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刘兴亮

相关博文
  • 热度 23
    2012-5-17 09:17
    2089 次阅读|
    3 个评论
      继 3 月底中国电信推出了采用 WP7.5 系统的诺基亚 Lumia 800 的电信定制版定制机后,近日又传出消息, Lumia 800C 的未限制运营商的裸机也开始在华开卖。这一消息也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苹果 iOS 、谷歌 Android 、微软 Windows Phone 三大移动操作系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根据诺基亚 Lumia 800C 和 Lumia 900 在国外市场的大卖不难看出, WP7.5 操作系统有其独到之处。其简单而华丽的 Metro UI 设计,流畅的操作体验和基于 PC 版 Windows 桌面系统设计的操作习惯都让一些用户大呼过瘾。加上诺基亚多年积累的忠实粉丝和 Lumia 800 颠覆性的美学设计和做工,在消费者被满街的 iPhone 和大屏 Android 手机折磨的审美疲劳时候热卖,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事。   此次诺基亚 Lumia 800C 行货定制机和裸机正式在华开卖,也同时意味着三大操作系统在华作战正式进入白热化。微软能否借助这一明星产品迅速抢占在华市场份额,对其能否在移动操作系统上站稳脚跟至关重要。     从2007年以来,智能手机的市场只是一极对多极的世界,一个封闭的苹果从操作系统、手机研发生产与销售、应用商店建立起完整的生态体系,保证了合作的方便、产品的高品质、软硬件配合,所以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很长一段时间,苹果维护了一家独大的格局。     面对孤独地跑在前面的苹果,很长一段时间众多的手机厂商根本无力追赶, 诺基亚 支持的塞班和微软的Windows Mobile明显没有理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它们不应该是把 PC 的感觉搬到手机上。       后来谷歌用开放的策略开始迅速地追赶苹果。谷歌收购Android操作系统之后,把苹果的UI设计和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毫不犹豫地学习了过来,一夜间Android成为一个和苹果的iOS最接近的操作系统,当然也是除苹果之外,对移动互联网理解最深的操作系统。   谷歌选择了一个新的模式,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Android是开放的,谁都可以使用。这样很容易地吸引了除苹果和 诺基亚 之外绝大部分手机厂商的眼光,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阵营。目而众多免费的软件和游戏成为一大批用户的首选。不得不承认,相比苹果的封闭,开放的安卓更具吸引用户的活力。   面对谷歌在操作系统上的迅速成长,微软被迫感觉到了危机。因为谷歌的创新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而谷歌在操作系统领域的野心也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于是微软加速研发出了全新的 Windows Phone 系统,彻底颠覆了Windows Mobile以往给人的那种缓慢、庞大的形象,可以说完全不像是同一个公司的产品。就像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变成了一个步伐矫健的年轻人。   在IOS或者安卓系统中,所有一切都围绕着应用程 序。使用这样的手机,宛如进入了游乐场。在玩乐中,信息本身成为了被忽视的对象,只留下一段又一段看似快乐实则迷失的体验。而在Lumia 800C所使用Windows Phone系统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信息来进行的。你或许感受不到太多独立的应用程序,却可以感受到手机成为了你思考的延伸,为你的决策提供强大的信 息流支持,并让3G网络也服务于这种信息处理模式。比如一条短信,可以检索、归类,也可以通过网络传达与延展,甚至可以让手机为你计算出处理的模式与方 法。   但是 Windows Phone 系统也有自己的缺点,在开放还是封闭的岔道口上,微软选择了相对封闭。目前的手机操作系统市场是两个极端,封闭的苹果 iOS ,用完美的硬件搭配和极佳的用户体验取胜,开放的谷歌Android以低门槛、开放和廉价取胜。那么相对封闭的 Windows Phone 系统能否赢得众多手机厂商的心呢?   不难看出,此次诺基亚 Lumia 800C 能否在华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微软 WP 系统的命运。因为在中国有大批手机厂商在观望。   再看三个操作系统的代表性手机在华市场的表现, iPhone 4 与联通签约的合约机在华大卖,甚至改变了国内运营商的格局,使联通单纯依靠 iPhone 4 一款手机就从移动手中抢走大批高端客户,成功不言而喻。而三星的大屏Android手机Galaxy 系列更是出货量巨大,三星甚至开出了门面不小的Galaxy精品形象店。   此次诺基亚 Lumia800C 入华选择签约电信,可谓是一招险棋。事实上,中国电信或者说是 CDMA 网络用户确实是少数,尤其在北方更是如此。