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排放检测

相关博文
  • 热度 22
    2020-5-7 15:48
    1440 次阅读|
    0 个评论
    国六在线监控OBD终端H6S信息安全防篡改技术实现
    符合国标 G B17691-2018和 G B/T32960.2-2016,在国六安全策略中,提供了技术可行的安全策略,保证 T BOX各种性能处于安全范围,例如电气适用性能、环境适用性能、可靠性性能、电磁兼容性性能、一般要求、功能要求等各项指标。 T BOX终端存储、传输的数据是加密的,采用非对称算法,使用国密 S M2算法或者 R SA算法,并且采用硬件方式对私钥进行严格保护,数据传输过程对数据进行扫描,及时发现恶意数据攻击行为,如对 E CU等 C AN总线设备的写命令,或者其他超出正常数据读取指令,检出 9 5%以上的攻击,误报率低于 1%,攻击开始后1 0S内发现并启动防护机制。 信息安全是国家数据中心、各地市环境生态监管部门的重中之重, T BOX加装安全芯片,还具备一个唯一识别的序列 I D,安全级别保证为《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标准》 5 +级或 4 +级,在可靠性高的电气隔离能力下,不允许因为 T BOX问题导致车载 O BD功能失灵或者车辆故障,具备合理性数据判断、状态判断,不影响车辆 O BD功能、年检、路检等。 防篡改信息备案,是数据传输中的关键一环,速锐得 H 6GB终端采用将加密芯片 I D、车架号,加密芯片内生成的公钥数据绑定进行备案,有一个不匹配都会下发备案不成功的消息,备案不成功的设备,后面上报所有数据都会直接丢弃,平台不会回复任何消息。 因此,对安全加密芯片厂家,提出了严格要求,不仅要有完善的质量体系保证,通过 I SO 9001和 I SO 14001质量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还满足 G M/T0008安全等级 2级要求,具备国密证书,提供证明文件。 入侵检测防御测试: 测试所提供设备:速锐得 H 6GB-TBOX一台、天线 2个(G PS、 L TE ),恒流源(中汽中心提供) 测试连接图: 安全芯片测试: 方案: 1、接线方式:M CU与安全芯片通过 4线I 2C进行通信; 2、算法接口:根据国六标准使用S M2算法进行 签名 验证; 3、日志输出:根据国六标准需要以可见字符形式把公钥、I D和签名数据等信息通过串口打印出来,打印的书输出到测试软件中进行比对验证,所以增加了串口可见字符打印接口; 4、波形对比:根据国六标准需要使用逻辑分析仪抓 取 CAN总线上波形数据并与串口打印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安全芯片正常工作且签名运算是安全芯片内部运行,通过在板子I2C通信线路飞线完成。 感谢信大提供安全芯片测试流程、速锐得提供国六标准终端、中汽中心提供实验室及测试工具。
  • 热度 16
    2020-4-2 12:01
    2115 次阅读|
    0 个评论
    柴油车J1939协议排放污染超标诊断流程和方法(技术开放)
    随着电控发动机的普及,静液压驱动方式在柴油车、柴油机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电控技术促进了柴油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设备状态检测变得更加简单,诊断却变得复杂。 在诊断环节中,基础诊断和 智慧 诊断的区别在于,对多方采集的车辆检测数据,基础诊断由诊断人员分析,智慧诊断则由云计算平台进行分析和大数据案例比对,快速定位故障范围。 当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如何准确锁定故障点、快速排查故障,缩短用户等待时间、降低用户损失,是作为 J 1939诊断和总线数据应用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动机故障诊断基于 S AE J1939协议中的 7 3诊断部分实现其故障代码在 C AN总线网络上的传播, E CU控制单元通过 C AN总线网络接收发动机发送的故障代码数据,实现发动机故障代码和 M IL灯状态的获取。对于车身故障诊断,因为厂家零配件和电控装置不同,故障代码的定义及采用的传输协议会存在差别,基本都是厂家自定义,这是比较复杂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获得他们的状态信息,必须通过 C AN总线接入,但是要获得诊断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的适配和研究。国外相对比较标准,国内就已经傻傻辨识不出来了。 在国六 远程 O BD环保排放监测系统中, S AE J1939的故障代码由诊断报文发送,这些报文分为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故障代码 M IL,位置是报文数据第一字节,提示有三个选项,停止、警告和保护。