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接收机

相关帖子
相关博文
  • 热度 6
    2023-6-28 15:32
    442 次阅读|
    0 个评论
    对比两种常见无线电架构,孰优孰劣?
    日益增长的挑战——新的无线邻居 无线革命开始于大约30年前,当时只有少数几个频段,并且大部分限制在900 MHz以下,通常每个国家和地区有一个频段。随着无线服务需求的增长,新频段不断增加,现在全球单独为5G NR就分配了49个频段,这还不包括毫米波分配。大多数较新的频谱都在2.1 GHz以上,频段覆盖500 MHz (n78)、775 MHz (n46)、900 MHz (n77)和多达1200 MHz (n96)。 随着这些新频段上线,一大挑战是如何在传统频段中有阻塞的情况下确保接收机具有足够的性能。这主要来自部署位置的共站要求,在美国使用频段2、4和7,在其他地区使用频段1和3。这对于服务于n48 (CBRS)以及n77或n78的任何部分中的应用的宽带无线电尤其关键。 未来无线需求将继续增长,共存和干扰的挑战始终存在。 无线电设计与射频保护和选择性 接收机设计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保护其不受干扰信号影响。从一开始,无线电工程师就寻求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最初是使用简单粗暴的滤波,后来使用各种带分布式滤波的外差技术。经过多年发展,业界开发出三种主要架构来应对这些挑战:直接变频(零中频)、超外差(IF)和直接射频采样。虽然中频采样很流行,但它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将着重比较射频采样和零中频,因为它们是目前无线领域中非常先进的实现方式。每种技术都会引入不同的工程权衡,对周围电路及其要求的影响也不同,这包括频率转换的方法、射频和基带增益的数量、射频镜像的处理方式以及滤波的实现方式和位置。这些权衡的详细信息如表2所示。 增益分布和功耗 射频采样和零中频在增益分配上有关键区别。如图2所示,射频采样将所有增益都放在射频域中,因为在处理信号时,无线电中的所有频率都保持不变。为了进行比较,图1显示了一个零中频架构。对于此架构,部分增益位于射频频率,但平衡是在频率转换后的基带。 图1. 典型零中频信号链 图2. 典型射频采样信号链 两种架构都需要权衡取舍。从增益角度看,由于需要更高的压摆率,较高频率下的增益比较低频率下需要更多DC,尤其是当信号链中的信号逐渐变大时。这意味着与零中频相比,射频采样架构在线性射频部分(很大一部分增益位于DC)会消耗更多的功率。在较低频率下,压摆率较低,因此待机电流可以相应地减少。 射频采样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在高频和相对较高电压(~1 V)下驱动大部分是容性的输入(采样电容)。相比之下,零中频输入是表现良好的50 Ω(或100 Ω)电阻,其进入基带放大器的求和节点;放大器提供增益,消除采样节点并将其与射频信号隔离,减少所提供增益要求的射频驱动。这对线性射频部分的功耗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它通过消除第三射频增益级而将总射频功耗降低25%到50%,有利于零中频架构,而且基带所需的待机电流低于射频放大。 除了线性功耗之外,还有与数字化相关的功耗。使用零中频转换器时,只需对所需带宽进行数字化。使用射频采样时,不仅宽射频带宽需要数字化,而且采样速率远远超过奈奎斯特要求。与带宽和采样速率相关的功耗都很高。确切的功耗取决于工艺,但采用相同的工艺实现时,对于典型的单频段应用,射频转换器的功耗比基带转换器高出大约125%。即使射频转换器可以对两个频段进行数字化,功耗仍然要高出40%。 表1. 不同架构中的增益分布 镜像和杂散信号 这些方案还有次要权衡因素。例如,零中频会引入LO泄漏和I/Q不匹配镜像项,而射频采样会因为转换器架构内的不匹配而引入交织杂散,以及转换器中的射频谐波和采样相关的抖动项。好消息是,无论架构如何,大多数镜像和杂散信号都可以通过各种背景算法得到解决。 这两种架构具有截然不同的频率规划,这会影响处理混叠的方式以及必须应用多少射频(外部)滤波。除了架构杂散信号之外,所有无线电都会产生射频谐波并受到混叠影响。如果所需信号自然地位于第一奈奎斯特区之外,则射频采样无线电可利用混叠对所需信号进行下变频。然而,问题一般出在干扰信号的响应上,因为混叠之后,它可能会意外落在所需信号之上。这些信号必须通过细致的频率规划、高抑制度的射频滤波或足够高的采样速率(此时无混叠)来消除。每种措施都有利弊,需要慎重权衡。 零中频架构将信号转换为基带(接近DC)。虽然肯定会产生射频谐波,但其在所有情况下都远离基带,并被典型零中频输入结构(下文会提到)的低通响应充分滤波。类似地,所使用基带采样器的相对较高采样速率和同样的输入结构也会环境混叠。 零中频滤波器要求 零中频架构的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特性是,基带输入放大器通常构造为一个有源低通滤波器,其作为集成模拟滤波器运行,这大大减轻了模拟滤波器的负担。