那么诺基亚 Lumia 800C 在北方的推广就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产品的销量也必然会缩水。中国人购买运营商合约机的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因此新操作系统,加之用户较少的 CDMA 网络, Lumia 800C 中国电信定制机的销量肯定不如当初联通 iPhone 4 般火热。   但好在诺基亚 Lumia 800C 裸机也及时的入华开卖。凭借这款 WP 系统明星手机的聚碳酸酯材质机身, 2.5D 弧面 “ 大猩猩 ” 玻 璃触屏,800万像素卡尔蔡司认证镜头,突破以往的工业设计,以及英国抢购一空的销售记录和亚马逊长期排名第一境外销量,相信微软和诺基亚已经做好了在华 与苹果和Android手机死掐的一切准备。而且不容忽视的是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效用仍旧不可小视,数量庞大的诺粉依然有着诺基亚情结。庞大的中国市 场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 热度 22
    2012-3-21 17:22
    1377 次阅读|
    2 个评论
    也许没了乔布斯就没有了焦点,这可能是苹果复兴以来最平静的产品发布会。业界的反应比以前淡了不少,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冷静,至少我是一直在压抑着激动和强烈的好奇心。 那个New iPad的外形变化太少了,仅仅是重了一点。也许苹果换了CEO之后开始走技术范儿了。New iPad只带来两个新的参数: ①分辨率 Retina 2048*1536       ②4G移动网络 从 Retina开始,手持设备的分辨率超过了绝大部分移动电脑甚至桌上电脑,似乎大家没有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iPad一个手持设备的性能提高。你能想像吗?会有一张图片,你的Pad上可以看到全景,但是在PC和 Notebook上你只能缩放;一款游戏,Pad上可以顶配运行,但是回到Notebook,你的分辨率不支持了。而我们的印象中,平板电脑都是 Notebook的补充来着,这次平板电脑翻身了。 第一次,手持设备的性能超过了移动计算甚至台式机 ,成为个人计算硬件历史上的一个跨越,从此以后,平板电脑会取代过去的PC和笔记本成为个人计算的主流,在PC萎缩和notebook停滞的时候,Pad computing开始了从配角到主角的冲锋,这显然是一场政变。 可以预见,显示器和显卡厂商们要笑了 ,这是他们市场的一个强心剂,明年或者今年下半年retina一定会铺满所有的广告位冲击你的视网膜, 因为新的标准已经在那里 ,现在不升级难道等淘汰吗?不是说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看你跑多快了。 显然,这个硬件升级的需求不止是显示器和显卡,过了今年,你手里的数码相机、MP4、电子书投影仪扫瞄器等等低于这个分辨率的都out了。别忘了,还有xbox的微软、ps3的索尼、wii的任天堂……感谢苹果,IT公司业绩的一次强力增长就在眼前。 为什么?看看你眼前,看看这个显示着这篇文章的设备,他们大部分的分辨率只到 1280为止,而以后,你地铁上邻座手里的平板都比你清晰两倍,你受得了吗?还记得彩电上市和液晶电视上市时候吗,那种疯狂的升级浪潮。你的购买不是需求问题,而是不买所承受的压力问题,这种消费是必须的…… 已经疯狂的不止硬件厂商,因为New iPad出货量从开始就是千万级别的,过亿应该是时间问题,加上大量抄袭设计的安卓平板,所以 新的升级不是一次尝试,而是一个确定了的未来标准 。这带来的必定是巨大的内容升级需求,苦逼的小编辑都知道吧,你们的网页设计基础宽度是多少?1280?1024?过时了啦,可能你的产品经理还没有预感到,但是别着急,快了,New iPad现在已经在物流上,马上就店面铺货了,等到了用户手里,你就会发现,你过去的工作要全部从来一遍。所有的网站,所有的图片,所有的样式,所有的内容,所有的所有都要适配新标准…… 软件与网站一样的命运,开发工具的界面设定里都要升级扩展,所有的软件界面都要根据新的分辨率重新匹配和布局……是的所有的,不止苹果平台,因为所有的硬件平台都会冲击这个分辨率,所有的硬件厂家都会跟上新标准,这在IT业就是生死法则,不创新会死,不跟上死的会很快,这个规则不是今天开始的。 至于4G支持,鉴于“国产3G”的表现,大家心中明了就好,无需多说,那是通信的明天。 一个新iPad,两个未来标准 ,这是什么?是一个信号,一声清脆的发令抢响,暴风雨前的一声惊雷。没错,行业面临着又一次疯狂的洗牌机会,我不知道多少厂家已经下场参战,但是我闻到了熟悉的味道,这必是风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一段IT恩仇。 身在IT盛世,几番风雨,难免沧桑,与咬了一口的苹果交叠的生命片段是幸运的。你甚至不用使用任何一款苹果产品,也能分享到人类科技进步的快乐,因为你身边的世界都在跟随苹果的脚步,今天看见New iPad,与多年前看到那台Apple II一样的震撼,我们从学电脑的娃娃熬到了今天,那个叫苹果的公司,还只是被咬了一口的样子, 这一口真是甜的够久…… (刘兴亮 志恒)  
  • 热度 21
    2012-2-14 09:43
    1346 次阅读|
    1 个评论