第二部分是第三到第六个字节的诊断故障码 D TC,包括可以参考编号 S PN( 1 9位)、故障类型参数 F MI( 5位 )、 S PN转换方式 C M( 1位 )和故障发生次数 O C( 7位 )。根据故障代码中的 S PN、 F MI的数值就可以锁定发动故障具体器件或者线路以及发生的具体故障类型。 车辆有多个 E CU控制单元时,各 E CU检测到故障时,会发送各自的诊断报文,可通过发送诊断报文的扩展帧ID源地址进行区分,确定是由哪个控制单元 E CU发送的诊断报文。SAE J1939协议已对 2 48个源地址进行定义说明,而对柴油机来说,常用的 E CU及其源地址编号如下: 0 x00代表发动机控制单元 , 0x03代表传动控制单元, 0 x21代表车身控制单元。 柴油车排放污染超标诊断流程中会有两个步骤: 一、预诊断环节 预诊断分为两个步骤:获取汽车排放检验过程及结果数据对车辆进行目视检查。主要租用就是排除相对明显和简单的车辆故障。为下一诊断环节做好准备工作,提高诊断效率。 1、获取排放检验数据 检测站可以通过联网、从汽车排放污染维修治理监测系统读取柴油车排放过检过程及结果数据,作为参考。如果检测站无法获得该车排放数据,特别是检验过程数据,根据诊断需要,在完成车辆目视检测后,使用工况法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获得排放检验数据。 2、车辆目视检查 A、检查发动机机油状况,确定机油是否正常、有无乳化现象,并根据需要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如出现机油故障,需要通过 O BD读取相关故障。 B 、检查空气滤清器状况,确认滤芯是否破损、堵塞、脏污、并根据需要提示司机注意空气质量及更换空气滤清器。 C、检查发动机进气、排气管路、确认有无老化、破损、脱落、虚接,通过诊断仪系统查看排气进气及加油门测试等。 D、检查柴油机控制配置:是否配备进气增压器、燃料喷射方式、二次空气喷射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后处理装置。 E、把柴油车打火开关打开,检查车辆诊断系统(O BD ),如前段落进行故障诊断,有故障报警的,读取故障码、数据流及报警信息,对存在排放的故障车辆,进行故障修复。 F、启动汽车,检查加速踏板控制是否灵敏、良好,带进气增压的发动机,查看增压器是否正常工作,有无缺缸、烧机油,检查火花塞、高压包,对排气带有明显浓烟的,不允许使用机动车排气分析仪进行排气检测。 G、等待发动机运转到正常工作温度,用O BD系统查看水温、发动机工作温度,有异常的进行相应检修。 二、诊断环节 超标车辆经过预诊断,排除了相对明显和简单的车辆故障后,排放污染物仍然超标的,进入诊断环节,对发动机燃烧状况进行分析,再对后处理装置进行诊断确定车辆故障。 1、燃烧状况分析 柴油机的燃烧状况,反映出其机内净化的性能。压燃式机动车排气分析仪,通过探测排气不透光率,反馈排气中颗粒物的综合浓度,不透光度越高,说明颗粒物越多,柴油发动机燃烧性能越差。 影响柴油机燃烧性能的常见原因有: A、气缸压力。气门漏气或调整不正确,气门和喷油提前角不正确、凸轮轴凸轮磨损、气缸套或活塞磨损等造成气缸压力异常。 B、进气控制。进气量少、进气增压异常、进气温度过高、排气背压过高等造成进气量异常。 C、燃油喷射。燃油压力不正确、喷油器故障、喷油器未能按净化技术程序进行多段喷油造成混合燃烧不良,空燃比差异大。 D、燃油品质。添加了劣质柴油。 E、E GR系统。未按发动机负荷正常调整废气再循环,废气中冷失效,造成燃烧效率降低,NOx超标。 2、后处理装置 对于捕集 P M类型的 D CO、 P OC、 D PF,主要从排气背压检测进行诊断,发生颗粒堵塞后,排气背压会升高,对带有压差传感器的车辆,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诊断,也可以使用排气背压表测量发动机机的排气背压。 对于选择催化还原 NOx的SCR系统,其带有诊断控制单元 E CU,可以通过 O BD读取故障信息和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如液位传感器故障时,车身控制器其中 0 xFECA代表实时故障 D M1参数组编号,0x21代表由车身 E CU控制单元发出的数据,根据解析规则,故障码为 S PN96.FMI04即液位传感器断路故障。 SAE J1939是国际通用协议,速锐得采用该协议开发的国六远程 O BD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性强、灵活性高,可有效缩短汽车诊断应用于环保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车身故障与发动机故障诊断的统一。通过在柴油发动机的测试与验证,实现了国六 远程 O BD在线监测终端对移动源的自我诊断,以及故障点的快速锁定,大大提升了污染防治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