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经验总结

相关博文
  • 热度 15
    2019-5-31 10:37
    3724 次阅读|
    10 个评论
    做电子也有一段时间,慢慢的积累了一些经验。电子总归是产品中的一部分,脱离产品的电子只有实验室的意义。至于电子在产品中的重要性,这个会因产品而异,但大体上给人的感觉是,产品正常使用时,电子是属于润物细无声的存在;产品不能正常使用时,电子是万夫所指的存在。那么在产品设计中,电子是怎样设计实现呢? 先来看看电子设计。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电机加上一块线路板,接上电源线。完了。就这么多,没有了。大部分人对于电子的看法基本上是这个样子,当然,这么看也没有错。只是,对于电子人来说,这种看法太粗线条,这种方式做出来来的电子也基本上是无法使用的。那么进一步来看,电子就是直流有刷电机,加上控制部分,加上电源部分,再加上各种连接线。这个样子基本上能做出个能动的东西了,可以完成基本的功能。但是,硬要说这个是产品的电子部分就有点勉强了,这个只能是实验室里的功能验证电子。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电子是直流有刷电机(型号,功率,转速,电压等),加上加上控制部分(具体的控制方案),加上电源部分(带有各种防护措施),再加上各种连接线。这样的电子基本上就成了产品的电子部分,有了完整的功能,有了一定程度的保护,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市场中产品的电子所处于的状态。但是,这样也有好多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许跟功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接着来看看合作。在做产品过程中合作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考虑产品的上市周期,为了最快速的卖向市场,产品设计时往往是团队合作。当然并不否认一个人搞定一个产品(外观、结构、硬件、软件等)的大牛的存在,只是我们通常能见到的全能型人才往往是全不能。回到合作,其实是在做电子时需要考虑团队中其它人的配合,这里包括软件与硬件、软件与外观、外观与结构、外观与硬件、结构与硬件等等,只要是产品中所涉及的部分都存在交集的可能。具体的可能为电机固定架,电机驱动散热片的固定与通风,按键实现方式,传感器的安装方式等等。这些交集的部分一般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而实施与验证则会放在原理验证之后。这时候团队的能力就会得以体现,就如人们常说的1+1?2,这里的?可以是等于、小于或大于。具体是什么由团队中各个部分的合作能力决定的。那之前参与的一个项目举例。项目组有软件、硬件、结构三人,外观外包。项目是一个水循环系统,进行恒温控制。在项目进入量产转化的时候出现分歧,分歧点在测温装置的安装方式上。测温装置一直是用卡子固定于循环回路中与热源直接触的金属外壳上;而现在结构人要求把测温装置于环路中,直接测试水温。分析下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用卡子固定,因为是对外壳温度的检测,其与水温在确定时刻会有一个温度差(恒温之前),一旦进入恒温,可以认为这个温度差小到足以忽略。从系统角度分析,这是个时滞系统,本身的延时已经非常大了,外壳温度与水温的差另可以看做是系统延时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这对控制精度并无影响,而在前期的调试中也确认了这个结果;第二种方案是直接测试水温,这对于系统测温来说无疑是好的,因为无论如何也想要减少对系统的不良影响。问题是实现,如果想要直接测试水温,那么测温装必须进入循环回路,也就是说要对管路进行破口,再密封。如果有好的可实施方案,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理想。可是实现方案是增加三通,且测温装的外形配合三通改变。6个测试装置,需要增加6个三通,在管路中增加的开口数为18个,这不仅增加的装配时的难,也大大增加了循环回路漏水的风险。所以第二方案虽然理论上说优于第一方案,但第二方案的实现明显存在大的缺点,故无法通过项目讨论。但由于结构人的坚持,以及其它种种因素,项目仍以第二种方案实施,结果是可以预测的悲剧收场。在这个例子中团队是一个明显的1+1<2的团队,具有典型的合作力缺失的特征。 然后再来看看审美。这是一个做产品一定绕不开的话题,也是一个一定有相当多的人跳过坑的话题。为什么说是个坑?因为在很多产品设计之初往往是没有项目立项书之类的明确的项目目标,仅仅是boss的一家之言“嗯,只完成这个功能就好了,外观先不考虑”之类云云,而一旦项目完成,就有“这个不太好看啊”的说法。审美,一般意义是产品的外观,广义来说,是产品整体上带给用户的体验。外观再精巧好看,久了也会有审美疲劳,且体验却可以无限对美的审视。那审美跟电子有什么关系?两个层面。首先是外观,好看的外观一般都会有好看的led或显示屏,这些实现是离不开电子的;再就是体验,同样的显示屏或是感应按键,用起来舒服不舒服,这是需要电子人有一颗美的心来实现。举例来说,产品正在运行的时候实然电机不转了,接下来考虑两个场景。场景1,电机不转了,用户查看产品,跟正常运行没有什么差别,用户茫然不知所措;场景2,电机不转了,用户听到有指示音,再看到显示屏上提示说“系统暂停,请移开手柄继续。”,手柄明明在手里啊,看看手柄架,哦,刚才不小心把毛巾放到手柄架上了,把毛巾拿开,电机正常转动。这两种情况下用户的体验差异是巨大的,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度也会有大大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客户对产品的审美。产品拥有好看的外观,同时又拥有良好的体验,这是对电子人审美的综合考验。 以上都做好了,也决不能说一个产品是一个好的产品,因为她缺少了一个极其关键的因素:成本。