            导读 : 有着130多年历史的世界最大影像产品商--柯达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1月19日17点,经济之声聚焦:谋求重组,柯达公司能否置之死地而后生?作为百年老店,最后关头柯达手里还有没有底牌?如果活下来,柯达将会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19日上午,美国柯达公司已经正式依据 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这也意味着柯达此前进行的一系列自救计划以失败告终。柯达公司全称伊士曼柯达公司,创立于1880年,曾是世界 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根据美国《破产法》,当一个公司临近山穷水尽之境地时,可以援引《破产法》第十一章来“重组”业务,争取 再度赢利。而如果依据美国《破产法》第七章申请破产,公司全部业务必须立即完全停止。因此,柯达和多数上市公司一样是按照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破产 保护,而不是第七章直接进行破产清算。柯达表示已从花旗集团获得了9.5亿美元破产融资信贷,柯达将运用这笔资金进行业务重组。那么,柯达能否实现复苏? 还有谁能拯救柯达?最后的出路?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先生作出评论:     主持人:柯达是按照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破产保护,而不是第七章直接进行破产清算。而且也确有一些公司通过破产保护,重组计划成功,重新开始赢利。您认为,柯达公司能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起死回生?     刘兴亮:有这样的可能性,就是美国破产法里面第七章和第十一章是不一样 的,第七章是直接破产,破产了以后你所有业务都要停止,十一章是你破产保护以后,你还可以继续照常运营,也有很多公司起死回生。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还是大 多数的还是后来还是都破产了,所以柯达这次好像我个人来看我是比较悲观的,这次柯达看来是很难迈过这道槛。          柯达起死回生概率相对来讲较小       主持人:您觉得柯达起死回生的概率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小,是吗?为什么您会有这样的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呢?     刘兴亮:首先说目前柯达他资产已经资不抵债,他可能亏空有个十几二十亿美 元,这是一个表面现象,根本的原因是柯达这些年的转型做得非常差,相比他同类型的企业,比方说像日本富士,柯达还是在留恋于一些过去的辉煌,在一些新业务 的开拓上,这几年走得并不顺利。2011年,柯达的股份也蒸发非常多,包括市场,在各方面渠道看来,现在在短期内很难能再回到店面的辉煌。     主持人:这种转型不利会制约他接下来的发展。还有知情人士透露说,柯达公司打算任命一位首席重组官,以便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的时候,来帮助公司获得足够的资金,保持正常的运作,这个人对于柯达活下去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刘兴亮:这也是一些企业在实行破产保护以后惯用的一个做法,找的团队来专 门运作这样的事,这样的人能够做得锦上添花,但并不能够就是说有了这样的团队,一定能力挽狂澜。更多的还在于看在这个公司的业务,战略层面,我觉得柯达更 多的还是在战略一直不清晰,可能有很多方面没有考虑清楚。          柯达重组失败彻底清算可能性较大     主持人:在您看来其实柯达一直是纠结于在战略不清晰上。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比如说柯达表示已从花旗集团获得了9.5亿美元破产融资信贷,柯达将运用这笔资金进行业务重组。此外,柯达还有一千多项专利,其实这一些是不是意味着其实柯达的手里还是有一些其它的底牌可以打呢?     刘兴亮:这些牌都远水不解近渴,比方说专利,如果能出售还好一点,如果靠这些专利去诉讼等等,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路。目前他必须要用资金,这次要有这个9点几亿,但这个钱我觉得还是不够,要转型的话投入还是比较多。     其次,毕竟这么多年的这样的一个资深的公司,所以他的负担也比较重,光他退休员工包括这些福利等等对他来说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所以说目前看来他虽然有现在目前他还是有一些资产,但这些资产我觉得反正我看来我觉得还是比较悲观的。     主持人:那在您看来是不是如今已经到了破产地步的柯达,重组失败彻底清算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呢?     刘兴亮:我觉得还是比较大。  
  • 热度 24
    2011-11-29 08:53
    1439 次阅读|
    0 个评论
