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苹果造车

相关博文
  • 热度 26
    2015-4-23 10:32
    1429 次阅读|
    5 个评论
    原标题:科技巨头涉足汽车,各自都想干啥?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互联网巨头和汽车的绯闻不断。国际上,苹果造车的传闻沸沸扬扬,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传了很久,而且两家都有收购特斯拉的传闻。 国内阿里和上汽合作,投了10亿,然后成立阿里汽车事业部;百度在搞无人驾驶的试验,其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搞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到了场地试验和基础数据采集的阶段;腾讯先是和宝马合作,把QQ放到宝马车里面,然后又和富士康、和谐汽车联手要搞战略合作;连乐视这种非巨头公司,也与北汽联手发布互联网智能概念车……   北汽联手发布互联网智能概念车 IT企业纷纷把注意力转向汽车,它们各自想要什么呢? 一、跨界做汽车的三类 苹果、谷歌、百度、阿里、腾讯虽然都是互联网企业,虽然都跨界汽车,但是它们的切入点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造车卖车,获取销售利润 首先,汽车是一件商品,通过卖车可以赚钱。互联网企业,IT企业造车卖车,可以获得赚钱,这是互联网IT企业跨界造车的第一类。 之所以要跨界造车,是因为主要业务遇到天花板或者瓶颈,需要一个新的业务来维持增长,给股东们好看财报数字。苹果造电动车、腾讯涉足电动车,都属于这一类。 当然,汽车是很难造的,从设计到制造,从供应链控制控制到品质保障,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传说苹果和腾讯要涉足的电动车虽然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理论简单一点,但是也不容易。搞定上万个零件的有封闭体系的供应商,设计调试出来一辆符合各种标准,通过各种测试,能风吹雨打10年不出大毛病的汽车,不脱几层皮是不行的。 第二类,跨界掌握车机入口,获取入口收益 除了汽车销售本身可以卖钱以外,车主是要消费的,而车主的消费入口就在汽车的车机上面。这个入口是天然的O2O入口,也是车联网的入口,价值非常大。 苹果的Carplay、谷歌Android、百度的CarLife的争夺的都是这个入口。阿里和上汽搞的这个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抢的也是这个入口。 因为车机本身是预装的,所以阿里和上汽合作,准备把自己的入口装到上汽的汽车里面。腾讯和宝马的合作也是只要这个入口。 苹果、谷歌和百度要高明一些,车机预装只能一家一家企业来谈,费时费力,还要统一车机的硬件配置。而Carplay运行在手机上,无论什么牌子什么车型,车机只要留一个标准接口就行,更易于普及。 这个消费入口、车联网入口背后可以建立很多全新的商业模式,效果可以立竿见影,而且投入没有造车那么大,所以是各家企业目前争夺的重点,从苹果谷歌到BAT都在做这个事情。 第三类,卖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系统,占领入口制高点 无人驾驶是汽车电子化以后逐步发展的一个产物,从ABS这种最简单的电子辅助,到我们现在常见的自动泊车,定速巡航,自动跟车,而最高一个层次就是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未来是汽车配置的一部分,所有汽车的高端车型都会带无人驾驶功能。而汽车企业不可能全部自己研发这种难度很大的东西,需要有一个供应商,而这个供应商是可以赚大钱的。 无人驾驶需要高度的人工智能,谷歌搞无人驾驶已经很多年,进入了实用阶段。百度现在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搞的无人驾驶也是这类东西,难度极大,但是一旦搞出来收益极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三类如果成功,是会把第二类的入口作用替代掉的。因为车辆有了无人驾驶系统,相当于电脑里面的Windows,一切入口都要这个“Windows”,它允许谁通过就通过,算是入口的制高点。 二、互联网企业能如愿吗? 既然互联网企业涉足汽车分类三类,我们就一类一类来看。 (一)造车前途光明,但是道路曲折 想要涉足造车是苹果和腾讯两家,腾讯其实也只是个合作伙伴,背后真正雄心勃勃是富士康。 我们先看苹果,相比智能手机,汽车工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各种利益盘根错节。