产品是用来赢利的,如果一个产品非常好,非常好看,功能非常完善,用户体验非常好,只是成本太高,根本卖不出去,或是仅有少数人能用,那就得问,是不是可以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是的话无可厚非。但那只是少数产品,大部分商业产品是做不到的,所以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预定的功能,再加上合适的体验与适应的外观就成了一个好的产品所不要或缺的几个因素。仍以前面合作中的例子来说,第一种方案与第二种方案对比。第一种方案在做固定架时,顺带做几个卡子,成本几块钱,后期的人工成本+固定螺丝是正常损耗;第二种方案更换测温装置,加6个三通,成本在100+,工艺上增加了对三通的密封,后期的人工成本是正常损耗(当然时间增加了),同时增大了漏水的风险,而对系统的性能上并没有明显的改善。这个成本的增加是不值得的。 而这些还没有提及国家强制性的认证(不同行业要求不同),以及出口的话需要其它的国际上认可的其它国家的认证。这些都是做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的。 综上,产品设计是技术、合作、审美与成本平衡考虑得出的结果,缺失任何一项都会给产品带来巨大的缺陷而最终导致产品失败。作为电子人,要把电子设计的技能磨练到极致,同时也要了解产品其它相关的部分,让自己的审美也能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并不是全部都学好,那很可能会是鼯鼠;而是要先有所长,然后力所能及再涉及其它。大道至简,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简单而美好的。
  • 热度 25
    2014-7-28 15:24
    5210 次阅读|
    6 个评论
      元器件分销的江湖,虽然藏龙卧虎,但也暗礁纵横。根据某知名元器件行业B2B网站的数据,平均每个月新增的元器件贸易商有上百家之多,然而每个月停业退出的商家也都上百,可见行业竞争之激烈,以及企业经营之不易。 同样在我们电子Fun群里。在成立后的20多月里,增加了差不多20多个新晋的创业者。在FUN群,我们几百个同行的老板和管理者们交流着企业成长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分享,有碰撞,可谓见仁见智。本人虽然才疏学浅,但沉淀Fun群近两年,跟大家学习到了很多,就动了念头,想把这些行业精英们的论道简单汇总一下,以飨更多的同行朋友们。根据大家的分享交流以及我们公司的成长经历,总结出咱们中小微电子贸易分销商壮大发展的“过五关”成长轨迹。   第一关:资源关 当我们新创业的时候我们会需要创业资源,譬如客户资源,供应商渠道资源,资金资源等,同时这也是我们很多小微贸易商的创业者的创业冲动来源。 也许是因为我们手头有几个大客户老客户,也许是我们有某些品牌或者系列的特Jia或货源渠道,也许是我们拥有特别多的资金可以买货囤货,也许是因为我们碰巧获得了某个旺铺门市,我们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创业可以改善自己的收入,简单说赚到更多的钱,当然一部分创业者相信这是自己未来商业帝国的开始。 如果没有客户、渠道、资金、经验等这些资源中的其中一个,那么创业之路是很难开启的,几乎还没有遇到过没有这些资源而成功的创业者,因为这样近乎于自杀。 仅仅依靠着我们创业者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迅速的增加个人财富,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快就会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增加人手,扩大团队。   第二关:团队关 随着企业的成长,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忙;这就需要着手招聘更多的人手,根据我们大多数Fun群友的吐槽,人才招聘是我们中小企业最最头疼的事情,甚至超过了资金问题。在解决团队人才方面,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创业者想着从别的公司挖人,有的想着拉自己以前的老同事,有的想着拉拢更多的亲戚朋友加盟,有的通过社会招聘来实现人才的集聚。 有了更多的人员之后我们创业者还要接着育人、用人、留人等等,对于我们小企业而言,我们的目标永远是投入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然而现实总是跟我们开玩笑,当我们企业还是很小的时候,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可和投入度相对不是很高,总是让我们创业者感慨“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从感情和金钱各方面的投入也让我们压力山大。 现实也是如此,根据某知名行业分析机构分析师的调查结果,目前中国电子元器件贸易分销商中超过20人的规模的不到市场商家总数的5%,甚至少于500家。当然随着企业的继续增长,人才与团队的问题会长期存在,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随着团队的继续扩大,对公司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是与日俱增,成为企业蜕变升华的主要压力所在。   第三关:管理质量关 “从管理中要效益”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随着人员的增多,原有的粗放式管理,将造成人均效率和效益的逐渐下降,同时由于客户越来越多,要求的价格越来越低;而且员工成长了,就需要越来越高的薪水报酬去匹配;加上公司有名气了,客户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也在不断的增加;可以说,成长是快乐的,也是让人烦恼的,企业永远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但我们要想继续前进,就必须要过“管理质量关”,进而实现“从管理中出效益”。 