        国资委近日公布的《中央企业2010年度总体以及分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0年国内电信运营业实现营业总收入95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2%; 但实现净利润1031.6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2%。这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电信运营业总利润连续第三年下滑,2009年较同期下滑 6.4%,2008年下滑1.1%。   一方面是营收的不断增长,用户基数快速扩大,3G进一步普及使得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则是运营利润连年下滑;一方面通信资费不断下降成为拉低CPI的强力推手,另一方面用户对通信资费的抱怨依然不绝于耳,运营业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刘兴亮。   三大因素拉低运营业利润   2008年、2009年、2010年,国内通信企业已经连续三年利润下滑,且降幅递增。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这是电信业务在2G转向3G经营初期的必然现象。换句话说,这是3G初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刘兴亮看来,通信运营商连续三年利润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3G基础网络建设耗费了 巨大的成本。自2008年以来,3G的推进及市场竞争的升级给运营商的渠道管理带来了诸多变化,也耗用了运营商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在内的诸多资源。据工 信部截至5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3G投入累计将近三千亿元,截至目前,投入的资金显然已经超过了三千亿元。此外,运营商IP核心网的升级也消耗了很大的成 本。   在基础网络投入之外,运营商3G业务营销,3G终端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在蚕食利润额。这一点在三大运营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中国联通 ( 5.63 , 0.00 , 0.00% ) 。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单单补贴3G终端销售的亏损就超过了30亿元。   对于通信运营商利润额的下滑,刘兴亮认为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几年通信资费的不断 下降,主要在语音业务方面,包括本地资费,长话资费,漫游资费,三大运营商近几年都有很大幅度的下调。当下虽说是3G时代,但是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仍集中在 传统的语音通信业务上,3G数据业务未能扛起大梁,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语音业务的收入被压缩,数据业务相对于前期的投入来讲还处于入不敷出的状 态,运营商的利润收入可谓雪上加霜。此外,国内运营业竞争不断加剧,个别运营商为争取新用户不惜下血本,今年9月份,三大运营商的校园大战就是一个缩影。   运营业需要注入移动互联网思维   运营商连续三年的利润下滑,虽然有诸多客观因素以及一些必然趋势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和运营商固守传统的定势思维也有莫大的关系。   其实在外界看来,这些年通信资费的下降、终端补贴力度的加大和通信运营商本身利润的 下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通信业内的人看来,他们也觉得挺委屈,运营商资费一直在降,却吃力不讨好,客观地说,通信资费下降的空间已很低了,运营商仍 得不到外界的谅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呢?   刘兴亮认为,从通信业本身的传统来讲,它就是一种规模经济。比如中移动,有六亿多的 用户,平均每天的净利润就超过了三亿,给外界最直观的形象就是财大气粗,从这一点来说,只是单纯的降价依然难以改变运营商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从另一 方面来讲,我们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总体呈现一种国富民穷的状态,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当然希望通信资费越低越好。这一点是没有底线的,甚至最好是免费,当然 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用户对运营商的误解不仅仅在于资费,还在于服务等方面。其实相对而言,在众多的国企中,通信运营商的服务不敢说是最好的,但是服务的性价比可以说是第一的。当然用户的抱怨总有其道理,运营商确实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   运营商过去“烟囱式”的业务结构,书写过电信运营商的辉煌业绩,而这之后,人们也越 来越意识到这种孤立式的业务模式正阻碍着宽带移动通信时代的进步。