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始,互联网大佬纷纷 提到“赋能”的概念,那我们对概念做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 “赋能”顾名思义,就是为谁或某个主体赋予某种能力和能量。 它最早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管理学,其理论内涵是企业由上而下地释放权力,尤其是员工们自主工作的权力,从而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驱动企业组织扁平化,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 当前,互联网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全新方式颠覆着传统行业的同时,更颠覆了传统的组织治理方式。未来的组织必须有超越传统的运作方式,对外必须能够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作出更快速的反应,对内又必须能够持续激发精英员工的内在动力并在工作中持续为他们赋能。 我的理解赋能更多的是正能量和正向的输出能量,给予接受能量者以激励和进步。 最近有一个刚刚工作不久的同事问了我一个问题,在大公司的人只能做一个“螺丝钉”是不是弊端很明显,应该她在很多论坛和书籍里面看到了很多所谓专家对于大小公司分类的利弊分析,但是传统的分析是比较粗浅的,我就简单的分析一下平台的光环和资源有什么好处。 首先,我举例说明一下,在深圳从事高新技术创业的大部分人来源于腾讯和华为,如果简单的从螺丝钉来看这个事情,大公司的人出来创业基本上都是死翘翘的,但是事实上都不是,在深圳有深信服,汇川技术等很多都是华为系的企业;腾讯员工领军的互联网企业我就被卡住了;阿里巴巴引出的滴滴,拼多多,都是很成功的。 也许你会反驳,他们都是做到中高层出去创业的,但是自带光环出去的人大部分在原有行业是可以比较成功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平台和岗位带来的资源和能量会更多,当然需要你去利用。 大企业和名校一样,都是资源和优质人脉聚集地,如果你渴望成功,而又懂得去如何运用平台,这肯定是个难得的机会。 在深圳或者珠三角,那些在创业场合,大小企业里面,同体系出身的人还是非常认可的,也有较强的自豪感。 其次, 在这里我就提出“平台赋能”和“岗位赋能”的概念。 简单的举例说明一下,假如你在华为做CEG(采购专家),除去岗位赋予你的权利,你掌握供应商的生死进出。 你可以接触到资产上亿的供应商BOSS,或者各种出身背景的工厂主,代理商,物流商,工程商,而这些人的出身五花八门,长期的业务工作联系,你会认识接触到很多的信息资源,经验和见识,朋友圈里可能就有好几个亿万富豪,一般的小公司职位不可能给到这样的能量的,当然我不是说采购要去收供应商的钱,敲诈勒索供应商,这个是负能量的东西,也是违法犯罪的。 当然很多大集团公司的岗位是对内的,很多时候也是沾不到很多外部的业务,那你在公司工作的上下游就是你的赋能单位了。比如计划,你的上游是市场或者研发,下游就是采购或者供应商,你接触得到上下游的素养/能力/技术,还有公司本身平台提供的培训资源,领导的能力就会直接决定了你的眼界和未来发展方向。大公司很多领导和同事都是有经济基础的,名校,留学生聚集,这些人会自然带动着你的眼界和朋友圈去增值,认知上会有天然的优势。 中小企业的岗位也是有自己的优势,就是需要因人而已,看个人的特质了。 如果你在腾讯做个专家,到小企业去做个副总,其实岗位也是给到你很多的资源和赋能的。 其实任何的岗位和平台都是有正向的赋能的,关键是需要您去发掘公司和岗位给予你的一些知识,技能,信息或者认知,拓宽你的人脉资源和网络,最终给你职业发展以最大的帮助。如果人不太愿意去发掘和利用身边的平台,也不懂怎么认知公司资源的有效性,喜欢单打独斗闯世界,或许你会过得很自由,但是成功确实会变得更艰难,需要协作共赢的时代,平台其实就是你最好的合作伙伴和支撑了。 当然每个人都是有特殊的职业情况,大部分基层员工,包括基层主管都被事务性的工作搞到十一二点,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工作的策略,更别谈去笼络人脉了,一年四季到头,除去去报表打交道就是和系统打交道,哪有什么辉煌前景,一切理论和规划看起来都是虚无缥缈,那我也只能借用诸葛亮的《出师表》“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来鼓励了,您一定在工作中有你的长处和优势,相信你自己,困难和辛苦是暂时的,会有适合你发展的道路,看您自己去寻找了。当你看看下面的图片,你的自信心很快就爆棚了,因为你肯定比他靓仔,你是最棒的。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