苹果当年制造iPhone,它可以购买三星的CPU,内存、闪存,购买日本的精密电子元件,购买英飞凌或者高通的基带芯片,购买欧胜或者水晶的Codec芯片,购买三星或者LG、JDI的屏幕,购买康宁的盖板玻璃……在产品上,苹果自己只要做好开发工作,把自己的MAC OS修改成IOS装到手机上,调试成熟就可以了。 而汽车工业要复杂的多,虽然现在有麦格纳国际公司这种巨头做类似富士康之类的代工,但是汽车行业的关系要复杂的多。 日本的爱信、电装与丰田,德国的ZF、博世与奔驰、宝马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汽车的供应链远比手机复杂,更麻烦的汽车的供应商与整车厂商关系密切,交叉持股。 特斯拉也是在奔驰的大力协助下才造出来ModelS。特斯拉的大量零件来自于奔驰的供应体系。此外,特斯拉还要了丰田的工厂,特斯拉学习了丰田的质量控制和问题追溯体系,学习了奔驰的测试流程。 苹果要造车,就要一层层的过这些关口,虽然库克以供应链管理著称,但是汽车的供应链搞定并不容易。 此外,汽车行业技术相对成熟,苹果难以作出iPhone这种颠覆性的产品,苹果造车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手机。 一件对苹果来说都很难的事情,对腾讯就更难了,不过腾讯的目标可能比较低,目前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三家的集团只是收购了一家做低速电动车的绿野汽车,距离特斯拉这种高端电动车还很远,腾讯会比苹果更难。 互联网企业造车,前景光明但是道路不会平坦。 (二)入口争夺战,苹果和百度占优 现阶段汽车的O2O入口争夺战,实际就是车机系统的争夺战。 因为开车两只手有空的时候很少,眼睛也要盯着路面。所以车机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是语音识别以及识别后的操作如果能够自然语言识别完成功能操作,体验比任何华丽的界面都好。这方面的优势会是未来车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这方面苹果有优势。 从功能来说,音乐、娱乐之类的东西,一流厂商都不会做的太差。体验差距在O2O上,而O2O的水平要看自己的大数据资源和LBS的整合。这方面百度结合自己地图做的Carlife如果普及开,会比竞争对手有优势。如果再结合上支付会更方便。谷歌其实也可以做的很好,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国内会有些麻烦。 从目前的情况看,苹果在系统的界面设计、语音识别上都有优势,处于领先地位。 更可怕是苹果的影响力,可以让众多厂商在新车型里面支持Carplay,而车主们用iPhone的概率很高,苹果甚至准备在刚刚发布的Apple Watch里面支持车门开启,这都是优势。苹果所缺少的O2O则有第三方厂商解决。 技术上领先,在影响力上强大,在配套的iPhone、Apple Watch等硬件上齐全。所以Carplay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系统,其他厂商很难与之竞争。而在O2O入口上,百度依靠地图和大数据的优势,可以依附与Carplay和Android auto之上,也会获得一席之地。 (三)无人驾驶制高点,外谷歌内百度 无人驾驶目前互联网企业里面,只有谷歌和百度在搞,然后就是一些汽车厂商。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这方面互联网相比汽车企业显然有很大优势,所以汽车企业最后很有可能不得不用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方案。 除了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还需要高精度的3D地图辅助,这方面,拥有多年地图服务的百度和谷歌也会比汽车企业有更大的优势。 从无人驾驶的水平来看,谷歌具有绝对的优势。目前百度还在场地的试验的水平,最高水平的汽车企业也不过能够实现高速公路的长距离无人驾驶,而谷歌已经进入到了高难度的市区驾驶,领先竞争对手数年。 不过,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谷歌的服务一直有些麻烦,无人驾驶属于高敏感度的科技,一旦被恶意使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大陆很有可能像搜索引擎一样搞成地区隔离。 外谷歌内百度,可能是未来汽车无人驾驶市场的格局,类似于搜索引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IT企业互联网企业为何都跨界到汽车行业,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赚钱,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有的能赚到,有的赚不到;有的赚眼下,有的赚长远;有的赚小钱,有的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