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运营商需从调整传统的电信定势思维开始,在移动互联网热潮的进一步 冲击之下,运营商需更为开放的眼界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借移动互联推动通信业转型   当下,拥抱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国内外各大通信运营商转型的具体指向。移动互联网时代, 运营商的很多业务正面临互联网服务商、IT巨头等多方面的冲击,而从运营商自身来讲,电信业增长乏力,运营商利润下滑的局势该如何破解?其实国内外的各大 运营商都已经给出了一致的答案,那就是转型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互联网继续延伸电信业的辉煌。   刘兴亮认为,这也是当下运营商最为纠结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对沦为哑管道的担心。 运营商虽提出了搭建智能管道的应对策略,但毕竟智能管道只是一个宽泛概念,而现在我们看到,通信运营商从即时通讯到手机电视等移动视频,从应用商城到移动 支付等方面,运营商正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全面参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拥抱移动互联网并不是要运营商什么都亲自去做。   从另一方面讲,运营商开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相比互联网服务商,业界的IT巨头还有一 定的距离,毕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运营商可以说是后进者,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拼显然差一大截。要知道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管道,如何围绕 着管道把文章做好才是运营商转型移动互联网所应该考虑的。   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自身作为综合优势的拥有者,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实现平台化运 营。运营商掌控着端到端,端到平台的链接,把聚合平台做好,就基本确立了产业链主导的优势。在业务层面上,运营商不需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跟进,而是应当采用 平台化运营的策略,让产业链各方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更好的为自己,为自己的用户服务。 (通信信息报 符周顺)    
  • 热度 23
    2011-11-25 14:52
    1475 次阅读|
    0 个评论
      国资委近日公布的《中央企业2010年度总体以及分行业运行情况》显示,2010年国内电信运营业实现营业总收入95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2%;但实现净利润1031.6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3.2%。这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电信运营业总利润连续第三年下滑,2009年较同期下滑 6.4%,2008年下滑1.1%。   一方面是营收的不断增长,用户基数快速扩大,3G进一步普及使得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则是运营利润连年下滑;一方面通信资费不断下降成为拉低CPI的强力推手,另一方面用户对通信资费的抱怨依然不绝于耳,运营业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刘兴亮。    三大因素拉低运营业利润   2008年、2009年、2010年,国内通信企业已经连续三年利润下滑,且降幅递增。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这是电信业务在2G转向3G经营初期的必然现象。换句话说,这是3G初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刘兴亮看来,通信运营商连续三年利润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3G基础网络建设耗费了巨大的成本。自2008年以来,3G的推进及市场竞争的升级给运营商的渠道管理带来了诸多变化,也耗用了运营商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在内的诸多资源。据工信部截至5月份的数据显示,国内3G投入累计将近三千亿元,截至目前,投入的资金显然已经超过了三千亿元。此外,运营商IP核心网的升级也消耗了很大的成本。   在基础网络投入之外,运营商3G业务营销,3G终端补贴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在蚕食利润额。这一点在三大运营商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中国联通(5.63,0.00,0.00%)。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单单补贴3G终端销售的亏损就超过了30亿元。   