结合片内抽取滤波,它还能用作可编程通道滤波器,消除比奈奎斯特相关信号更近的信号。此外,零中频接收机内的采样器件通常包括反馈,可提供额外的带外抑制。实际上,这意味着无线电的带外区域比带内区域具有更大的满量程范围。正如AN-1354文章中所述以及图3中的简化图所示,零中频无线电本质上对带外信号具有良好的容忍度。图3中的纵轴表示相对于带内的会导致灵敏度下降3 dB的输入功率水平,它表明带内信号本身对带外信号具有容忍度,这是其他架构所没有的。 图3. 片内零中频滤波影响的示例 由于这种内置滤波,主要问题变成对射频前端(即LNA)的保护。对于FDD和某些TDD,典型配置是在第一级和第二级LNA之间使用一个SAW滤波器。有些TDD应用将SAW滤波器放在第二级之后,但第二级在大输入条件下是可旁路的,如图1所示。通常,SAW滤波器会提供大约25 dB的带外抑制,这里假设如此。除了SAW滤波器外,LNA的天线侧还需要一个与发射机共用的腔体滤波器。 典型的LNA可能具有–12 dBm的输入1 dB压缩点。如果带外或共存要求为16 dBm,则必须将这些干扰信号滤波到比LNA的输入1 dB压缩点低约10 dB(或更多)的程度。抑制最低值为38 dB (+16 – –12 + 10)。加上SAW滤波器,零中频的输入端呈现的总带外抑制为63 dB。假设射频增益不滚降,并且算上到内核无线电输入的总滤波抑制,最大带外信号水平将为–20 dBm。这远低于典型的满量程,而且还会被前面说明过的片内滤波进一步衰减。与图3相比,该输入电平不会导致杂散信号或灵敏度下降。 射频采样滤波器要求 使用需要直接关注滤波的射频转换器架构时,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无论输入电平如何,任何信号都可能产生不需要的杂散信号,杂散信号可能占用与目标信号相同的频率。与交织相关的杂散通过算法处理,但架构杂散是另一个问题,因为这种杂散可能无法预测。对于许多较旧的射频转换器,这是对无线电性能的持续挑战。幸运的是,许多新型转换器包含某种形式的背景扰动,可以缓解这些问题并呈现相对干净的SFDR扫描,如图4所示。 图4. 带扰动的转换器示例 表2. 架构之间的工程权衡 在该SFDR与输入电平的关系曲线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转换器中的压摆率限制,前15 dB显示出恶化,这通常会产生很强的第二和第三谐波,必须予以消减。一旦射频输入低于此电平,谐波和架构杂散通常就不再是问题(请检查转换器性能以验证)。对于1 dBm的满量程,可以预期,当进入转换器的带外信号被抑制到-14 dBm以下时,杂散信号将显著减少。对于50 dB的转换增益,如表2所示,这相当于天线的-64 dBm。如果输入可能为16 dBm,则对于无混叠情况,射频滤波需要为80 dB或更多。假设SAW滤波器提供25 dB,那么腔体滤波器需要提供55 dB才能充分保护射频ADC,避免因带外信号而产生非线性,并且保护第一级LNA的输入,防止其被带外信号驱动成非线性状态。此例代表一个表现良好的转换器,但应仔细检查所选择的转换器的SFDR与输入电平的关系,以确定是否需要更多滤波。 基于当前商用芯片的射频转换器架构还有一个值得担忧的问题,那就是混叠保护。当前射频转换器基于工作速率在3 GSP到6 GSP之间的内核。在这些较低速率下,若不使用高抑制度的滤波来减轻混叠的影响,就不可能避免混叠项。只有采样速率达到两位数的GHz,此问题才会减轻。 为了考虑混叠对滤波器要求的影响,一种简化办法是考虑对单个源元件的保护,避免混叠16 dBm的共站要求。目标是将干扰信号抑制到一定程度,使其混叠到所需的RB也不会影响性能;应对其充分滤波,防止发生任何负面影响。在大约0 dB SNR时,基于G-FR1-A1-4信号的广域参考通道的信号电平将为每RB -118.6dBm。因此,必须通过滤波将滋扰信号降低10 dB至15 dB,或约-130 dBm,以防止影响性能。这样,总抑制需求约为150 dB,其中腔体滤波器需要提供大约125 dB,SAW滤波器提供其余的滤波。 滤波器总结 图5显示了射频采样和零中频的腔体滤波器要求。由于射频采样架构具有两个独立的要求,因此限制最严的要求占据主导地位,可实现的滤波器只需满足最严格或125 dB的抑制以覆盖整个频段。虽然这种滤波很容易获得,但不利的一面是滤波器尺寸很大。相比之下,零中频架构仅需要40 dB的抑制,使用一个4腔体滤波器就能实现这种性能,因此重量和尺寸显著减小。 图5. 腔体滤波器要求 结论 总之,零中频和射频采样架构都能提供出色的能力。然而,如果目标是优化成本、重量和尺寸,那么零中频架构在多个方面胜出。从功耗角度看,集成了大部分模拟增益的零中频架构具有令人信服的节电效果。同样,当考虑滤波的影响时,零中频也有显著降低滤波要求的潜力。虽然滤波器的成本差异可能很小,但根据所需腔体的数量,这些滤波器的尺寸和重量减少应会超过50%。 关注公众号“优特美尔商城”,获取更多电子元器件知识、电路讲解、型号资料、电子资讯,欢迎留言讨论。
  • 热度 7
    2023-3-28 15:50
    957 次阅读|