这时候很多创业者开始忙着报各种培训班、总裁班、MBA/EMBA去学习,通过学习更多的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来武装自己,进而在企业内部实践自己的所学。 还有一些创业者开始引进更多的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来建立一套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持续改进后,视乎企业情况变得越来越好了。当然也有例外,一些朋友告诉我说,花了很多钱,学习了诸多管理知识,反而迷失了自己,最后还是绕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管理模式,这也说明,学习管理和教授管理,需要般配协调,否则容易东施效颦。回到良性轨道后,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实际上企业的资金效率在下降,就想着如何更好的降低企业未来继续成长的风险,不知不觉中,企业就站在了财务和法律的十字关口。   第四关:财务法律关 当我们创业的时候,我们几乎是不懂得看所谓的财务三大报表;但随着我们企业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财务相关的事情需要创业者去关注,比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 销售成本、现金收益,以及更多的财务指标和比例等财务知识,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士的帮助,企业应当招聘有资历的财务经理或者财务总监来我们打理公司财富管理,继续实现我们创业时候的目标,实现企业的持续盈利。 同样当我们持续扩大的时候,我们会面临着更多数量和不同类型的客户以及供应商,各种更加复杂的商业环境,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企业可以通过外聘法律顾问或者聘请专职律师,帮助我们建立一套更好的规避风险实现自我保护的合同文档体系,从而防范和解决一些商业纠纷。   第五关:企业文化关 到达第五关,就要祝贺我们的创业者们,因为情况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强大了。 随着企业规模的成长,管理者逐渐脱离一线的工作,和员工的距离逐渐拉大,沟通也没有以前频繁了。而我们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成长背景,如何高效的形成企业凝聚力,同时让我们的员工像曾经的我们那样去关心我们的客户,去服务好我们的客户;如何让我们的员工更好的理解公司的发展策略和持续改进的措施等等,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要建立起适合团队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终极体现。健康的企业文化更加包含着企业对于股东、员工和各种利益相关者以及整个社会的责任。同时还包含着管理者与员工的共赢系统工程,让关爱与分享传承不朽!   以上五关,在中小微创业者成长壮大中,都是需要克服和重新构架的关键环节;每一关的忽略和处理不当,都可能让我们从头再来。 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原文地址,欢迎转载: http://www.360ic.com/an/79.html                      关注安芯商城官方微信号(Anxin360ic),与波哥一起探讨元器件的生意之道!
  • 热度 19
    2013-5-25 22:01
    850 次阅读|
    0 个评论
    1:数码管显示: 必须消影 否则会出现乱码
相关资源
  • 所需E币: 3
    时间: 2019-12-27 19:33
    大小: 2.9MB
    上传者: rdg1993
    部分问题摘录:反激式电源的开关过程分析;整流管RC吸收回路的设计;反激电源多路输出交叉调整率的产生原因和改进方法。EMI.RCRCDRCDAbstract:TheapplicationofRCDcircuitinconvertercanrealizelowcostandlowpartscout.Howtodesignthatcircuitisintroduced.Keyword:RCDclamp,Flybackconverter(100w)RCDRCDRCDRCDRCD……
  • 所需E币: 3
    时间: 2019-12-25 09:56
    大小: 310.44KB
    上传者: quw431979_163.com
    我的DSP之路整理打包上传……
  • 所需E币: 5
    时间: 2019-12-24 09:56
    大小: 982.14KB
    上传者: quw431979_163.com
    Verilog编程规范Verilog红宝书_编程规范篇阿东恒创科技2013.07.08Verilog红宝书_编程规范篇恒创科技出品Verilog红宝书编程规范篇恒创科技出品2013年07月08日Verilog红宝书_编程规范篇恒创科技出品目录写在前面..............................................................................................................................-4-1.规范重要性......................................................................................................................-7-2.概述........................................……