以确定了。 4、上拉电阻 上拉电阻选择上,常用的经验值大多数时候也是没问题的,但不经过计算,我们并不明晰其余量和风险,所以当在实验室和现场,负载不同的时候,上拉电阻的阻值到底是否最佳,其能容忍负载电流的上限是多少,我们需要在使用之前就了然于胸,而不是交够了学费,才通过凑数值的方式,找出最佳的阻值来。 5、电容 电容的用法有两种,退耦旁路、储能。 电容有多个参数指标:容值、温度范围、容值误差、ESR、漏电流、直流耐压、高频特性… 在不同应用场合,首先要确认的是本电容的作用,退耦旁路用的是其高频特性;储能用的使其容值。关注的重点和选型计算公式都是不一样的。退耦关注的是其高频特性,储能关注的主要是容值。注意:别的指标不是没用,只是不用太多计算而已。 6、防护器件 防护器件包括保险丝、TVS、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等,其作用就是保护,无论防雷击浪涌还是上电浪涌,亦或是防电流过载,电压、过载电流和持续时间是主要的关注内容。此器件参数的选择有点微妙,宜大于实际工作的任何正常状态下的最大应力,但又须小于非正常应力的最小值。此参数选型的一大难点是现实中的应力常是难以捕捉到的,防护器件起作用时,甚至被烧坏了的时候,到底那个应力有多大,我们并不知晓。我对此也有点犯愁。目前也只是按照标准来进行选型和测试,或按照设计经验适当留点余量。 (未完待续) 7 、滤波器件和滤波电路 8、接口匹配 9、电缆屏蔽、接插件 10、开关类器件 11、半导体器件的控制电路 12、AD的位数 13、运算时间 14、传感器 15、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