    0 个评论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介绍PNA系列网络分析仪的接收机设置。 我们在日常使用网络分析仪进行测量时,大部分都是使用S参数来描述测试项目的。 比如S11代表端口1的反射性能,S12代表从端口1到端口2的传输性能,这种测量方式非常简单易懂并应用广泛。 但其设置简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网络分析仪,用它具体某个接收机来描述测试项目,并比较一下优点和缺点。 我们回顾一下PNA的结构框图。以4端口为例,它内部有2个源和4个参考接收机还有4个测量接收机,分别对应一二三四端口。 其实S参数就是用不同的测量接收机和参考接收机之间的比例来描述的。 当我们需要用更灵活的配置测试项目,比如测试绝对值,或者说发射和接收的频率是不一样,有变频的要求,那么我们可能需要用手动来描述我们的测试结果,用选择不同的测量和参考接收机也可以进行比率的换算,使用非常灵活。 我们在“每日E问”中通过对品牌、端口数量等要求的筛选,确定本次测试的仪器型号为N5224B,具体的参数可在仪器详情页查看。 打开仪器操作界面,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接收机的设置。 今天我们以一个功分器的输出为例。设置一下端口1输入信号,端口2、端口4接收信号,来看一下它的接收端的相位和功率差。 我们来做一下设置。首先将频率设置为1GHz到终止5GHz。 然后我们添加4条曲线。 第一条选择S21,第二条选择S41,分别对应下方2个路径的传播。 第三条曲线我们设置一下它的接收机,选择用B除以D。这就代表着第二个端口的测量接收机和第四个端口的测量接收机两个值做一个比值。 第四条曲线同样选择B除以D。 然后我们把它改为相位差,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测试结果。 其中2条几乎重合的蓝色线是它的S参数描述的插入损耗;1条紫色线是两条线做一个差值,来描述它的功率差;1条绿色线显示的就是它的相位差,这样设置会更加灵活。 以上便是“PNA系列网络分析仪接收机设置”的详细方法。 ——作者 君鉴科技/君鉴云课堂 ——来源 每日E问eteforum
  • 热度 53
    2015-9-12 22:57
    14355 次阅读|
    52 个评论
                  当时寒假和队友一起做的,那会武汉的冬天有点冷,我老师负责指导我们。他人挺好,对待学生亲热有家,每一次我们遇到问题他总是能够及时回答我们那个地方出了问题需要调试或者修改参数,甚至看我们动手太慢他主动来用烙铁来修改板子上的参数。在我的学生生涯里面,这样的老师几乎很少见吧,大多数导师只会要求你做什么看什么书而不会亲力亲为来教你甚至自己动手。所以碰上这样的导师我也是醉了。然后那会的寒假都很自觉,主动留在他那里做事,不像后来的一些年被老板逼着留在学校只有临近春节才放假。所以选老师就好像选对象,选错了各种不开心。                   说是做接收机,其实主要的工作量集中在本振,因为混频之后的滤波器只允许一个信号过去,这就意味着当本振固定的时候,接收进来的信号也就固定了。接收机进来的信号通过预选频之后就进入混频端,而混频的本振是选择信号的关键之处,当改变混频的本振时,就会选择某个进来的频率,这是接收信号里面的主要之处。                         一个信号进来首先经过预选频,之后通过低噪放,这里的opa很关键,因为进来的信号灵敏度很低,不能随便选择一个放大器。因为越在前面一级他的噪声系数要求就越高。镜像抑制之前我的博客讲解过,涉及很多指标以后有机会再统一归纳一下。天线进来的信号与本振一起进入混频之后通过41.4M的晶体滤波器,因为输出选择有晶体滤波器的存在,也就是说当本振固定的时候,选择的天线进来的频率也就固定了,这也是接收机最主要的理论。这里的DDS显得很关键,因为它几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选择的频率由它决定了。我们采用的DDS为AD9953,时钟要求较高,配合锁相环一起做的本振。进入混频出来之后的信号通过滤波器再进行自动增益控制,采用两级信号自动增益以及滤波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滤除掉波形。接着进入模数转换AD中进行数字采集,再通过下变频之后把信号的频率转换为基带的信号,送入DSP去处理就行了。                     指标要求:                 频率范围:1-35M                 频率间隔:1Hz                 基准灵敏度: 端口电压 ≤0.5uV                 中频抑制和镜像抑制90db                 较大信号信噪比40db                 阻塞: ≥100dBuV                          先看一下平时的仪器。这张图几乎可以代表着平时的生活状态以及接触的东西。                   再看原理图吧,这是本振部分的。                 