对于通信运营商利润额的下滑,刘兴亮认为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近几年通信资费的不断下降,主要在语音业务方面,包括本地资费,长话资费,漫游资费,三大运营商近几年都有很大幅度的下调。当下虽说是3G时代,但是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仍集中在传统的语音通信业务上,3G数据业务未能扛起大梁,这就形成了现在的尴尬局面:语音业务的收入被压缩,数据业务相对于前期的投入来讲还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运营商的利润收入可谓雪上加霜。此外,国内运营业竞争不断加剧,个别运营商为争取新用户不惜下血本,今年9月份,三大运营商的校园大战就是一个缩影。    运营业需要注入移动互联网思维   运营商连续三年的利润下滑,虽然有诸多客观因素以及一些必然趋势的影响,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和运营商固守传统的定势思维也有莫大的关系。   其实在外界看来,这些年通信资费的下降、终端补贴力度的加大和通信运营商本身利润的下滑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通信业内的人看来,他们也觉得挺委屈,运营商资费一直在降,却吃力不讨好,客观地说,通信资费下降的空间已很低了,运营商仍得不到外界的谅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呢?   刘兴亮认为,从通信业本身的传统来讲,它就是一种规模经济。比如中移动,有六亿多的用户,平均每天的净利润就超过了三亿,给外界最直观的形象就是财大气粗,从这一点来说,只是单纯的降价依然难以改变运营商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总体呈现一种国富民穷的状态,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当然希望通信资费越低越好。这一点是没有底线的,甚至最好是免费,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此外,用户对运营商的误解不仅仅在于资费,还在于服务等方面。其实相对而言,在众多的国企中,通信运营商的服务不敢说是最好的,但是服务的性价比可以说是第一的。当然用户的抱怨总有其道理,运营商确实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   运营商过去“烟囱式”的业务结构,书写过电信运营商的辉煌业绩,而这之后,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这种孤立式的业务模式正阻碍着宽带移动通信时代的进步。要改变这种尴尬局面,运营商需从调整传统的电信定势思维开始,在移动互联网热潮的进一步冲击之下,运营商需更为开放的眼界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借移动互联推动通信业转型   当下,拥抱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国内外各大通信运营商转型的具体指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很多业务正面临互联网服务商、IT巨头等多方面的冲击,而从运营商自身来讲,电信业增长乏力,运营商利润下滑的局势该如何破解?其实国内外的各大运营商都已经给出了一致的答案,那就是转型移动互联网,借助移动互联网继续延伸电信业的辉煌。   刘兴亮认为,这也是当下运营商最为纠结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对沦为哑管道的担心。运营商虽提出了搭建智能管道的应对策略,但毕竟智能管道只是一个宽泛概念,而现在我们看到,通信运营商从即时通讯到手机电视等移动视频,从应用商城到移动支付等方面,运营商正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模式全面参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拥抱移动互联网并不是要运营商什么都亲自去做。   从另一方面讲,运营商开展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相比互联网服务商,业界的IT巨头还有一定的距离,毕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运营商可以说是后进者,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拼显然差一大截。要知道运营商最大的优势在于管道,如何围绕着管道把文章做好才是运营商转型移动互联网所应该考虑的。   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自身作为综合优势的拥有者,可以采取的方式就是实现平台化运营。运营商掌控着端到端,端到平台的链接,把聚合平台做好,就基本确立了产业链主导的优势。在业务层面上,运营商不需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跟进,而是应当采用平台化运营的策略,让产业链各方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更好的为自己,为自己的用户服务。 (通信信息报 符周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