处理器用的ti的。                 虽然市场上USB芯片很流行,但是我老师对232特别有情怀,每次他都说用这个就好, 省钱。                   中间用了多阶滤波器以及后面加了一个固定增益放大器。下面是多个电源部分。                     本振部分的PCB和3D图。                       实物板子图,                   这是MSP430                     dds在这里了.                   信号经过混频出来之后通过滤波,信号不太稳定的情况下这里设计了AGC用来稳定信号的幅度再送往后级处理。芯片用的ADI的AD8367和AD603.多级603,前期的实验用的是AD605,但是605被我调废了。之后改的方案就用的这款。我老师特别喜欢AD8367,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带宽很高!AGC有很多种方案,采用603的原因除了因为他熟悉之外还有因为他的移植性很高,在ADI的一个典型的方案里面就配合了AD8367做的一个自动增益。                   放大图。           AGC设计在这里了,AD8367用来检波的。603负责程控。                     最后的指标测试,晶振源的频谱。                 单信号频谱                     测试细节部分不过多解释,测试的指标包括带宽,灵敏度,阻塞,镜像抑制等。大部分指标达标。                 上一张接收机的图。       附带AD9953的部分程序。     主程序部分: void main( void ) {     /*下面六行程序关闭所有的IO口*/     P1DIR = 0XFF;P1OUT = 0XFF;     P2DIR = 0XFF;P2OUT = 0XFF;     P3DIR = 0XFF;P3OUT = 0XFF;     P4DIR = 0XFF;P4OUT = 0XFF;     P5DIR = 0XFF;P5OUT = 0XFF;     P6DIR = 0XFF;P6OUT = 0XFF;     WDTCTL = WDTPW + WDTHOLD;   //关闭看门狗       InitAD9953();  //初始化 //    InitDAC12();   //初始化DA     InitUART0();   //初始化串口     InitADF4350();  //初始化PLL          AD9953_WriteFreq(30000000);      while(1)     {       UART0_ChangeFreq(); //      UART0_ChangeDA(); //      a=10000; //      if(flag==3) //      { //        a=10000; //        while(a--); //        i=i+100000; //        if(i75000000) i=46500000; //        AD9953_WriteFreq(i);   //      }        //      DA_Sweep=DA_Sweep+10; //      if(DA_Sweep3000) i=0; //      DAC12_0DAT=DA_Sweep;           } }                 DDS主要用的AD99系列的。程序参考了ADI官网的代码示例,想要参考的可以去下载。在那个基础上修改就好了。另外剩下的就只有PLL的程序部分,也可以下载参考,剩下的MCU模块里面的只有串口的程序,组合在一起就差不多。   DDS程序部分: void WriteByte(unsigned char data) {   PORT_SCLK_OUT;   PORT_SDIO_OUT;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temp;   temp = data;   for(i=0;i8;i++)       //送入1个字节的数据   {     CLR_SCLK;     nNop(4);     if(temp0x80)        SET_SDIO;     else        CLR_SDIO;     temp=1;     nNop(2);     SET_SCLK;     nNop(4);   }   }                   PS: 这个项目的调试花了不少时间,前期设计主要是和几个同学还有我老师一起讨论得来的。还有一个很主要的部分是放大部分,不是用的普通放大器实现的,而是通过调谐放大来产生了,这里没有详细讲解。在后来又去其他地方测试了。总共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用来纪念下。其实每一个项目只要用心去探索和调试,你在其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哪怕是很细节的东西都可以描述的很清楚。所以是不是自己参与的别人一问几乎能问出来。此项目涉及到很多指标,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国标。最后上传几个主芯片资料。
  • 热度 24
    2013-5-9 15:24
    1440 次阅读|
    1 个评论
    2012年7月的一份日记   昨天重新学习了一下doppler频移的相关知识。Wikipedia上面有很详细的解释。简单的说,就是当信号源与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到的信号频率会随着速度发生变化。   这种频率上的变化,在无线信号里面,很容易理解的是,RF接收到的信号往往会留有一个低频率的包络。在频谱上看,就是有个频偏存在。   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点是,这个频移还会体现在基带信号的频率上。例如CDMA信号的码片速度上。例如在1GHz的RF接收到信号上有1khz的频偏,在1MHz的基带信号上,对应的其实还有1hz的码片速度的变化。   通常,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处理RF残留的那1khz的频偏,不处理那1hz的码片速度。   这个原因,主要是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往往都是基于无线帧结构来做。而一个帧的长度,由于考虑心道的时变,都比较短,在几百us到几个ms的数量级。在每个无线帧中都会设计参考信号。这些参考信号会用于对信道变化的估计,也会用于对基带时间同步的估计。于是,终端处理这些参考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均衡,同时也调整本地接收时钟的帧同步点。于是,在频域的同步上能看到对doppler频移的处理,而在接收时间上没有看到明显的doppler处理。但事实上,他是存在的。   另外,接收信号残留的频差也好,接收时钟帧同步的偏差也好,其实都包含了doppler频移和两个钟本身的偏差两个方面。但在处理中,不需要区别这两者。按照同样的方法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修复就好。   而如果在GPS接收机算法设计中,这个doppler频率对码片速度的影响就是不可忽略的了。因为GPS接收机的原理就是没完没了的积分,一定要锁定码片和频率的相位。积分时间一长,这些doppler频移因为的码片相位的变化就不是按照理论上的1.023M来走的了。进一步,如果要用doppler频移来计算速度,就需要考虑如何将时钟本身的偏差怎么扣除掉。  
  • 热度 17
    2010-10-31 18:09
    3905 次阅读|
    2 个评论
    对于接收机的链路来说,噪声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总的噪声系数在各级的合理分配可以有效的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详细讨论在后续文章中会有,本文就典型器件的噪声系数进行分析,解开大家关于噪声的疑惑,如有好的建议欢迎拍砖。 所谓噪声可以笼统的称为随机的,不稳定的能量。噪声有以下几种类型: 热噪声(thermal noise):是由电荷的热振动引起,也称之为johson或nyquist噪声。 散粒噪声(shot noise):由电子管或固态器件中载流子的随机涨落引起。 闪烁噪声(flicker noise):由半导体表面的不平整造成,或称之为1/f噪声,此噪声在低频段需要注意,在高频段可将其忽略。下面着重介绍白噪声(white noise)的定义,任何一个噪声源不是频率的强函数,其功率谱密度不随频率而改变,噪声功率正比于带宽,这样的噪声可称之为白噪声,当负载端接与源共轭匹配的负载后,最大的噪声功率输出为P=kTB(该式在极高频率和极低温度下不成立) 。 底噪是一个器件或一个源,最小的噪声输出功率,一般认为无源器件自身不产生噪声。 衰减器:“有用信号”+“底噪”+“干扰或底噪之上的噪声”-衰减器-“有用信号”+“干扰或底噪之上的噪声”被衰减,“底噪”不衰减。SNR恶化的原因是"有用信号"的衰减。 放大器:“有用信号”+“底噪”+“干扰或底噪之上的噪声”-放大器-“有用信号”+“底噪”+“干扰或底噪之上的噪声”被放大,放大器自身产生噪声,SNR恶化的原因是放大器自身产生噪声。 滤波器:“有用信号”+“底噪”+“干扰或底噪之上的噪声”-滤波器-滤波器有插损-“有用信号”+“干扰或底噪之上的噪声”被衰减,“底噪”不变,-滤波器带宽-SNR改善的原因是噪声功率下降大于“有用信号”的衰减。 总结:总之“底噪”一般是不随有源或无源网络的作用而变化的,变化的是“有用信号”+“干扰(无用信号)或底噪之上的噪声”。 在用频谱分析仪测量时,显示出来的底噪是频谱仪的底噪与信号底噪之和。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